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粘膜相关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李新功,刘正华,李爱英,周茂新,陈立磊恶性淋巴瘤一般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但近年来发现,发生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外淋巴瘤常可长期局限,发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被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也可见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PG-NHL)是原发于胃壁内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PG-NHL由于其发病率低,与一般消化道疾病相比在临床表现、内镜及X线钡餐检查均无特异性表现,确诊率低。近年来,PG-NHL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为提高对PG-NHL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现将我院自1991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PG-NHL4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临床病理和内镜下表现,提高对PGL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10年3月经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42例PG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5.2个月。首发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依次有腹部饱胀、食欲减退、呕血与黑便、贫血、消瘦等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表现分弥散浸润型(17例)、多发溃疡型(14例)和隆起糜烂型(11例)。多部位、多种形态且病变范围广为其特征。内镜下常误诊为胃癌、溃疡等,需经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确诊。本组38例(90.5%)幽门螺杆菌(Hp)阳性。结论PGL起病较隐匿、病程较长。症状、体征不具特异性。内镜下多点深取组织活检及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是提高PGL确诊率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方法。Hp感染与PGL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观察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胃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细胞中CK、Syn、CD56均为阳性;4例Cg A阳性;1例TTF-1阳性;LCA均为阴性。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较好,神经内分泌癌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分析了25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其中占胃恶性肿瘤的1.55%,占淋巴瘤总数的12.6%。原发性胃淋巴瘤X线诊断的阳性率为30.4%。内镜肉眼诊断的阳性率为20%,通过内镜活检的阳性率为72%。25例中18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先剖腹探查,后放疗化疗,待肿瘤缩小至原来-半时再行第二次手术根治,1例术后胃标本病理检查中原淋巴瘤细胞消失。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组织学诊断应与假性淋巴瘤、低分化腺瘤相鉴别。我们统计原发性胃淋巴瘤的5年存活率为54.28%,如及早手术或术后辅以放疗或(和)化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72%。  相似文献   

6.
胃结核很少见,而且诊断较困难。Good复习胃结核24例。皆于手术后确诊。国内1955年开始有少数病例报告。报告胃十二指肠疾病30536例。其中胃结核36例,占0.12%。现将我院1955-1987年间所收治的胃结核共10例。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见表1。 2 讨论 胃结核多为继发性,在肺结核患者尸检中约占0.4%-3.6%。约50%以上的胃结核曾患过肺结核。原发性胃结核很少见,多为手术发现,发现率为0.04%-24.4%。总之,比一般想象的发病率高。国内自1955年以后也陆续有些报道。我院自1955年-1987年间共收治胃结核10例,现作以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余谦  刘汉锋 《内科》2011,6(2):104-107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瘤的患者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起病部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收集1 371例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霍奇金淋巴瘤(HL)之比为13.28∶1,男女之比为1.87∶1。96例HL中,男女之比为2.20∶1,中位年龄28岁(3~75岁)。以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CHL)为主(占63.95%)。Ⅲ期B组占20.93%,结性起病98.84%,结外起病19.77%。1 275例NHL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85∶1,中位年龄47岁。NHL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占49.23%)。Ⅱ期A组占18.62%,在NHL中结性起病72.36%,结外起病66.67%。结论 HL和NHL存在性别、年龄、起病部位等差别。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占小肠恶性肿瘤的40.0%~75.0%.诊断困难,其放疗和化疗方案与小肠其他恶性肿瘤不同.我们回顾性地复习了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0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刘杜先  许传军  沈勤 《山东医药》2011,51(52):78-79,F0003
目的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果,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水平。方法对46例MCL及对照的10例慢性小细胞型淋巴瘤、10例伯基特淋巴瘤、10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0例滤泡性淋巴瘤均行免疫组化标记CD5、CD10、CD20、CD79a、bcl-2、周期素D1(cyclin D1)、Ki-67、CD2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11;14)(q13;q32)。结果组织形态学显示MCL瘤细胞呈套区样、结节状及弥漫分布,细胞小到中等大,核染色质深染,核仁不清。母细胞型及多形性型则细胞体积变大,核染色质变浅,核仁突出,核多形性及核分裂数增加。CD5、CyclinD1及CCND1阳性率与所有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资料显示肿瘤为高侵袭性,预后差,目前无法治愈。结论 MCL尽管发病率低,但预后差,需早诊断、积极治疗。肿瘤存在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突变异常。  相似文献   

