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外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是指由威胁或超出机体正常状态的身体或心理承受能力引起的心理反应。长时间过大的心理压力会诱发许多心身疾病,导致护士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疲劳感和焦虑等,可诱发高血压、低血压、疼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疾病。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及患者、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身耗竭综合征”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即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消耗过多,而产生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厌恶工作、焦虑、烦躁、失去同情心、自卑等。由此可见,职业因素可以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方法 随访5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其治疗前后的行为问题状况.按1:1配比性别、年龄相同健康幼儿为对照组.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和焦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学习、心身问题和焦虑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和焦虑等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8):625-628
<正>"心身耗竭综合征(BS)"是由美国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Freudenberger)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的,用来表达曾经无比满意的工作,现在却让他感到疲倦和失落的状态。马氏又把心身耗竭综合征定义为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1]。当临床护士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门诊)输液室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用自制的心身耗竭综合征压力三维度问卷调查表对2家医院的儿童输液室、儿外科及儿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输液室护士在工作量大、工作场所暴力及工作环境差的工作情况下具有明显的心理压力,其得分与儿外科及儿内科护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输液室护士因体力消耗大、工作环境差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更易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管理者应围绕儿童输液室护士心的心身耗竭综合征压力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儿童输液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任敏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73-174
ICU综合征是因为心理压力所导致的疾病,除自身表现出烦躁焦虑、言语错乱、思维紊乱、抑郁恐惧等反应外,严重者可能会发生自伤、自杀、伤人等过激行为。入住ICU患者患ICU综合征的成因很多,ICU医护人员要加强对ICU综合征的认识,针对其患症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工作中要精益求精,认真做好对ICU综合征及患者的预防、医护和防范工作,既要给患者在ICU提供更舒适和更人性化的医护服务,又要防止ICU综合征暴力行为的发生;既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又要保护好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通过ICU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把ICU综合征暴力行为发生率和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心身疲惫的状态,而慢性疲劳综合征往往会特别情睐这一类人。  相似文献   

7.
<正>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这一时期70%以上女性易出现烦躁、易怒、易激惹、自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情绪变化,程度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是指女性在自然绝经前后发生的,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心身健康及家  相似文献   

8.
吕若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16-117
如何让老年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对医护人员是一个重要课题。手术室护士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手术性心身反应,提高了对手术的应激水平,从而为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萍波 《河北医药》2010,32(11):1439-1440
结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过程且反复发作,甚至持续终身。结肠易激综合征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疾病,常用药物治疗不佳,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影响极大,有些人可表现为心理障碍。我们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双歧杆菌、乳酸杆、粪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观察其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之为ICU综合征。ICU综合征不但影响患者,也会影响医护人员。本文通过对ICU综合征的病因、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以后研究ICU综合征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心身健康量表自研制以来,已在国内80余家单位使用,被10余本专著收录,被公开发表的论著引用达40余次。主要被应用于部队普通官兵、新兵、驾驶员、演习官兵、维和官兵和大学生、在职脑力劳动者、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等的心身健康状况研究,普通居民的流行病学调查;还被应用于不同职业、年龄、军龄、文化等心身健康相关因素研究,与SCL-90作为筛查工具的应用和适用性比较,以及临床疗效和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等。因此,本工具为我国心身医学研究及心身障碍的评估提供了重要手段,促进了我国心身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侯杰  张锦阳  房姝妍  于开军  王宇珍  席红 《河北医药》2012,34(19):2976-2976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是指女性在自然绝经前后发生的,以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心理综合征[1],发病率约32%[2],在基层医院十分常见。本研究着重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影响,以及与性激素变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展围绝经期女性心身保健提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金  沈国娣  茹运新  浦洁  侯殿东 《河北医药》2023,(12):1878-1882+1888
失志综合征是一种长期应对压力或疾病导致的不能适应的心理状态,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加重已存在的痛苦和自杀倾向,但易被临床医护人员忽视,导致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不同程度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对失志综合征的概念及诊断标准、评估工具、特点、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癌症患者、照护者以及医护人员对失志综合征的认知,为临床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无论是东方的气功、瑜珈训练。还是西方的自找催眠、生物反馈、行为疗法等,那是靠自己或借助于仪器、他人,通过身体的放松,保持心理清静,以达到调节自己心身功能的一种自我锻炼方法,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心身自我放松术。”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心身在有意识放松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1例典型病例分析用药情况,分析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监护点。结果:对化疗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应及时停用或调整化疗药物,临床药师要及早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并及时干预。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与医护人员互补的药学专业知识,及时了解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身症状,提高ASC生活质量.方法 在体检者中随机抽出173例ASC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有效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结果 心理干预后乙肝病毒携带者心身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显著.结论 心理干预改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身症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围术期应激反应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反应以及手术麻醉的生理干扰共同导致的心身综合征。术前高度焦虑可导致术后心理精神的改变,表现为术后疼痛加重,对止痛药需求增加,痛阈减低,恢复期延长等。将心理治疗应用于手术麻醉,旨在运用心理学方法调整患者的情绪,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我们对本院84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停经前后或其他原因引起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心身疾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对发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认识,对此征施以心理护理及治疗越来越重要。2002年6月到2004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接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60例。我们进行心理咨询,施以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献血不良反应指的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献血反应分级分为三级:轻度献血不良反应、中度献血不良反应及重度献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春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非典,在我国广东、北京等地区先后发生暴发流行.笔者于2003年5~6月参加了解放军小汤山医院1 200名医护人员的饮食营养保健工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