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正>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纤维的走行,并能通过测量每个体素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定量分析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病理改变信息,并可追踪观察脑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与肿瘤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1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历资料,均经病理证实,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21~76岁,平均45岁,病理分级Ⅲ级7例,Ⅳ级1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近瘤周、远瘤周白质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征。方法 37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前行DTI扫描,其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9例。重建FA图和FA编码彩色图,评价FA图像中近瘤周(IPR)白质、远瘤周(DPR)白质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特点,并测定相应平均称散率(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Ⅳ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MD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Ⅲ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FA值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Ⅳ级星形细胞瘤IPR、DPR的白质FA值低于Ⅰ、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结论 DTI能够较为直观的、准确地反映IPR及DPR白质区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5岁,20岁以下20例(77%),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2例,小脑半球14例。MRI上肿瘤边界多数较清楚,瘤周水肿轻微;平扫T1等低或低信号,T2等高信号,内部常有囊变和坏死区,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多为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无强化。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陈建  周非  施炜  邓传宗  刘道坤 《江苏医药》2003,29(5):333-333
患者 ,女性 ,6 6岁。头痛、头晕 1年余 ,加重伴恶心半月入院。查体 :神志清 ,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 ,颅神经正常 ;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正常 ;未引出病理征。MRI显示 ,右侧额颞交界处见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 ,T1W呈等低信号 (见图A) ,T2 W呈高信号 (见图C) ,病灶无明显强化 ,占位效应明显。左颞颅板下见 1 5cm× 1 5cm类圆形异常信号 ,T1W及T2 W均呈等信号 ,增强后T1W呈明显均匀强化 (见图B)。拟诊多发性脑肿瘤收住院。于 2 0 0 1年 1月 19日在全麻下行两侧肿瘤切除术。先行左侧颞部马蹄形切口入颅 ,局部硬脑膜及颅骨受肿瘤侵蚀 ,剪开并…  相似文献   

5.
汪兰  周国平 《安徽医药》2014,(8):1513-1515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治疗。结果 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上分三型:囊肿型8例(8/22),囊肿伴结节型12例(12/22),实体型2例(2/22)。18例(18/22)肿瘤全切,3例(3/22)肿瘤次全切,1例(1/22)大部切除。肿瘤囊性部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结节及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14例。增强扫描表现:肿瘤实性部分及结节,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囊壁明显强化20例,轻度强化2例。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属良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彬  曾小松 《安徽医药》2018,22(4):710-714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在MR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MRI特征.结果 两者均以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为主.15例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4例肿瘤内部见囊变,9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 4例肿瘤可见"帽征".10例星形细胞瘤病例中,6例呈偏心性生长,仅1例可见肿瘤内出血,3例肿瘤内部见囊变,4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未见明显"帽征".MRI增强扫描室管膜瘤组12例肿瘤边界清楚,5例肿瘤明显均匀强化,6例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星形细胞瘤组7例病例边界不清,仅2例病灶均匀强化,其余8例均表现为斑片状、点状或环状强化.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两者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DWI(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评价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瘤周水肿区肿瘤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 对38 星形细胞瘤行常规MRI、DWI检查,并测量、计算rADC 值.结果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心区的rADC 值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近侧水肿区rADC 值明显低于远侧水肿区rADC 值.结论 DWI 可以反映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反映脑肿瘤瘤周水肿区内有无肿瘤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9.
周寨文  张延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087-208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特异性.方法 对93例105个乳腺肿块患者行常规MR平扫DWI成像,测量ADC值.结果 37例43个良性病灶的平均ADC值:(1.37±0.36)×10-3 mm2/s,最大、最小ADC差值(0.63±0.19)×10-3mm2/s;58例62个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0.90±0.53)×10-3mm2/s,最大、最小ADC差值(0.91±0.27)×10-3 mm2/s;两者平均ADC值,最大、最小ADC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绘制诊断良、恶性病变ADC值ROC曲线,以1.1×10-3mm2/s作为临界值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2%;以1.0×10-3mm2/s为临界值,特异性可提高到84%.而敏感度降为60%.以最大、最小ADC差值0.75×10-3mm2/s为临界值,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68%,如以0.80×10-3mm2/s为临界值,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82%.结论 DWI的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星形细胞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常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表浅部位,尤其是额颞叶皮层。其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都与一般的星形细胞肿瘤有较大区别,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20%可能逐渐进展为恶性[1]。临床多伴有癫痫、头痛等病史。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及影像学的发展,关于该病的报道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经手术证实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以阐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比较不同类型脑膜瘤的侵袭性。方法脑膜瘤患者22例,其中良性脑膜瘤16例,非典型脑膜瘤6例;建立脑膜瘤的不同侵袭性病理标准,与脑膜瘤的病理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和DTI,确定与肿瘤相关的5个兴趣区(肿瘤实体区、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相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并测量其各自的分量各向异性(FA)值,比较分析各类型脑膜瘤在不同兴趣区的FA值。结果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与其脑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脑膜浸润程度和颅骨浸润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I分析:在瘤周水肿区,有脑浸润脑膜瘤的FA值较无脑浸润的脑膜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体区,有脑膜浸润患者FA值较无脑膜浸润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兴趣区和其他浸润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脑浸润能力强于良性脑膜瘤,但其脑膜浸程度润程度和颅骨浸润能力与良性脑膜瘤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星形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汛宁  陈宁  王德杭  沈天真  陈星荣 《江苏医药》2006,32(6):531-533,F0005
目的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值、张量D值(trace 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以及评估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采用GE 1.5T MR仪,对23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22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DTI)成像,弥散敏感系数(b值,b=os/mm2及b=1000s/mm2)测量病变感兴趣区的数值。结果1~2级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的最低ADC值(1.46±0.32)×10-3mm2/s和trace D值(0.64±0.19)×10-3mm2/s,明显高于3~4级ADC值(0.87±0.18)×10-3mm2/s和(0.48±0.15)×10-3mm2/s,(P<0.01)。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之间ADC值无显著性差异;高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间有显著性差异。FA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的关系。结论结合常规MRI,ADC值及trace D值有助于鉴别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  相似文献   

