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36名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锐器伤医务人员以护士(58.3%)、实习生(22.2%)居多,61.1%的人员工作年限<5 a;发生科室以病区(63.9%)为主,其次为供应室(13.9%).从关联操作看,本组锐器伤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处置针(50.0%)、注射(19.4%)、清洗器械(13.9%).结论 本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伤的影响因素众多,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寻求一种更为安全适用的锐器收集方式,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方法 对临床使用的数种锐器收集方式的防渗漏性、防刺穿性、可视性、密封性及易焚烧等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锐器收集盒的各种性能均优于其他的锐器收集方式.结论 锐器收集盒是一种安全、方便并符合卫生部标准要求的锐器收集方式.  相似文献   

3.
赵远莲  江智霞  钟跃勤  颜丽  吴小艳 《现代护理》2007,13(18):1749-1750
目的为临床寻求一种更为安全适用的锐器收集方式,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方法对临床使用的数种锐器收集方式的防渗漏性、防刺穿性、可视性、密封性及易焚烧等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锐器收集盒的各种性能均优于其他的锐器收集方式。结论锐器收集盒是一种安全、方便并符合卫生部标准要求的锐器收集方式。  相似文献   

4.
5.
医用锐器收集盒的使用是防止和减少操作者锐器伤的有效措施,但安装不当,不能及时更换,安全性能差也可成为锐器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平均知晓率82.04%,医生与护士知晓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医技人员与前两者相比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完善职业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锐器伤是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注射、采血、输液等操作,接触注射器及针头的机会较多,发生锐器伤的几率也相对较大,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护理人员。我院于2012年1~12月共上报职业暴露77例,其中锐器伤72例,占93.51%。因此,减少锐器伤已迫在眉睫。现在医院所使用的锐器盒开口狭小(直径8 cm),在收集大量使用后的输液、采血针头时,极  相似文献   

8.
关注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防范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锐器伤是一种职业性损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锐器伤还给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因此,各级医疗单位越来越关注锐器伤的防范工作,并纳入管理和考核的日程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落实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制定职业防护制度,监督检查职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提高标准预防管理水平。结果界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损伤范围,分析出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处理锐器过程、使用锐器前后,如徒手掰折安瓿、行使注射和采血、拔针或抽取药液等操作。针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等血液传播性致病因子,分别提出损伤处理流程。结论医务人员面临多种职业损伤因素的危害,必须把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纳入到医院管理项目中,落实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培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务人员锐器伤基线调查初筛表对某省级教学医院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初步筛查后,对安瓿以外的锐器伤再次发放医务人员锐器伤基线调查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第二轮调查,最终分析医务人员经过职业培训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锐器伤的发生率有无显著差异性。结果:接受过锐器伤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其发生锐器伤的比率明显小于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P0.05)。结论: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比率与是否参与过锐器伤职业培训有关,医院管理者应重视锐器伤职业培训,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查阅2012年至2018年科室上报的"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卡",分析报告卡各项信息。结果 43人次锐器伤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88. 37%(38/43)。经统计分析,与工龄长短关系不密切,与医务人员的职业、所从事的岗位和接触锐器的频率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发生率最高,占79. 07%(34/43),以空心针为主;医师次之,占20. 93%(9/43),以实心针为主。主要发生地是手术室和病房,受伤时机多发生在操作中和操作后。暴露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以乙肝为主,占56. 41%(22/39)。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以针刺伤为主,发生锐器伤的概率与工作科室、接触不同锐器的频率关系密切,乙肝为主要暴露源。而医务人员重视不够,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是发生暴露的主要原因,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伤害的认识,强化自我防范意识,督导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降低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我院制定的综合防护措施对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至2012年“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上报的60例锐器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锐器伤总发生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1.41%vs2.57%,x2=5.318,P=0.021).结论 我院制定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综合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云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43-1144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特点和发生原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医院69个重点科室902名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011年度该医院被调查的902名医务人员中发生锐器伤617人次,平均发生率为68.40%;治疗室和病房人员发生率最高。以针刺伤为主,其中皮肤损伤占74.07%;发生原因主要是操作方法不正确,占70.66%。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职业损伤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分析原因,为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7月-2016年6月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的职业类别、操作环节、血源性传播疾病、年度发生趋势等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监测上报锐器伤378例次,其中护士、实习生占72.22%;低年资医务人员占39.15%;不规范操作占所有操作环节的61.09%;手指受伤占所有受伤部位的90.21%;阳性暴露占所有锐器伤的71.43%。2008-2016年锐器伤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2年监测数值出现显著高峰,2013-2016年较2012年有减少趋势。4种血源性病原体年度检出总数呈缓慢上升的线性趋势。结论 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风险高;阳性暴露与锐器伤上报有相关性;应持续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和锐器伤的紧急处理程序,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为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发生的78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以护士为主(55.13%),锐器伤发生的时间以工作强度大、操作多的08:00~14:00(62.82%)多见,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以锐器使用中、使用后处理前为主(60.25%),发生锐器伤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占62.82%,发生锐器伤正确处理者42例(53.84%),锐器物血源性病原体污染45例(57.69%)。[结论]医务人员存在着被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极大风险,需加强管理和积极防范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锐器收集盒放置架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1],护士是锐器伤和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我国护理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护理操作相对较多,如采血、注射、输液、配药等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环节,锐器伤受伤环节中,11.97%的针刺伤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为37.5%;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最易发生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为24.0%。锐器伤主要发生在病房内,易发生锐器伤的器械主要为头皮针和手术缝针等,易发生锐器伤的的操作环节主要是手术缝合和输液结束拔针时。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预防锐器伤培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状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 ,对本医院临床科室27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270名医护人员在近3年内,职业暴露率为82.96%。手术室医生锐器伤发生率为85.7%,平均暴露次数为3.6次;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2.0%,平均暴露次数为4.47次。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以妇产科医生和临床护士发生率最高,主要损伤发生在医疗操作中和使用后物品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009年共有30名医务人员报告锐器伤,其中护理人员18名(60.00%);医师10名(33.33%);检验技师2名(10%)。手术操作过程中、整理器械、拔针后针头放置不当和穿刺注射过程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环节。结论医务人员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强化锐器伤培训与教育,医务人员应重视自身防护,提高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锐器伤发生。  相似文献   

20.
840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相关人群的1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锐器伤后的报告情况,以及培训参与和过去1年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操作、场所和器具.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回收率100%.84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23%,女性占72%,50.24%发生过锐器伤;工作年限<10年者占锐器伤总数的7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率处于前3位,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的第一高危科室;已知血源性暴露源为乙肝69例、梅毒19例、丙肝6例和HIV 3例;6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仅有11.61%被刺伤者报告过锐器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高危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