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后对其免疫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19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3~+(65.82±3.66)%、CD_4~+(47.34±4.11)%、CD_8~+(21.00±2.31)%及CD_4~+/CD_8~+(2.34±0.39)%明显优于对照组CD_3~+(60.26±6.21)、CD_4~+(42.21±3.01)、CD_8~+(24.79±2.28)及CD_4~+/CD_8~+(1.70±0.37)%(P0.05);观察组CRP(18.01±3.00)mg/L、IL-6(1 438.53±254.58)pg/L、IL-1β(2 267.99±332.68)pg/L、NGC(4.31±0.8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22.77±3.11)mg/L、IL-6(1 607.54±260.08)pg/L、IL-1β(3 255.89±357.98)pg/L、NGC(6.31±1.46)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胃肠肿瘤的效果明显,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得到增强,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肝肾阴虚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 69%vs 75. 61%)(P 0. 05); 2) 2组治疗前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 05); 3) 2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及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Ig A、Ig G及Ig 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 05);对照组治疗后Ig A、Ig G及Ig 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 05); 4)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可改善近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儿5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及补液盐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1剂/日,200 m L煎煮早晚分服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免疫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 0. 05),治疗后分值2组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效果明显更优; 3)观察组淋巴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 2组CD4~+、CD4~+/CD8~+比值、Ig G、Ig M均高于治疗前(P 0. 05),CD8~+、Ig A的含量低于治疗前(P 0. 05),其中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有效改善脾虚型泄泻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OLFOX4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化疗近期临床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 0. 05); 2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应用FOLFOX4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且可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HCC)复发转移的效果并探究其对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8.15±9.25)%、(44.41±5.63)%、1.71±0.56高于对照组的(51.14±6.54)%、(32.66±4.29)%、1.06±0.26(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_1及Ki67水平分别为(153.29±31.85)pg/m L、(214.39±31.28)pg/m L、(16.47±1.93)ng/m L、(71.34±6.27)%低于对照组的(189.94±44.21)pg/m L、(352.87±43.67)pg/m L、(25.63±4.26)ng/m L、(82.37±7.12)%(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6%、2.78%,低于照组的27.78%、36.11%(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能通过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诱导癌细胞凋亡杀灭癌细胞,有效防治HCC复发转移的发生,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儿宝颗粒对脾虚型腹泻患儿免疫蛋白,T细胞水平、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肠道微生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脾虚泻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内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儿宝颗粒,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进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Ig M和Ig A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检测,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唾液淀粉酶活性值、尿D-木糖检测,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56%高于对照组的80%(χ~2=10. 149,P 0. 01);观察组Ig G,Ig M和Ig 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 G,Ig M和Ig A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粪便中SIg A含量较治疗前增加(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粪便中SIg A含量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唾液淀粉酶活性值、尿D-木糖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蒙脱石散治疗脾虚泻患儿基础上,儿宝颗粒可减轻脾虚型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扶肺固肾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脱落1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40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肺固肾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CD3+、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Ig M、Ig G及痰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 Ig A)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 31%(36/39),对照组总有效率76. 92%(30/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CAT评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FEV1%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 A、Ig M、Ig G、CD3+、CD4+、CD4+/CD8+及痰s Ig 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 0. 05),血清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 A、Ig M、Ig G、CD3+、CD4+、CD4+/CD8+及痰s Ig 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CD8+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 A、Ig M、Ig G、CD3+、CD4+、CD8+、CD4+/CD8+及痰s Ig 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扶肺固肾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疗效确切,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观察菊藻丸对结直肠癌(CRC)术后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8例CRC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XELOX化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菊藻丸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及血清VEGF、MMP-9水平,并统计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性反应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 76%(2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8. 97%(20/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Ig A、Ig G、Ig M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CD8+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CD3+、CD4+、Ig A、Ig G、Ig M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D8+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化疗期间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菊藻丸用于CRC术后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同时降低血清VEGF、MMP-9水平,预防病变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扶正汤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黄芪扶正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IgG、IgA、IgM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16.56±3.40)g/L、IgA(1.36±0.37)g/L、IgM(1.43±0.47)g/L较对照组的(14.47±3.02)g/L、(1.27±0.46)g/L、(1.15±0.42)g/L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60.76±7.18)%、CD4~+(38.39±5.41)%、CD8~+(25.19±3.11)%、CD4~+/CD8~+(1.56±0.27)较对照组的(59.33±7.87)%、(35.16±6.27)%、(29.76±3.73)%、(1.31±0.18)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为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扶正汤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作用,能够辅助机体正气,提升化疗耐受性,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1例(芪附龙葵汤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CD3~+、CD4~+水平较观察组低,CD8~+水平较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72.69±4.58)分较观察组(83.10±5.36)分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43.90%较观察组65.85%较低(P<0.05)。结论: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生存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9.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宋洁  刘慧灵  薛健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82-2482
目的建立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残留物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基苯和萘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E-54,(30 mm×0.25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检测。结果几种残留溶剂加样回收率>95%,RSD<3.0%。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良好,且方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