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甘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阳虚心悸之证而设。文章从多角度介绍了何庆勇运用桂枝甘草汤的临床经验,何师酷爱经方,擅长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心血管领域的疾病。何师认为桂枝甘草汤的临床运用有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抓住主要方证,桂枝甘草汤的主要方证是:心悸而喜按、畏寒、低血压。二是桂枝与甘草的比例应为2∶1,肉桂可以与桂枝同用。三是依照类方加减以及经方叠用,何师临床上常将桂枝甘草汤加减成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并常与真武汤、泽泻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叠用。文章列举了何师运用桂枝甘草汤的3个典型医案。  相似文献   

2.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具有通阳化气行水之功。笔用此方加减治疗外科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两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临床应用近况郑延辰,吴中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65200)(烟台干休所卫生所264001)关键词五苓散;临床应用;综述五苓教为著名经方之一,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泽泻五味,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仲景主要用治蓄水证及痰饮、水湿证,近...  相似文献   

4.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胆热脾寒证而设。文章从多角度介绍了何庆勇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其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运用有以下五个关键点:一是辨清主要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要方证是:口苦或口干,但头汗出,大便溏。二是柴胡剂量须是其他药物的2倍,临床实践证明柴胡量少则疗效锐减或无效。三是依古法加减,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属于柴胡类方,小柴胡汤方后的古法加减同样适用于柴胡桂枝干姜汤。四是重视煎服法,主张去滓再煎与日三服。五是注重经方叠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方在风湿病辨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临床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结果通过分析治疗风湿病的经方,总结出治疗风湿病的经验:(1)按方证相应使用,有柴胡桂枝汤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防己黄芪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白虎桂枝汤证等;(2)合方使用,有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等;(3)按照病机和表现使用,有乌头汤、乌头桂枝汤、葛根汤、瓜蒌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四逆汤、当归芍药散等。  相似文献   

6.
经方多指《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剂,经方立法严明,配伍精当,虽历经千百年,若用之得宜,仍效如桴鼓.何庆勇副教授善用经方,强调方证辨证,指出桂枝附子汤的方证是畏风、肌肉疼痛、阴雨天加重、脉虚浮涩;推崇运用仲景本源相对剂量,特别强调附子的剂量;注重随证活用或叠用经方.临床使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痹证,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7.
经方者,方义理渊深,配伍精妙,若方证相应,其效若神。本文较详细介绍了何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主要包括:方证辨证,凡是见到胃脘胀满,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之寒热错杂证,均可用之;强调遵循经方原比例;注重类方思想加减和古法加减;临床上兼见其他症状可酌情叠用其他经方,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注重煎服法,强调去滓再煎等。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读到伤寒论中关于“苓桂甘枣汤和苓桂术甘汤”这两个方子时,提出了个人的疑问和体会。首先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和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为什么是白术和大枣的加减。作者根据《伤寒论》中记载这两个汤是由桂枝甘草汤转换来的。而桂枝甘草汤中的桂枝在这里入心经温通阳气,配伍甘草补虚而益气,故基本上适合心阳虚的,而伤寒论中“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发汗后,心阳虚,心头不足,肾阳不得温化肾水,肾水不化邪上犯心,  相似文献   

9.
从药物组成、主治病证、病因病机、作用部位等方面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茯苓和白术的方剂(简称为苓术剂)进行了对比和梳理,认为苓术剂主要治疗的是水液代谢异常的一类病证。根据水饮内停的病位不同,苓术剂的组成也相应不同,如:停在头项,则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停在心下、胸胁,则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汤;停在膈上,则用猪苓散;停在腰腹,则用甘姜苓术汤;停在表里上下,则用五苓散。另外,兼阳虚寒甚者,用真武汤、附子汤;兼气虚者,用理中加茯苓汤;兼血瘀者,用当归芍药散。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方证相应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童 《中医学报》2011,26(5):577-578
目的:研究归脾汤的方证相应关系是否明确.方法:以"黄金分割法"为依据,回顾性分析归脾汤方证相关文献.结果:归纳出归脾汤方证的核心脉证为:心悸、健忘、头晕、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核心药物为: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结论:归脾汤方证相应关系明确.  相似文献   

11.
小议五苓散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为著名经方之一。药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具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的作用。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证及痰饮、水湿证。如《伤寒论》146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再如 74条:“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两条均是论述用五苓散治疗太阳蓄水证。方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治疗脾虚湿停之良药;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二药配伍,敦上以治水。猪苓利水渗湿,泽泻渗湿泄热固肾,二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正如《本草求真》所云:“故猪苓必合泽泻…  相似文献   

