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脉海绵样变性常发生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及先天性发育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门脉海绵样变性作出明确诊断,以协助临床的诊治,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方法:5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肝功能、肝炎全套指标检查,行CT及胃镜检查,分析其病因。结果:52例患者门脉高压病因如下:布加综合征8例(27.6%),区域性门脉高压7例(24.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6例(20.7%),特发性门脉高压6例(20.7%),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1例(3.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4例(46.2%)。全部患者均有脾大,其中26例合并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37.9%)行手术治疗。结论:布加综合征、区域性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特发性门脉高压、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均是引起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临床上应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T扫描和重建。结果32例患者中有27例存在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其中4例为胰腺炎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是胰腺炎所致脾静脉中断,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例为肝内门脉海绵样变性;9例为门脉高压伴胃底-左肾静脉分流道;11例为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结论门脉CTA是门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及变异,并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肝癌门脉癌栓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超对37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门脉癌栓好发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多见于弥漫型和巨块型肝癌,超声显示门脉管腔内孤立的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并伴有肝动脉扩张。结论彩超对门脉癌栓的检出率较高,对肝癌的诊断和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T扫描和重建.结果 32例患者中有27例存在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其中4例为胰腺炎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是胰腺炎所致脾静脉中断,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例为肝内门脉海绵样变性;9例为门脉高压伴胃底-左肾静脉分流道;11例为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结论门脉CTA是门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及变异,并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陈炜  黄娟  陈健  宋炳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1287-1288
目的:提高门脉系统癌栓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门脉系统癌栓的CT表现。结果:①直接征象:门脉系统腔内充盈缺损及管壁强化;②间接征象:近侧门静脉扩张、侧支循环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实质灌注异常、脾脏肿大。结论:在对腹腔肿瘤病人进行CT扫描时,注意观察门脉系统CT表现诊断,有助于对门静脉阻塞作出正确的CT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脉高血压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选择确诊的门脉高血压胃病36例,行电子胃镜检查与组织学检查。结果36例门脉高血压胃病患者电镜与组织学检查大多表现为胃黏膜血管病变。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应及时给予内镜与组织学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点。方法 用二维超声重点观察门静脉系统的肝内外分支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病变区的血流状态和分布情况 ,用脉冲多普勒显示其频谱测量其血流参数 ,用能量多普勒观察病变区域迂曲盘旋的扩张血管和微血管的充盈情况。结果 二维超声为肝门区结构紊乱 ,呈蜂窝状或盘曲管状液性暗区 ,CDFI呈红蓝相间彩色血流图像 ,脉冲多普勒 (PD)门静脉周围海绵样病变区探及门脉样血流频谱。结论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门脉海绵样病变早期诊断开辟了一新的途径。构 ,CDFI显示为红蓝点状血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为低平的慢速静脉频谱 ,造成胆囊壁增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门脉狭窄及高压时胆囊静脉回流受阻发生静脉样变 ,侧支循环建立。二维超声 ,CDFI ,脉冲多普勒及PDI联合应用能早期正确判定是否门静脉阻塞及阻塞的程度 ,而且可获取门脉血流频谱及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可直观地显示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能很好地与肝门处囊性病变相鉴别 ,其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为门脉海绵样病变的早期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多种血管重建方法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10例经手术、数字血管造影、超声诊断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均行腹部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后处理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主要表现为门脉主干和(或)分支的阻塞,门脉走行区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大量向肝性及离肝性侧枝静脉。通过VR、MIP、MPR等血管成像技术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栓塞、侧枝血管的重建与开放情况。结论 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侧枝血管的显示有较大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涛 《四川医学》2010,31(5):682-683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20例患者均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胃黏膜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春艳  刘元元  韦裕 《吉林医学》2006,27(3):289-290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特点并且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两个组,A组为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者,B组为肝硬化不伴门脉高压者。