10.
谭林  颜薇  施承松 《山东医药》2009,49(47):56-57
目的 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68例经病理活检或免疫组化确诊的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霍奇金淋巴瘤(HL)比例为1.83:1,发病年龄高峰为6—9岁,男女比例3.9:1。NHL主要以淋巴母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型、弥漫性大B细胞型及Burldtt’s型枭见,以周围淋巴结肿大、纵隔和腹部包块、骨髓受累等为主要表现,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HL主要以混合细胞型为主,大部分以颈淋巴结无痛性大为首发症状,可伴腹腔淋巴结、脾脏及骨髓浸润,临床分期以Ⅰ-Ⅱ期为主。结论儿童NH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类型与成人存在差异,而HL病理类型与成人相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2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病理诊断为消化道原发性淋巴瘤。的病例临床资料、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在胃部20例(56%),肠道13例(36%),阑尾3例(8%)。溃疡型13例(36%),浸润型15例(42%),结节型8例(22%)。36例中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26例(7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22%),肠型T细胞淋巴瘤2例(6%)。结论消化道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内镜活检易漏诊或误诊为癌。明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发生在消化道MALT淋巴瘤病变局限,不累及淋巴结或其它组织器官,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好、多数可以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原发部位为胃窦66例。胃体10例,胃底贲门6例;临床分期为Ⅰ期50例,Ⅱ期26例,Ⅲ期6例。4例仅行化疗或化疗加放疗;78例接受手术治疗〈64例行根治术,14例行姑息性胃部分切除术),其中76例联合放疗和(或)化疗。全组患者的5、10a生存率分别为甲1.9%、54.5%,5、10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6.5%、48.7%。认为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采用以手术为主加化疗或放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 ,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7% [1] 。现结合我院 1992年~ 2 0 0 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 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 ,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4 1.7岁。病程 1个月~ 2年 ,均经病理证实。2 .诊断标准 :符合Dawson诊断标准 ,即 :①全身无病理性淋巴结肿大 ;②白细胞分类无异常 ;③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④病变部位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内镜表现。方法分析总结22例患者临床、胃镜及病理。结果22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腹痛最常见(22/22),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16/22)、反酸嗳气(6/22)等。胃镜表现:病变发生2个以上部位多见(10/22),其次为胃体(6/22)、胃窦(3/22)等;病变直径多大于2cm(占17/22);病变形态以溃疡型多见(11/22),其次为弥漫浸润型(7/22);胃镜活检加免疫组化确诊率为63.63%(14/22);Hp阳性检出率86.36%(19/22)。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镜下形态多种多样,其中累及2个以上部位者多见,病变范围较大。胃镜活检加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Hp感染与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许加刚  薛淑英 《山东医药》2009,49(49):101-10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早期症状隐匿、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预后与胃癌有较大差别。1978—2008年,我院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通常首发于淋巴结,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7%。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高。现结合我院1992年~200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左会冲  李玉山 《山东医药》1994,34(12):24-25
1987年~1992年,我们共收治胃恶性肿瘤495例,其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例均按Dawson标准确诊。男、女各6例,年龄16~62岁,平均39.68岁。均有上腹部隐痛或胀痛,2例伴有呕血和/或黑便,3例伴嗳气返酸,1例消瘦乏力,3例有上腹包块。术前经钡透及胃镜取活检明确诊断4例,其余8例术前均误诊为胃癌,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恶性淋巴瘤。行根治性胃  相似文献   

19.
38例胃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non-Hodgkin's lymphoma,PGNHL),占胃肠道淋巴瘤的40%~50%,近几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内镜活检是胃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也是唯一的诊断方法,因此研究其内镜活检病理特征,提高内镜活检的诊断率,对胃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胃黄色瘤临床病理分析3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2006年我院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个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 a间我院胃镜活检中胃黄色瘤的检出率为0.59%.31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部229例(73.4%);伴发浅表性胃炎192例(61.5%),萎缩性胃炎者93例(29.8%),肠上皮化生者106例(34.0%),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08例(34.6%).结论:胃黄色瘤中老年人好发,可能是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残胃、多次活检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