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董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227-1227
沟通是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护理人员人际交往的对象是患者,护士只有掌握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正确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通过语言交流可解除病人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与人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的交流完成的,善用非语言符号,能够强化语言交往的效果,护理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正确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的姿势对儿童、老人、重病人进行必要的触摸,体现对病人的关怀,更好的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非语言沟通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灵活地运用其突出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含义,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沟通。结果非语言沟通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护患交流中,如果能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可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结论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素美 《健康大视野》2006,14(6):117-118
非语言沟通是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而达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种更准确、更真实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及护理经验,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患儿在治疗中的护患语言沟通的过程和结果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了怎样能够更好沟通的有效方法。结果在儿科护理中把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与患儿家属医疗知识的缺乏,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结论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之间良好的语言沟通,建立相互参与型的友好伙伴关系,可使医疗纠纷和护患冲突明显下降,护患紧张关系得以缓解,以致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正儿科是一个被我们医务人员称为哑科的护理单元,由于患儿的年龄小,无生活自理能力,不会直接表达情感,而且又活泼好动,语言表达也不完善,因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较困难,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所以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语言沟通加非语言沟通技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护患之间和谐发展,互相配合。现将我科两年来160例患儿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就精神病护理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的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与作用的探讨.方法对在该院住院期间71例精神病病患个性与病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并施的护理工作.结果精神病病患在接受心理护理及良好的语言沟通之后,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帮助病患正确认知自我疾病、减轻精神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重返社会的信心.结论依据不同精神病病患的个性与病症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以使病患明确自身疾病,减轻精神负担,对外界刺激有明确缓冲效果,对加快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逢非 《医疗装备》2012,25(2):88-90
目的:通过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进一步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从而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方法:对我科2010年收治2432例患儿,临床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总结经验。结果:患儿家属反应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陌生感,增加了安全感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雅致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互通信息的重要工具,恰当的语言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达到心理上的融洽。因此,心理护理中的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68例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之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疾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以减少心理刺激,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仅实施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为15.22%(7/46),对照组为34.78%(16/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46±2.39)、(42.18±3.3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5.41±2.57)、(57.23±3.12)分,P均<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有效提升治疗疗效,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行为.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大部分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来实现.门诊护理工作可通过转变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觉性;掌握提高沟通技巧,避免减少纠纷;不断探讨和提高沟通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适步形成有效的工作规范.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殷淑 《现代保健》2011,(1):123-12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们更加体会到沟通对人、对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沟通可收集到患者的有关信息与资料,从而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通过沟通,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护理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象及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 ,阐明非语言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 ,并重点述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如何灵活应用非语言沟通交流技巧。  相似文献   

16.
廖晓燕 《工企医刊》2005,18(4):67-68
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护理工作中除语言行为之外对病人心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其他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赫拉别思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言词+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个等式中的音调和面部表情均属于非语言行为.急诊护士的主要任务是要争分夺秒地抢救那些病情复杂和被痛苦折磨的筋疲力尽的患者,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病人进行更多的言语沟通,而对危重病人来说也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因而,急诊护士要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精神病出院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为(42.6±6.9)分,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为(67.2±3.6)分。观察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87.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32.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功能为(41.3±6.7)分,社会功能为(48.3±3.5)分,情绪功能为(46.9±8.1)分,认知功能为(40.2±5.8)分,角色功能为(46.7±5.3)分,躯体功能为(68.5±8.7)分;对照组整体功能为(32.4±5.6)分,社会功能为(32.4±5.2)分,情绪功能为(35.3±6.4)分,认知功能为(35.4±4.9)分,角色功能为(36.5±6.1)分,躯体功能为(58.8±6.6)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于精神病出院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心理相对平衡,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老年患者实施非语言沟通护理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老年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6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语言沟通护理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非语言沟通护理治疗,并比较、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6.11%)和护理总满意度(9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5.56%,69.44%),组间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在老年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非语言沟通护理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许文珍 《工企医刊》2004,17(4):104-10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亦从“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关键一点在于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即护士与病人要充分交流信息与意见。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沟通是人的仪表、体态、行为通过感情表露、动作、手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是无声的、持续的,它有着辅助意义和强化感情的作用,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专家认为,在护患交流过程中,非语言性沟通占90%,语言性沟通占10%[1].护士在此过程中能展示的非语言性沟通能为患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如果一个护士举止端庄大方,各种操作技术娴熟,必定会给患儿留下美好的印象,使患儿产生亲切感与信赖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达到护理与心理治疗的最佳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