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王琦教授认为识病辨病、以病统证、据病施方为中医诊疗之原始。徐大椿在《兰台轨范·序》明确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对已病状态下倡导辨病为纲结合辨证辨体的"三维诊疗观",贯穿主病主方专药的学术思想,强调针对病机,或移植成方或组合小方或新订方药的制方思路。文章以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例,试论王琦教授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琦教授认为识病辨病、以病统证、据病施方为中医诊疗之原始。徐大椿在《兰台轨范·序》明确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对已病状态下倡导辨病为纲结合辨证辨体的“三维诊疗观”,贯穿主病主方专药的学术思想,强调针对病机,或移植成方或组合小方或新订方药的制方思路。文章以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例,试论王琦教授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琦教授治疗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王琦教授治疗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思路与经验,其通过辨西医之药,扬中医之长,法补肾调肝,用专病专方以治疗男性高泌乳素血症,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为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找到了一条经济、有效、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风湿病为临床疑难重病,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旷惠桃教授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有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在临床上要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中医辨证选方用药基础上合用西药,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阴阳不交,因而治疗失眠的总的原则为交会阴阳。少阳位于阳之末,阴之始,中医认为少阳为阴阳之枢,邪气的出入进退,或由表入里,或由阳入阴,皆与少阳有关。临床上通过调整少阳,使机体枢转正常,阴阳和调。通过调整少阳之枢来治疗失眠是治病的关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是由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综合加减而成,旨在和解少阳、通阳泄热,而兼宁心安神,其病机关键是少阳枢机不利。该方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等所引起的惊悸、怔忡、不寐等病证均可以加减治之。王琦教授熟谙经典,临证理法谨严,善用经方,治验甚多,根据失眠的病因病机,常用该方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孕症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历代医家医案,总结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原则以及用药特色,结合西医的最新诊疗进展,将中西医理念融汇贯通,并举验案一例佐证。[结果]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机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补肾调经"为要,并结合女性月经周期中各期的阴阳消长变化的不同,加以"调周"治疗,同时注重中西结合,充分利用西医的研究成果,明确不孕的病因及病变部位。文中所列举病案实属虚实夹杂之证,患者先天肾虚,加之后天金刃损伤,辨证属肾虚血瘀证,结合输卵管造影及性激素报告,辨病属输卵管堵塞不孕及黄体功能不全,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疗效明显。[结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可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两者互为补充,对于指导不孕症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失眠在现代社会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姚乃礼教授在总结前人经验及自身临床实践基础上,认为失眠总的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多归于火热、痰浊、瘀血与食积4类病邪,病邪阻滞体内,阴阳交通受阻,发为失眠。姚乃礼教授主张用“通其道”的方法治疗失眠,临证时常从清热泻火、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消食导滞辨治,以祛除病邪,畅通阴阳之道路。文章归纳总结了姚乃礼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举张学文教授治疗偏头痛之察气血、审阴阳、辨痰瘀的辨治之要,以其标本兼治之证治思路为纲,以临证验案为目,以窥其活用经方之斑.张学文教授力求"病皆与方相应",临证之运用,疗效颇丰.  相似文献   

9.
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包括睡眠不买、乱梦纷纭、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时寐时醒、睡眠浅短、醒后不能再度入睡、甚至通霄不能成眠等。历代医藉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治法论述颇多,但由于就诊患者症状繁杂,临证时多难以一一剖析,故失眠为临床常见而难治症之一。著名中医印会河教授对失眠的辨证治疗有独特见解,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合参,故不揣浅薄姑将自己从印老学习之体会归纳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土枢四象"的学术观点,认为脾胃为枢轴,主阴阳升降浮沉,阴阳一气周流,形成了"枢轴运动"理论.他强调脾气为气机升降之枢,调节五志,且肝升则心神发,这对后世辨治神志病具有重要的启发.产后抑郁症属中医神志病范畴,基于"枢轴运动"理论探讨产后抑郁症,以气血亏虚、肝脾不升为基本病机,以补益气血、升调肝脾为治疗原则,以"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为制方思路,为临床提供又一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吕昆  程新  于国俊  吕宏生 《中医学报》2022,37(3):565-571
吕宏生教授以"辨、平、参"三法为原则辨治肾性高血压:"辨"即详辨六淫、七情、饮食之邪及所伤脏腑;"平"即滋肾平肝,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参"即衷中医参西医.吕师认为,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病位在肝、肾,并与心、脾密切相关.肝、肾及阴阳、气血的异常,为疾病中心环节.临证时首当详辨肝、肾虚损以及风、痰、湿、瘀诸邪,何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2.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湿热、瘀浊阻滞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导病机,临床运用“主病主方”思想,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复元活血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时兼顾体质,并辨体加减。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疾病为临床难治性疾病,王琦教授临证时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治疗过敏性疾病,收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总结出王琦老师调体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以下特点:用药以扶正法为主,祛邪为辅;用药的同时适当接触过敏原;根据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规律,选择特定的用药时间;缓解期调体用药与疾病发作期用药相比更为轻灵精简。  相似文献   

