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泸县煤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特点,为职业病防治和健康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职业健康体检中的煤粉尘作业工人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从事煤矿开采工人参检率为97.0%,项目异常总检出率26.5%,其中疑似尘肺9.0%、实验室检查异常8.1%、血压异常6.1%、心电图异常1.9%、职业禁忌1.4%;接害工龄越长和年龄越大,可疑尘肺检出率越高;掘进工的检出率最高(15.9%),不同工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泸县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以煤粉尘为主,煤工尘肺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各企业应严格按要求加强煤工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改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职业医学     
宁波市2002至2004年蔺草作业工人尘肺发病情况;叶蜡石矿接尘工人矽肺患病现状调查;乡镇石英开采、制砂业农民工粉尘危害调查;某市灯饰加工工业接尘工人肺功能测定分析;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岩金开采农民工尘肺病发病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岩金开采农民工尘肺发病状况。方法对107名岩金开采工进行尘肺病体格检查,按工种及接尘工龄进行发病状况统计。结果检出尘肺患者25例,发病率为23.36%。全部为风钻工,发病的最短接尘工龄3个月,最小年龄16岁。结论岩金开采风钻工的尘肺发病率高,接尘工龄短,应加强对从事岩金开采农民工的防护。  相似文献   

4.
1996~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华  叶炳杰  陈新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45-1446
目的 了解福建省尘肺病死亡情况,为加强尘肺病人管理,落实并完善尘肺患者的医疗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1996~2002年报告的尘肺死亡病例的死因、病种、工业分布、工种分布、接尘工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尘肺为死因的第1位,矽肺占死亡总数的95.2%,机械、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系统的死亡病例合计占尘肺死亡总数的93.6%,死亡病例的工种分布以凿岩工和主掘进工居多(66.1%、24.2%),死亡病例的接尘工龄≤3和>20a的比重相似(21.0%、22.6%)。结论 尘肺死亡情况中矽肺是关键因素。应加强矽肺病人,尤其是发病工龄短的矽肺病人的健康管理;加强发生短接尘工龄矽肺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统计分析煤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分布特点,为其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对鹤壁市2011-2013年职业健康体检中的4 938名煤粉尘工人的体检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 结果 2011-2013年煤粉尘工作从业人员参检率为96.65%,各检测项目异常1 198例,异常检出率为24.26%,其中疑似尘肺占8.87%,职业禁忌证占5.70%,心电图异常占3.93%,血压异常占3.79%,实验室结果异常占1.98%;体检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掘进工的疑似尘肺检出率最高,为10.48%;不同工种的疑似尘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 < 0.05)。 结论 我们应重视煤粉尘工人的职业健康,疑似尘肺病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煤粉尘,积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楚雄州乡镇小煤窑农民工患尘肺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煤工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云南省职业健康检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常规体检,高仟伏X线胸片检查,数据经Excel统计软件处理。结果体检364名煤工,尘肺患病率为5.49%,平均患病年龄39.5岁,各年龄段尘肺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1);平均接尘工龄为11.1 a,接尘工龄与患尘肺病有一定关系。结论呈现煤工患尘肺病年龄轻、接尘工龄短的特点。政府应重视私营小煤窑农民工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企业监管措施,企业法人代表应改善作业环境,增加防护设备,定期为煤工体检,加强煤工预防职业病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煤尘的吸入。  相似文献   

8.
