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36例 ,口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 36例 ,口服吗丁啉 (多潘立酮 ) ,两组均以 1个月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8 3% ,总有效率 88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2 7 7% ,总有效率72 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FD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关元、子宫、三阴交、血海、膈俞)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片以及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胃粘膜改善情况、HP转阴情况以及治疗8周后的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和对照组(9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验组胃粘膜改善情况以及Hp转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8周后,实验组复发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并设多潘立酮西药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45例,痊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愈显率64.44%,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45例,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愈显率40.00%,总有效率8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温经汤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8/6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5.2%(32/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痛经症状积分及VAS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周期性针灸疗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频率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治疗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针疗组接受周期性针灸疗法,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用痛经症状CMSS(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量表评估痛经症状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针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88. 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 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高于针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频率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对照组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频率得分显著高于针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针疗组不良反应率2. 2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5. 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周期性针灸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中医证候消失,降低痛经症状发生评率,缓解痛经症状及疼痛严重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施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 :以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艾灸AM组、艾灸PM组各40例。AM组治疗时间为8:00-11:00,PM组治疗时间为13:00-16:00,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析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经期PFG_(2α)检测及痛经症状评分。结果 :AM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50%、92.50%,明显高于PM组患者27.50%、82.50%(P0.05)。结论 :上午施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法(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从治疗角度探讨寒凝血瘀型痛经与血管舒缩功能及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5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减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设56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及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2例(39.3%),有效26例(46.0%),无效8例(14.3%)。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血浆N0、E2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血浆N0、E2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ET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温经散寒法在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同时,有改善生殖激素、扩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寒证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85.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效和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能够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以温经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对照组40例用消炎痛治疗.结果 两组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7.56%,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单模拟平行实验方法 ,将 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神灸贴”外贴神阙穴治疗组和市售“痛经贴”外贴神阙穴对照组 ,每组 4 0例 ,以症候积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为8 76± 0 .87,对照组为 8.76± 0 .87;治疗组痊愈 3例 ,显效 1 6例 ,有效 1 6例 ,无效 5例 ,显愈率为 4 7 5 0 % ,总有效率为 92 .5 0 % ;对照组痊愈 1例 ,显效 1 0例 ,有效 2 1例 ,无效 8例 ,显愈率为 2 7.5 0 % ,总有效率为80 0 0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 >0 .0 5 ;但两组显愈率比较 ,P <0 .0 1。结论 “神灸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明确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经贴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宫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温宫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月经前7d开始口服,连服7d。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胶囊300mg,每天2次,痛经开始时服用,疼痛消失停药。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宫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与常规口服止痛药相比,采用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暖宫散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暖宫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对照组以少腹逐瘀丸治疗。结果:观察了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1%。结论:可见暖宫散瘀中药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效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艾灸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147例,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的使用、生活质量各领域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愈11例,好转55例,未愈8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44. 89%;(2)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患者的小腹冷痛、经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显著降低(P 0. 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的小腹冷痛、经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畏寒肢冷,证候总分较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显著降低(P 0. 05),面色青白与治疗2个月经周期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1个月后寒凝血瘀证小腹冷痛、经色黯而有瘀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证候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经量少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0. 05)。(3)艾灸治疗寒凝血瘀证PD患者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的VAS、CMS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P 0. 01)。(4)艾灸治疗寒凝血瘀证PD患者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 01)。结论艾灸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明显改善PD患者寒凝血瘀症候表现、痛经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止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味周期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阳和汤为主方,经前加活血通络之药,经期加以理气、化瘀、止痛之药,经后加补肾、化瘀、散结之药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停药后观察疗效及痛经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对痛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陆煜  马瑞芬  钱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8):134-136+140
目的考察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治疗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血清内的前列环素E2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9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GE2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例(10.26%),对照组为11例(28.2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持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