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肺结核单发空洞与癌性空洞的价值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患者的肺内单发空洞的类型不同,分为结核空洞组与癌性空洞组,每组有3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癌性空洞组患者的空洞大小、空洞位置、洞壁的厚度、空洞特点、邻近组织结构的变化与结核空洞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肺结核单发空洞与癌性空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肺结核空洞与肺癌性空洞的CT影像特点.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和肺癌患者各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扫描,然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肺结核空洞组中,有19例位于上叶和下叶背段,肺癌性空洞组中有11例位于上叶和下叶背段,其中结核性空洞直径较小,癌性空洞直径较大.两者的洞壁均较薄,特别是肺癌空洞;肺结核空洞中最明显的是钙化,毛刺、胸膜凹陷征、分叶情况相对较少;肺癌性空洞中最多见的为分叶征,其次为胸膜凹陷征和毛刺,钙化较少.结论:CT影像能够较为清晰呈现出肺结核与肺癌性空洞的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肺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表现分别为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及空洞等;肺癌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5例合并不规则厚壁空洞;结核球环形钙化、薄壁空洞发生率高(P〈0.05);妇陛假瘤病灶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反应此例高(P〈0.05);肺错构瘤表现为爆玉米花样钙化。结论cT能够较好显示肺孤立性结节特点,是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影像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15例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讨论,并与其它病变的空洞作比较,总结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 薄壁空洞型肺癌主要为单发,多发者为肺转移癌。癌性空洞主要是病变本身的影像表现为主,周围肺组织没有太多的异常表现。结论 CT对薄壁空洞型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并与肺结核、肺囊肿、肺大泡和肺血吸虫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鲁爱国  杜北红 《现代保健》2009,(28):124-125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平片机行胸部正位片和(或)胸部正侧位片检查,CT扫描采用西门子Spirit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处,常规8mm层厚无间隔扫描,17例对兴趣区追加3mm薄层扫描。对X线、CT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中X线平片显示61个空洞,空洞大小为0.8-5.0cm,CT显示116个,空洞大小为0.4-5.6cm;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54例,CT显示86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14例,CT显示29例;X线平片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7例,CT显示12例;X线平片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6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T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空洞型肺结核的空洞数目、大小、形态、周围卫星灶及结核沿支气管播散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8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8例中x线平片显示41个空洞,CT显示89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9例,CT显示19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7例,CT显示57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显示8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析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8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8例中X线平片显示41个空洞,CT显示89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9例,CT显示19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7例,CT显示57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显示8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丁文武 《中国卫生产业》2014,(2):92+94-92,94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的应用,并将两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将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线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将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及记录,通过统计学的手段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其中的差异性。结果 58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的空洞有41个,其显示的空洞引起了肺内支气管散播、空洞周边卫星病灶以及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的患者分别有9例、35例、4例;而CT显示的空洞数量有89个,其显示的空洞引起了肺内支气管散播、空洞周边卫星病灶以及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的患者分别有19例、58例、9例,且还有2例患者的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而X线影像却没有任何显示,对相关数据,通过相关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两者具有很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肺结核类型时,尤其是在空洞型的肺结核,CT影像学检查比X线影像学检查更具有说服力,且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9.
李佩如 《药物与人》2014,(8):279-279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微细诊断结果。方法:对50例肺癌孤立性癌结节进行螺旋CT扫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及其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影像鉴别。结果:高分辨螺旋CT扫描能充分显示肺孤立性结节内的细微结构,肺窗位所见胸膜凹陷征为有意义的征象、增厚及结节内空泡征为特征性改变。32例恶性结节中点状钙化4例,10例结核瘤中9例钙化,空洞8例,密度不均匀坏死12例,17例炎块中14例钙化,2例错构瘤中既有钙化又含脂肪成份。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工企医刊》2015,(3):1436-1437
目的 比较X线平片与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图像特征,对两种方法所检测到的周围型肺癌征象进行比较。结果 78例患者中,周围型肺癌病灶部位在右肺42例(其中,上叶15例,中叶19例,下叶8例),左肺36例(其中,上叶15例,中叶11例,下叶10例);均为单发肺癌。其直接征象为:两者均可见肿块,肿块边界可见不清的高密度阴影,呈现厚壁空洞和(或)薄壁空洞特征。间接征象为:均可见胸膜凹陷,肿块边缘具有毛刺征、分叶征、血管呈现集束征、支气管呈现气象征,患者胸腔均不同程度积液。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影像特征的显示情况均由于X线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相比于X线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精确的诊断周围型肺癌。  相似文献   

11.