按行业分层选择某市粉尘接触行业的部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场所粉尘情况调查表》和《粉尘作业场所管理改进建议问卷》对企业粉尘作业场所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行业中接触粉尘的工序、尘肺的高发工种差异很大,而粉尘浓度超标、缺乏防护措施为企业尘肺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将粉尘接触限值和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周期按行业、工种进行调查,将粉尘所致疾病的常见、早期、容易监测且敏感的指标纳入接尘工人健康监护范围,在防尘措施和检测技术方面加强研究,增加具有粉尘监测和健康监护资质的机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北省确诊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变化趋势,为制定河北省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2001-2012年河北省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分析;不同地区、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总体分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的K-S检验以及不同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按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作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的趋势分析。结果随着接尘年代不同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呈现明显时间序列下降趋势,矽肺接尘工龄(13a)明显低于其他尘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分别为25、20、24、25a),凿岩工、破碎工接尘工龄最短(9、9a),尘肺病例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H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承德地区尘肺病病例的接尘工龄最短(8a),小型企业的工龄最短(8a),有色金属行业的工龄最短(9a),私有经济类型的工龄最短(8a),不同地区、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北省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尘肺病患病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在重点行业,对重点粉尘企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制定尘肺病防治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降低尘肺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目前唐山市粉尘作业场所和职业卫生机构对粉尘危害分级管理的需求,为制定我国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5名职业卫生机构人员和23家粉尘作业场所的30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粉尘危害分级管理的重点和如何对防尘措施、粉尘监测及接尘者健康监护进行分级管理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等级相关分析.现场观察10家粉尘作业场所的原料、生产工艺及粉尘危害管理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认为粉尘危害分级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防尘措施和粉尘监测的职业卫生人员比例分别为94.29%和51.43%,企业管理人员比例分别为90.00%和46.67%.国营和外资企业已按工种区别对待工作环境改善措施和接尘者个体防护,但私营和股份制企业表现欠佳.53%的职业卫生人员和80%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粉尘接触限值应按行业和工种分类设置.企业接尘人数与管理人员的期望监测周期呈负相关(r=-0.6129,P=0.0053),尘肺发病年龄较小和尘肺发病工龄较短的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期望粉尘监测周期较短;技术力量较强的职业卫生机构希望在粉尘危害分级管理中考虑粉尘性质.健康监护方面,两类被调查者对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周期的意见一致(r=0.9109,F=14.6142,P=0.0315);建议健康监护周期的设置按工种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接尘工龄分类>统一规定;接尘人数≤1000的企业中管理人员倾向于健康监测周期按行业和工种分类,接尘人数>1000的企业中管理人员倾向于按工种和接尘工龄分类.结论 粉尘危害分级管理应落实到行业和工种,按粉尘危害的级别确定相应的防尘措施、粉尘监测制度和接尘者健康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宁市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Z 188-2014的要求,对粉尘作业人员进行病史记录及职业健康检查,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体检结果异常有715例,检出率为29.83%,疑似职业病有25例,检出率为1.04%,职业禁忌证有11例,检出率为0.46%。体检结果异常项目中,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最高,占21.07%。50岁以上的粉尘作业人员异常检出率最高(42.89%)。接尘工龄20年以上的作业人员异常检出率最高(64.56%)。男性作业人员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38.68%)高于女性(2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1,P <0.001)。结论粉尘作业人员的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与年龄及接尘工龄成正比,年龄越大、接尘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2009年新诊断的尘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9年广西尘肺发病以矽肺(88.37%)为主,尘肺并发结核率高,接尘工龄短,尘肺发病的行业系统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煤炭采选业,工种以风钻工、爆破工和掘进工为主。尘肺病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河池市。说明广西矽肺发病率仍较高,需加强对矿山开采业尘肺的防治工作,注重对企业接尘工人和外出农民工进行尘肺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煤粉尘接触人员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及职业病。方法对接触煤粉尘作业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疑似尘肺检出率0.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0.2%。肺功能异常中,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2.4%、31.0%、0.5%。疑尘肺检出率年龄≥45岁组高于<45岁组,接尘工龄≥14年组高于<14年组,女性高于男性(P<0.05);3个肺功能指标中异常检出率均为年龄≥45岁组高于<45岁组,接尘工龄≥14年组高于<14年组,除不同接尘工龄FEV1/FVC指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间仅FEV1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检出率28.9%,胸片异常检出率8.