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337例的临床资料,设计调查表调查相关指标,依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进行比较,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337例的临床资料,设计调查表调查相关指标,依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进行比较,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男性比例、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单个危险因素及年龄、血TC、LDL-C、FBG、FIB增加,血HDL-C、TBIL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UA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积分与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C、LDL-C、FBG、FI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太动脉造影特点,提高女性冠心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61例疑诊为冠心病的女性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两组,冠心病组30例,冠状动脉狭窄≤50%;非冠心病组3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管径狭窄〈50%,比较两级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女性冠心病组发病年龄较非冠心病组为高(P〈0.01),冠心病组有典型心绞痛,且伴有特异ST-T变化,女性平析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56.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4岁)、老年组(〉165岁),入选患者均行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人院后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合并糖尿病61例、高脂血症50例,高血压118例、吸烟146例。结果青年组吸烟史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高血压、糖尿病低于中、老年组(P〈0.01);中年组高脂血症明显高于青、老年组(P〈0.001);青年组单支病变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三支病变与青、中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增加;高胆固醇血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糖尿病为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年龄在≥7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135例作为观察组,平均(75.6±8.6)岁,同时入选老年男性及<7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老年女性有糖尿病史,患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明显多于老年男性,而吸烟少于男性;老年女性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男性,LDL-C水平低于男性LVEF低于男性(P<0.05);老年女性双支病变,B2型病变及c型病变比例增多(P<0.05).同<70岁女性相比,老年女性糖尿病史,患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例明显增高;LVEF减低(P<0.05);C型病变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明显增多,而单支病变较少(P<0.05).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年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观察首次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老年组82例;青年人组80例),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及饮酒史等)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中男性75例(93.8%)、吸烟有61例(76.3%)、肥胖30例(37.5%)、冠心病家族史25例(31.3%)、急性心肌梗死(AMI)57例(71.3%)及三酰甘油水平等均高于老年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青年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52例(65.0%),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24例(29.3%),两支及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结论青年人冠心病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脂代谢异常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等是青年人发生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AMI是青年冠心病多见始发表现,冠状动脉造影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作对比研究。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68例(DM组),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70例(非DM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血脂及血压异常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左室射血分数低,均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血脂及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弥漫、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181例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诊为冠心病并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81例患者中肾动脉显著性狭窄(直径狭窄>50%)的检出率29.28%.肾动脉狭窄组的糖尿病比例为64.15%,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的40.63%(χ2=8.318,P<0.05);肾动脉狭窄组年龄为(66.66±7.35)岁,血清肌酐为(79.84±18.70)μmol/L,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的(61.16±8.67)岁和(68.56±19.33)μmol/L(t分别为4.051和3.606,P<0.05).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肾动脉狭窄检出率42.31%,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的枪出率(分别为13.04%和24.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清肌酐浓度、三支冠脉病变是预测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8.433、1.025、1.089,95%CI分别为3.311~21.482,1.001~1.050,1.027~1.15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病变、合并血清肌酐浓度水平高、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王继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47-234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征。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发病因素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征,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两组BMI、高血压、吸烟、肥胖和家族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TG、LDL.C、ApoB、Lp和Fib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观察组HDL—C和ApoAl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对早发冠心病起重要作用;早发冠心病单支病变和左前降支病变较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老年、中青年冠心病 (CH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 ,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将 110例 CHD患者按年龄分两组 ,老年组 72例 (60岁以上 ) ,中青年组 3 8例 (4 5岁以下 ) ,比较组间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结果 中青年组具有典型心绞痛者占 89.5% ,老年组仅占4 7.2 % (P<0 .0 5)。老年组高血压占 4 7.2 % ,而中青年组仅占 15.8% (P<0 .0 1)。中青年组吸烟占 50 % ,老年组仅占 2 7.8% (P<0 .0 5)。家族史中青年组占 3 9.5% ,老年组仅占 9.7% (P<0 .0 1) ,提示吸烟、家族史为中青年组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老年组三支病变占 4 3 .1%且狭窄程度较重 ,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多占 55.3 % ,其中 7例 (18.4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度狭窄。结论  CHD患者的年龄对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有明显的关系 ,预防冠心病要从儿童做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55岁,女<65岁)74例和对照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两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KD诊断标准的78例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KD患儿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因素与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D患儿的性别、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及发热持续时间与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显著相关(P<0.05)。结论:KD患儿的性别、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及发热持续时间为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家族史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96例冠心病患者,核实全部病史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总计496例患者中(男311、女185),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家族史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占百分比,男性分别为:47%,52%,31%,46%,23%,52%;女性分别为:9%,50%,53%,49%,26%,74%.其中,吸烟比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病、血脂代谢紊乱和家族史对不同性别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无差别,糖尿病和年龄对女性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明显大于男性(P<0.05),但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女性血脂代谢紊乱的比率远远高于男性(男性41%、女性59%).结论 不同性别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糖尿病和血脂代谢紊乱是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KD住院患儿75例,经心脏彩超检查分为两组:无冠状动脉扩张(nCAD)组37例和冠状动脉扩张(CAD)组38例。全部患儿测定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记录发热天数,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发热时间、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CD3、CD8、CD4/CD8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急性期血小板、CRP、CD4/CD8明显增高与KD并CAD显著独立相关,而血红蛋白、CD8和血清白蛋白则为KD并CAD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期可疑KD患者血小板、CRP、CD4/CD8增高或血红蛋白、CD8和血清白蛋白降低可作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例19支复杂型冠状动脉血管病交行球囊预扩张后,植入25枚支架,其中前降支9枚,回旋支6枚,右冠脉10枚。结果 术后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血流TIMI Ⅲ级,支架置入的成功率100%,1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无其他并发症,随诊1~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再发心绞痛。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完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The et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is multifunctional.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dental infections could play a role in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D. In a case control double blind study, one hundred male and female (mean age 51 ± 9.4) angiographically documented CAD, compared with one hundred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mean age 50.6 ± 9) with angiographically negative coronary artery. All the patients (cases and control) underwent dental examination for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periodontitis by a dentist who was oblivious the result of the angiography perform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status and CAD was significant (P=0.011); periodontitis was apparently more frequent in CAD positive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 (86% versus 61%). Adjustment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smoking, DM,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emia) in both cases and control groups suggests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itis and CAD in our study was independent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dental infection, especially aerobic organisms which have capability of aggregation of platele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Dental infection would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D.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Objectives:

Chronic renal disease (CKD) is recognized as 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CKD are also present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factors for CKD in the population with CAD.  相似文献   

20.
康云鹏  刘文娴  张维君 《中国医药》2013,(12):1681-168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对冠脉疾病发生及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入选因胸痛、胸闷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后女性患者4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40例)和非冠心病组(11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TG、TC及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8)岁比(60±9)岁,(149±28)mmHg(1mmbig=0.133kPa)比(128±14)mmHg,(88±16)mmHg比(78±8)mnlHg,(61±22)mmHg比(50±12)mmHg,(2.2±1.2)mmol/L比(1.8±1.0)mmol/L,(4.6±1.7)mmol/L比(4.8±1.0)mmol/L,(3.1±0.8)mmol/L比(2.1±0.8)mmol/L;均P〈0.05]。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脉压、TG、LDL—C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危险度依次为TG、LDL—C、脉压、收缩压。③340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者103例,2支病变者114例,3支病变者123例。冠状动脉病变1、2、3支数者间年龄、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1±8)、(62±8)、(64±8)岁;LDL—C:(2.9±0.7)、(3.0±0.7)、(3.2±0.8)mmol/L;均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女性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效地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是开展女性冠心病一级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