13.
郗金锁  徐成  贺业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19-1921
目的 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3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术前常规头颅MRI序列检查的同时进行DTI序列扫描,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图;进行FA图像信号强度及对比度的分析研究,分析脑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现包括DTI序列扫描以及FA图像生成.脑白质纤维束显示为显著的高信号结构,灰质显示为等信号,脑脊液显示为低信号,脑内肿瘤呈类圆形等低信号,灶肿瘤周围间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仍能在DTI的FA图上显像,DTI的FA图像对于脑白质纤维束显影的信号对比度明显优于常规的T1W图像.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磁共振DTI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合其他序列的MRI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和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毗邻关系,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手术方案设计以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预测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磁共振(纤维)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脑白质纤维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将40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及老年组各20名进行3.0T磁共振DTI扫描,对比分析其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变化规律。结果老年组部分脑区域FA值明显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人脑白质纤维完整性较青年人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对疾病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进行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年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LGA组、AA组和GBM组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MR)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随后行二维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肿瘤强化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一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酐(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3组间肿瘤强化区和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平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波谱表现NAA下降,Cho升高,22例出现Lac峰,24例出现mI峰。脑星形细胞瘤3组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LGA组与AA组、GBM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和mI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成像系统对2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9例)术前行常规扫描外,加扫ASL灌注检查,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MR灌注表现,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以及对侧白质、灰质、半球的血流量(CBF)。结果在ASL灌注图像中,高级别胶质瘤呈明显的高血流灌注,低级别胶质瘤呈低血流灌注。高、低级胶质瘤TBFmax/对侧白质CBF的比值分别为6.32±2.79、3.00±1.66(P<0.01);TBFmax/对侧灰质CBF的比值分别为1.25±0.66、0.65±0.45(P<0.05);TBFmax/对侧半球CBF的比值分别为4.10±1.92、1.86±1.57(P<0.01)。结论 ASL可用于评估脑胶质瘤的微血管灌注,有助于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评判。  相似文献   

17.
吴海  王作和  余捷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41-2943,3028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方位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常数对急性脑于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其中2例超急性期(〈6h)、22例急性期(6—72h);中脑梗死2例,桥脑梗死21例,延髓梗死l例;均行MRI常规检查、T1WI、T2WI检查,并进行DWI和ADC值测量。结果24例急性脑干梗死中,横轴位T2WI及DWI的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三个方位清晰地显示病灶并能确定诊断13例(54.2%);T2WI不能清楚显示病灶信号及范围,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DWI、ADC图像能明确诊断9例(37.5%);T2WI阴性、DWI及ADC图像的横轴位不能确定诊断,但在DWI及ADC图像的冠状位、矢状位清晰地显示病灶能够确定诊断2例(8.3%)。结论DWI结合ADC图像,易发现的脑干较低位置的病灶,是目前诊断急性脑于梗死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WI对脑转移瘤的组织学特征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3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转移瘤DWI信号的差别,并在ADC图上计算其相对ADC值(rADC),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脑转移瘤rADC之间的区别。结果在DWI上高分化腺癌脑转移瘤倾向于显示低信号,小细胞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脑转移瘤呈现高信号。高分化腺癌脑转移瘤DWI上平均信号强度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脑转移瘤及其他病理类型脑转移瘤(P<0.05),高分化腺癌脑转移瘤平均rADC值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的脑转移瘤(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转移瘤在DWI和ADC图上具有相应的特征,DWI有助于对其组织学类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在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均为男性,年龄19~70岁,平均48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 5例均有局部脑回肿胀,邻近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发生在颞叶皮层,均无明显强化,其中1例出现囊性改变,2例发生在额叶皮层,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囊性变。5例波谱分析结果均有NAA峰降低,Cho升高,Cho/NAA比值明显增大,最小1.75,最大3.35。结论 MRS在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有重大价值,可作为和非肿瘤性病变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影像结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胶质瘤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RI符合胶质瘤患者配合1H-MRS检查[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肌醇(mI)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H-MRS显示病变区与正常脑实质比较NAA下降、Cho升高、Cr总量变化不大且无规律性和部分出现异常Lac和(或)Lip峰,mI含量表现为轻度下降,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MRI影像结合1H-MRS分析对颅脑胶质瘤分级、诊断、范围确定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脑胶质瘤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