结果:A组内镜下蛇皮样改变、猩红热样疹、红斑症、消化性溃疡、糜烂病灶发病率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脉高压病人胃黏膜蛇皮样改变、猩红热样疹、红斑症、消化性溃疡与肝功能Child分级无关,糜烂病灶与肝功能Child分级有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高。胃黏膜病变与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无关。结论:门脉高压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形成的重要因素,胃黏膜糜烂与肝功能衰竭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对门腔静脉系统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临床疑诊的门腔静脉血管病变患者,先常规平扫后行门腔静脉系统3D CEMRA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D CEMRA清晰显示门脉高压所致门静脉、脾静脉增宽并侧支血管开放19例,门脉血栓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形成9例,胰腺癌浸润门脉有2例,布-加综合征5例。结论3D CEMR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能直观显示门腔静脉血管及其病理改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46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的原发疾病:慢性胰腺炎40例(87%),胰腺肿瘤4例(8.7%),胰腺囊肿(不包括合并胰腺炎者)2例(4.3%)。全部患者均有脾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底静脉曲张,其中7例同时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25例(54.3%)。16例(34.8%)行手术治疗,脾脏切除术后预后良好;其他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脾脏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治疗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可靠的手术方法。正确诊断,同时处理胰腺原发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是治愈胰源性门脉高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召青  黄义林  王庆伟  张敬涛 《吉林医学》2010,31(16):2495-249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伴有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4例伴有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动脉造影和化疗栓塞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ChildA级15例,B级9例,24例共行TA-CE65次。结果:本组24例肝动脉造影肿瘤血管或染色明显,均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后2~4周,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19例肝内原发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5例肝内原发病灶内碘油明显流失;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组11例,沉积不良组1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98个月,其中18个月的生存期18.25%;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提示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超在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肝硬化及非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脉内径及其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同时测定患者肝功能、凝血时间等生化指标;胃镜检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利尿剂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预防治疗。结果肝硬化患者门脉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且与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正相关;但与Child-Pugh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应用小剂量利尿剂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酯预防性降低门脉压治疗后,门脉内径下降与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下降成正相关;而与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成负相关。结论彩超可用于监测肝硬化患者门脉内径宽度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预见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应用小剂量利尿剂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酯预防性降低门脉压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7例患者中,门静脉海绵样变局限于门脉主干者8例,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均发生病变者13例,门静脉主干、左支3例,单纯左支受累1例,门静脉主干及右支2例,门静脉及脾静脉受累5例,门静脉及胆囊静脉受累者3例,门静脉及脾静脉及胆囊静脉受累2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腹水患者68例,其中肝硬化(A组)21例,原发性肝癌无腹膜转移(B组)10例,在失代偿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组)5例,结核性腹膜炎(D组)20例,癌性腹水(E组)12例。于治疗前腹腔穿刺取腹水及抽取肘静脉血,检测白蛋白浓度,并计算SAAG。结果:A、B、C三组SAAG均显著高于D组和E组SAAG。合并A、B、C三组为门脉高压组,合并D、E组为非门脉高压组,门脉高压组SAAG显著高于非门脉高压组SAAG。以SAAG≥11.0 g/L为界,SAAG对门脉高压诊断的敏感度94.4%(34/36),特异度为96.9%(31/32),准确度为95.6%(65/68)。结论:SAAG对门脉高压性腹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静脉临床病变类型及超声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通过120例超声诊断门静脉病变分析总结,对门静脉病变进行归纳分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结果:按门脉节段分类门脉病变分为:①门脉属支病变,②门脉主干病变,③门脉分支病变。每一病变又分门脉血流异常,门脉本身病变,门脉外异常影响门脉。并分析部分异常出现的原因及后果,指导预防及治疗。结论:应用彩超可以评价门脉病变性质、部位,部分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特点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按1984年南宁会议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以1990年12月至1996年12月在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6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66例病人胃粘膜均存在明显充血水肿;24例胃粘膜出现蛇皮样改变;29例出现粘膜糜烂出血,随着门脉高压病程的延长,出血的发生率增加。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出血的发生率与门脉高压的病程有关。对胃粘膜病变出血采取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酸分泌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