陈国政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44-2445
目的研究空洞性肺结核流行状况,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空洞性肺结核的发病率。方法对漯河市2002-2007年空洞性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状况分析,研究其分布规律和总病趋势。结果该市2002年空洞性肺结核患病率5.82/10万,2007年患病率为3.23/10万,下降44.5%。结论通过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空洞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周质胜  刘献 《工企医刊》1996,9(3):107-108
CT广泛应用以来,空洞性肺癌已并非少见,但完全表现为大疱样薄壁空洞仍很少见,今报告5例,病初全部误诊。例1,男性,63岁。因咳嗽、咳痰2月余,胸片示左肺门3×4cm薄壁空洞,诊为肺大疱感染入院。抗生素治疗1个月无好转,并出现同侧少量积液,为草黄色渗出液,又改诊为肺结核合并胸膜炎,改抗结核治疗,半月后血痰消失,带药回家治疗。出院2月后因左肩部疼痛、头痛、声音嘶哑而再入院。纤支镜发  相似文献   

13.
苏婧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65-1766
目的分析与探讨孤立性肺空洞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通过临床表现与病理检查证实为孤立性肺空洞病变患者共68例的CT资料,其中肺脓肿共10例,原发性肺癌共23例,转移性肺癌共5例,肺结核共24例,肺霉菌病共3例。对每一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密度、边缘与大小进行分析,并测量空洞区域的CT值变化。对比不同类型的病变其空洞壁厚度的差异与CT强化状态的差异。结果通过对不同病变的空洞壁进行分析可得,空洞壁的形态与是否内容物并无显著性差异,肺癌患者其CT显示多为偏心性空洞,且肺癌空洞壁厚度较其他病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空洞壁强化程度较其他疾病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孤立性肺空洞病变,鉴别其是否存在偏心,观察其空洞壁的增强程度,对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空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胸部结节病36例临床医学影像征象。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接受胸部影像检查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 36例均有胸部淋巴结肿大,21例出现对称性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占52.78%,9例出现单侧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占25%,6例出现纵膈淋巴结肿大,占16.67%。11例为肺内多发型结节,5例片状融合块阴影,2例肺纤维化,2例胸膜病变。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胸部结节患者进行扫描可以准确、高效的检测出患者病灶,是医师对患者病情诊断以及鉴别的重要仪器,在临床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张陈俭  李明 《冶金防痨》1998,8(1):28-32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空洞的X线表现,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据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其它辅助检查分析。结果:结核空洞27例,包括矽肺结核支气管胸膜瘘胸壁形成窦腔和支气管胸膜瘘的空腔。癌性空洞13例及涉及12个病种的其它空洞性病变44例,结论:多种病因所形成的空洞病变,在空洞形成的过程中,其发生部位,形态大小都有类似表现或表现特殊,演变过程不定者,难从影像学或单一的检查方法作诊断或鉴别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洞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共25例。采用CT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确诊的患者共13例,确诊率为52.0%;CT检查表现不典型,但提示存在结核的患者共7例,占28.0%;CT表现无特征性,无法确诊的患者共5例,占20.0%。结论:CT用于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诊断的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运用胸膜外途径进行肺空洞切开内翻转手术方法,治疗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确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膜外肺空洞切开内翻转手术治疗,其后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定期进行痰涂片、X线、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71.88%、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1个月及3个月时的痰菌阴转率为68.75%和78.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9及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痰菌阴转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膜外肺空洞切开内翻转治疗方法对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具有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的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并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并对其中良性、恶性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包括22例良性病变和40例恶性病变。两者之间病变直径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肺结节多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含气支气管征,与良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接面视下全程监督化学治疗(DOTS)治疗下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治肺结核提供评价方法。方法收集42例经DOTS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首诊、2个月末、6个月末、12个个月末四个节点的影像资料,并对总计51个空洞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肺结核空洞以单发厚壁多见,多有卫星灶;2个个月末闭合率27.5%,6个月末闭合率74.5%,12个个月末闭合率90.2%。结论肺结核空洞影像特征为多种性质的卫星灶与空洞并存,并可见支气管引流及播散灶;动态观察有助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确定其活动性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较小,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结节性质,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延误患者治疗。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10-01-2018-12-3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8例,患者均经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依据病灶形态特征评估结节良、恶性,同时以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恶性结节毛刺征(χ~2=10.428,P=0.001)、分叶征(χ~2=36.706,P<0.001)、血管集束征(χ~2=9.411,P=0.002)和胸膜凹陷征(χ~2=9.263,P=0.002)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高,空洞(χ~2=5.032,P=0.008)、晕征(χ~2=11.126,P<0.001)和钙化(χ~2=5.682,P=0.017)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为88.46%(23/26)、灵敏度为92.31%(48/52)、准确度为91.03%(71/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从多方位、多层面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