14.
"同病异治"理论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原则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作者跟随导师门诊期间,总结张哲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案例,论述张师治疗失眠的见解及经验,深入总结张师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了解同一疾病因症状或个人体质以及病机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不同。张师认为失眠的阴阳病机有阳虚不能入阴、阴虚不能敛阳两方面;临床上老年人失眠病机多以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张师多从情志因素方面进行脏腑辨证;根据失眠时间寻找规律,运用子午流注法进行归经辨证;结合个人先天体质采取五运六气法,运用三因司天方进行治疗。张师基于同病异治理论治疗失眠的案例,为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了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深入,其中医诊疗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庞国明教授专长内科,主攻糖尿病的中医诊疗,通过总结40余年的临证经验,在T2DM的诊疗中逐步认识到应先行辨病诊断、确定中医病名,次行辨证诊断、确立精准证型,临床无症可辨、再施精准辨体。进而逐步确立了"辨病-辨证-辨体"有机结合的"三辨诊疗模式",研制出辨病施治的专病专药、辨证施治的专证专方、辨体调治的专体专方之"三专"系列方药,据血糖调控实况增减形成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序贯三法"。临证中,"三辨诊疗模式"和"序贯三法"有机结合,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切临床,彰疗效,为纯中药治疗T2DM的相对精准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病理特点,中医病名以"血浊"较为适当。应采取病证结合的诊治方法,即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治疗中注意辨五脏六腑与虚实标本,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合理选用调脂中药。  相似文献   

17.
任北大  谭令  程发峰  王雪茜 《中医学报》2019,34(9):1885-1888
失眠患者多以某一特定症状起病,或入睡困难,或眠浅易醒,或噩梦纷纭,或早醒伴醒后难以复睡。故临床辨证施治可以起病之主症为纲,辨其"主证",即主要证候,然后分型施治。以入睡困难为纲辨不同病机之心肾不交证;以眠浅易醒为纲辨心胆气虚证和痰热内扰证;以噩梦纷纭为纲辨肝血不足证;以早醒或醒后难以复睡为纲辨肾阴不足证;对于两症或三症相兼或失眠久治无效者,则从活血化瘀论治。失眠病因虽多,不外气血阴阳失和,致神失所养为病,故临证见失眠患者,王庆国教授擅长活用单味药(如人参、酸枣仁、茯苓、琥珀、朱砂等),巧用对药(如半夏、夏枯草;乳香、五味子;熟地黄、肉桂;黄连、肉桂等药对)。  相似文献   

18.
基于阴阳气化的思维,以六经之气升降气机为角度,从"欲解"时态探析《伤寒论》阴阳六经病证的升降病机演变及证治方药。文章先从元气与阴阳之气、阴阳之气与升降制化、升降失常与阴阳六气之病证、阴阳升降与六经欲解"时"关联等方面对元气升降与阴阳气化六经进行辨析,再从升降失常角度具体论述三阳三阴(六经)病病机及证治方药。以期从阴阳升降气化的传统理论思维去统观与认识六经病脉证辨治,有助继承气化理论,贯通中医经典,灵活运用经方,对于临床辨治思维水平有提升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李亚平教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从心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记录、分析整理李亚平导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用药组方及服药方法等方面总结李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李师认为,气血是人体所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失眠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血失和、阴阳失衡,而睡眠作为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生理表现之一,觉醒节律又受子午流注时辰气血运行规律的影响,而气血与心肝两脏联系又最为密切,故李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提出临床治疗失眠当从心肝论治,创用"柔肝宁心"治法,柔肝理气、宁心安神,具体以"疏肝清肝,滋肝镇肝,清心养心"之法谴方用药,特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并主张按照气血流注规律按时服药和理疗。验案精准辨治,充分体现了李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结论]李师治疗失眠注重整体气血阴阳的调节,强调气血与子午流注的关系,以"柔肝理气、宁心安神"为治则,按时服药调畅人体气血,自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故李师此治疗失眠之法值得临床医师深入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育龄期是其高发年龄。王琦教授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模式,以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为指导,将体、病、证紧密结合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临床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先辨病,确定诊断,再辨证与辨体,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辨证与辨体论治相结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