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廷贤运用补中益气汤临床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廷贤 ,明代著名医家 ,字子才 ,号云林 ,江西金溪人 ,世医出身 ,生平著述颇丰 ,行医六十余载 ,理论渊博 ,经验丰富 ,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龚氏之学 ,渊源颇深 ,其自谓 :“祖轩岐 ,宗仓、越 ,法刘、张、朱、李及历代名家 ,茹其英华 ,参以己意。”然龚氏尤承袭易水学派之余绪 ,临证处治 ,处处顾护脾胃 ,而调理脾胃诸方中 ,又以补中益气汤为群方之首 ,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病证。其运用之娴熟 ,化裁之巧妙 ,可谓得心应手 ,匠心独具。兹将龚氏运用补中益气汤临床经验述略如下 :1 治内伤 益气升阳左右逢源龚氏曰 :“人之一身 ,以脾胃为主。脾胃… 相似文献
2.
武建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6):32-34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是李东垣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的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原书指征为:"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后世根据东垣组方之意,化裁应用于多种疾病辨证属于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为治劳倦内伤之名方,后世众多医家因忌"闭门留寇",外感疾病很少应用本方。刘立昌教授极为推崇东垣思想,明晰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及运用思路,并联系《内经》《伤寒论》之精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考薛立斋、张景岳、王旭高等名家对本方的发展运用,形成了治病首重正气的临床思路。认为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均有肺气、元气之虚,补中益气汤培土生金,见效最速。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拓宽治疗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痉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补中益气汤(以下简称本方)是《脾胃论》的杰出方剂之一,有调补脾胃,益气助阳之功,可疗劳倦内伤,阳虚外感等诸多病症,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现就1980年以 相似文献
9.
刘小琴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5):430-431
补中益气汤乃临床常用方,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一书,方由黄芪、人参、甘草、当归、升麻、柴胡、白术、橘皮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而致的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短气懒言,体倦肢软,舌质淡,脉洪而虚;或气虚下陷而致的脱肛、子宫下垂、久痢等病(症)。近年来,笔者根椐辨证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兹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脾胃纳运失健,气机升降失司,导致清气(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生的各种疾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疗效显著.凡证属脾气亏虚、气机升降不合之证,均可尝试运用此方加减. 相似文献
12.
高冬喜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6,4(4):34-35
补中益气汤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因其组方精致、配伍严谨、疗效确切、运用方便,所以几百年来,沿用至今,经久不衰。如今,仍有其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自2000年以来,悉心研究了补中益气汤的配伍特点、功效主治及其临床应用,体会颇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覃士柱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4,2(3):72-73
补中益气汤方出自《脾胃论》,乃李东恒为调补脾胃、益气升阳而设。由党参、黄芪、炙甘草、升麻、当归、陈皮、柴胡、白术组成。本人临床以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为辩证要点,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应的各种病症,多能收到满意之效。现择数例报导如下: 一、头痒脱发:女,32岁,患者于1978年7月起,自觉脑后发际痕痒,初以为皮肤感染,乃用按树叶、生姜皮、白醋等煎汤熏洗,并用止痒药水外搽,无效。后经卫生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内服消炎药,外搽止痒剂,病反加剧,痕痒渐蔓延全头,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春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4(2):32-33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内耳眩晕症、习惯性便秘、梅核气等病证,疗效满意。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敬霞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是"补土派"李东垣"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经典方剂。刘敬霞教授在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病重视调补脾胃学术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挥,治病不仅重视中医辨证论治,主张健脾益气,温阳升清,亦不忘重视滋养脾胃之阴,以全面培补脾胃之"后天之本",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同时还强调西医的辨病论治,重视参考、借鉴现代医学科研方法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西为中用,中西并用。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多种疑难杂病。 相似文献
17.
郑士恒 《中华现代中西医结合》2004,1(4):317-318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的著名方剂之一,由黄耆,白术,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组成。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劳倦伤脾,形气俱伤等证。临床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之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法调理后天脾胃治疗九窍不利证临床经验。[方法]追述中医经典脾胃与九窍之关系的相关文献以及对连教授3则中短期疗效明显病案详细分析加以按评。[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从脾胃论治五官、九窍的疾病不失为一王道之法,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所举案例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金元著名医家李东垣对《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进一步阐述和广泛运用与发挥,后世传承较少,连建伟教授实用补益脾胃之法,使胃气强健,阳气升举,中焦脾胃本气归其原位,有利于九窍趋于自利,对东垣脾胃学说有所实践与拓展,对学习补中益气法在脾胃病以外的运用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
唐宋教授为河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尤其擅用经方、成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良多。现就唐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疾病之经验加以整理,以证祖国医学“异病同治”之真谛。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用以治疗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上冲所致的“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证。现也用以治疗内脏下垂(胃、肾、子宫下垂等)、久泻、久痢、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等属中气下陷者。 相似文献
20.
梁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0(2):142-142
补中益气汤出于南京名医李东垣《脾胃论》。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加减治疗脱肛、子宫肌垂等效果满意,今将点滴治验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及方义1.1原方组成黄花15g,台参12g,白术9g,炙甘草4.5g,当归9g,陈皮5g,升麻3g,柴胡6g。1.2方义本方是升提益气的代表方剂。黄芪、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