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6.7%。结论应重视煤粉尘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做好职业病防治,加强常见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某市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煤工尘肺发病规律,为预防煤工尘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作业场所粉尘检测资料、煤工尘肺发病资料和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资料,对1 292例煤工尘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市1974-2010年煤工尘肺年均发病率为3.07‰,平均发病年龄(41.2±4.3)岁,平均接尘工龄(22.9±7.4)年,2001年以来,尘肺发病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粉尘依然是煤矿作业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三级预防是控制煤工尘肺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粉尘是危害接尘作业工作者健康的祸首,是导致尘肺的元凶。目前,预防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是湿式或密闭化作业及加强个人防护等。然而,仍有一些接尘作业者难免要受粉尘的危害。对此,较为简便而有效的保健措施是科学地选食一些“保护性膳食”,以减轻粉尘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某市粉尘的管理现状,粉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为制定某市尘肺防治工作计划、修订国家粉尘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市的所有职业卫生机构采用普查的方法,以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填写问卷。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某市新发矽肺病例主要集中在冶金、煤炭、耐火材料、陶瓷、建材等行业。粉尘作业场所的平均监测率为60.64%,平均超标率为62.94%。接尘工人的平均监护率为40.68%。作业场所空气粉尘的监测指标主要是总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呼吸性粉尘浓度和粉尘分散度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就粉尘作业场所管理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强监测人员培训,完善监测规范;粉尘的接触限值应按行业、工种等个性化制定;监测周期应该一年1次;健康监护的对象应包括所有的接尘工人和接尘5年以上的脱尘工人;监护周期应根据行业和工种制定,同时还应该考虑接尘工龄等因素。[结论]某市粉尘危害仍很严重,粉尘管理的工作还不到位,在粉尘管理方面仍需采取相应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粉尘作业场所的监测和健康监护等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为国家修订粉尘危害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集团公司近10年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2-2011年底健康监护资料中新诊断为尘肺壹期47人,分析其发病率、发病年龄、工种、接尘工龄、粉尘浓度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公司2002-2011年矿山开采工作面粉尘浓度由2.89 mg/m3下降至1.80 mg/m3,冶炼反射炉粉尘浓度由7.95 mg/m3下降至3.50 mg/m3。尘肺发病率从4.35‰下降至1.08‰,其中矽肺的发病率由7.96‰降至1.40‰,冶炼工尘肺发病率在0.29‰~2.08‰。尘肺总患病率为8.47‰,其中矽肺、冶炼工尘肺患病率分别为14.02‰、4.99‰(P0.01)。矽肺、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分别为(49.20±5.80)岁、(45.50±5.90)岁(P0.05);接尘工龄分别为(18.70±5.60)年、(14.80±4.70)年(P0.05)。凿岩工、其他辅助工矽肺发病年龄分别为(45.60±5.50)岁、(49.60±6.70)岁(P0.05);接尘工龄分别为(15.65±3.50)年、(18.25±6.20)年(P0.05)。不同年限矽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限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集团公司生产性粉尘浓度逐年下降,矽肺发病率下降明显。矽肺发病率比冶炼工尘肺发病率高,但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比矽肺发病年龄小,冶炼工尘肺接尘工龄比矽肺短,这是否与冶炼工接触的粉尘类型等因素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重点职业病煤工尘肺监测接尘工人发病情况及其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手册》要求,平顶山市对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全部煤尘作业工人尘肺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录入完整数据12 424人份,检出疑似职业病55例,检出率0.44%;职业禁忌症2例,检出率0.02%;复查358例,检出率2.88%。其他疾病和异常435例,检出率3.50%。结论重点职业病煤工尘肺监测点接尘工人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治理粉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20年福建省某市小型私营煤矿企业接触粉尘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制定煤矿企业工人的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该市小型私营煤矿企业粉尘职业健康检查的个案卡数据,分析X射线胸片疑似尘肺样改变及肺功能异常检出率等核心指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0年该市小型私营煤矿企业接触粉尘工人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共1 330人次,以男性(占84.0%)、35岁以上(占90.8%)、接尘工龄<5年(占73.5%)、上岗前体检(占70.0%)和接触煤尘(占83.1%)为主。1 330份体检资料中:X射线胸片报告疑似尘肺样改变339人次,检出率为25.5%;不同性别、年龄、工龄研究对象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疑似尘肺样改变均为男性,且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的人员其检出率也越高;用力肺活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异常71人次,检出率5.3%;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异常39人次,检出率2.9%;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状况. 方法随机抽取2007-2008年10个煤矿的全部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共计1 042份,其中有疑似煤工尘肺82例,并对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测定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基本上表现异常(r=0.51,P<0.005),且疑似煤工尘肺的进程与肺功能状况明显相关(r=0.50,P<0.005).结论 粉尘类作业职业健康体检,采用肺功能测定结果作为疑似煤工尘肺初筛和阅片的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