12.
许生  黄笛  夏娟娟  谭颖颖 《中医学报》2020,35(7):1408-1411
"水郁折之"原义为水气之运郁滞不畅,当以分利水郁之邪。《伤寒论》六经病中亦多见水郁之证,如太阳外感里饮证和太阳蓄水证;少阳枢机不利,饮停阳郁证;少阴之阳虚水泛证和阳虚有热、水气不利证等。"折之"者,伐而消之也,以分消、疏散水郁之邪。仲景涵水郁证于诸经之中,治法上虽有不同体现,均蕴含"折之"之义,如小青龙证之辛而散水法;五苓散证之化而行水法;真武汤证之温而利水法;生姜泻心汤证及茯苓甘草汤证之和胃消水法;十枣汤证、大陷胸汤证及牡蛎泽泻散证之泻而逐水法;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及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之平冲降水法;猪苓汤证之育阴利水法;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之和解枢机宣水法等。  相似文献   

13.
金东明教授认为,不稳定膀胱伴痴呆证其病机总属肾阳虚为主,治疗应重在补肾,兼以通经活络。临证采用经方金匮肾气丸、五苓散(药用续断、杜仲、茯苓、地骨皮、益母草、牵牛子、猪苓、泽泻、蚕茧、金樱子、芡实、山药、桑寄生、苍术、淫羊藿、桂枝等)加减,疗效满意。消失症状,增加体质量,交流如常,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4.
《求医问药》2012,(10):38
苍耳子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是历代医家治疗鼻渊的有效良方,由苍耳子、辛夷、白术、薄荷四药组成,具有宣通鼻窍、开宣肺气等功效。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此方是治疗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代表处方,由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味药组成,具有化气行水等功效。将上述两方融合后可有助于膀胱气化、调  相似文献   

15.
从《伤寒论》113方中,后列有加减进退的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桂枝附子汤及去桂加白术汤、真武汤、白通汤、四逆散、理中丸七主加减进退配伍精义的辨析,如治“热深厥深”的四逆散加干姜、附子的原因,真武汤以姜术为君落,加减中去附子之论,以及小柴胡汤在有咳症时去参、姜、枣而加干姜五味子的道理,还有小青龙汤证的喘去麻黄,以及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术汤中大便硬而加白术的原因,还有同是心悸而却有加桂、加苓之不同等等,说明了方剂配伍的精髓是辨证施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6.
经方者,制方之意微妙精详,方证相应,效如桴鼓。文章较全面地叙述了何庆勇运用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何师认为临床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4点技巧,主要包括:一是重视以方证辨证来指导临床,凡是见到噩梦频作,脱发,易疲劳,少腹拘急,梦遗失精,脉虚的患者,使用多有疗效;二是采用经方的相对剂量,即桂枝:芍药:生姜:龙骨:牡蛎:大枣:甘草为3∶3∶3∶3∶3∶3∶2;三是提倡古法加减,可参考《小品方》: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成二加龙骨汤;四是临床上兼见其他症状可酌情合用真武汤、百合地黄汤、小建中汤等,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7.
杨洁 《宁夏医学杂志》1990,12(5):309-312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杰出医家张仲景化气利水之名剂。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昧组成,主治太阳病蓄水证、霍乱吐泻及痰饮诸证。后世不少方剂,如胃苓汤、春泽汤等,皆由本方脱胎而出。近十年来有关本方临床应用的报道颇多,兹择要综述如下: 一、肾炎及透析失衡综合征:肾炎伴有  相似文献   

18.
叶秉仁先生是我省名老中医之一,临证已五十余载。叶老不专理肾科,但治疗慢性肾炎辨证精细,每获良效。兹介绍其部分经验如下。(一)叶老治慢性肾炎感受风邪,水肿加重或复发者,着重辛散祛风,淡渗利水,促使风邪与水肿并消。治风首分风寒、风热,风寒用苓桂浮萍汤(茯苓、桂枝、浮萍、杏仁、泽泻、甘草)加味,  相似文献   

19.
总结桂枝类方治疗以女性反复下腹疼痛为主证的妇科痛证的临证运用特点。临床上使用的桂枝类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少腹逐瘀汤、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等。小建中汤类加减可治疗气血不足型妇科下腹部痛,桂枝茯苓丸类加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妇科下腹部痛,桃核承气汤类加减适用于瘀热互结下焦型妇科下腹部痛,少腹逐瘀汤类加减适用于少腹寒湿瘀阻型妇科下腹部痛,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适用于脾虚夹瘀型妇科下腹部痛等。总结桂枝类方治疗妇科下腹疼痛的运用规律,可为中医药治疗妇科痛证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七味白术散”是《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成方,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应用已久。我们采用此方治疗小儿泻泄屡用屡效,且花钱少、药沅广,确实是个有效的良方。【方药】藿香木香葛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减】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茯苓、藿香、木香和中化湿,葛根升提止泻,这些药配伍一起,能够健脾和胃,温中化湿,最适于小儿脾虚泄泻。若寒湿重,加炮姜、桂枝,以温中散寒。寒热错杂,加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