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及其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左心房内径(LA)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分为A组:41例,LA〈40mm;B组:48例,LA≥40mm。观察2年,其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复发。结果 心房颤动的转复率,A组为100%。B组为77.08%(P〈0.01);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为65.85%。B组为56.25%(P〈0.01)。结论 左心房内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心房颤动复律的成功率,并能据此推测心房颤动复发的危险性大小,从而指导心房颤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因素。方法试验组房颤患者62例,对照组门诊查体窦性心律者60例。将试验组分为复律成功组(A组)和复律失败组(B组),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或入组后第2天常规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感CRP(hs—CRP)。结果①A、B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CRP高于对照组(P〈0.05);②B组左心房内径更大(P〈0.05),多合并瓣膜性病变(P〈0.05),房颤持续时间长于复律成功组(P〈0.05),CRP更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CRP水平OR为2.1(95%CI 1.4~3.2,P=0.004),左房直径OR为1.8(95%CI 1.2~2.2,P=0.006),房颤持续时间OR为2.8(95%CI 1.6~4.0,P=0.007)。结论高敏感CRP、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是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心房(LA)大小及功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PAF患者167例,依据左室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D)将患者分为LAD≥55mm、45mm≤LAD〈55mm、35mm≤LAD〈45mm、LAD〈35mm四组,分别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左房收缩及舒张期容积、左房排空指数,随访PAF发作频率,并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PAF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LAD增大PAF发作频率增加(P〈O.05),左室舒张功能与PAF发作频率相关,左室舒张功能下降,AF发作频率增加(P〈0.05)。【结论】PAF患者,LAD增大、左室舒张功能下降,AF发作次数明显增加,LAD、左室舒张功能是PAF复发和维持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宋仁义 《新医学》2011,42(4):248-250
目的:探讨左心房大小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电复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按左心房的直径分为A、B两组,A组(左心房直径小于50 mm)47例,B组(左心房直径大于50 mm)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AT-I型双腔球囊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即刻给予100~300 J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口服1~3个月,术后给予华法林1.5~2.5 mg/d,口服3周,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保持在2~3。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电复律成功率、左心房内径及LVEF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PBMV术后三次电复律成功率和3个月成功维持窦性心律比例(97.9%,85.1%)高于B组(77.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心房内径较复律前缩小、LVEF增加(P均〈0.05),A组的左心房内径及LVEF变化较B组明显(P〈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左心房直径小于50 mm者PBMV术后电复律成功率和心功能改善优于左心房直径小于50mm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普罗帕酮和地尔硫 艹卓 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作用。方法  62例房颤持续时间 <48h的患者随机分入普罗帕酮组 (n =32 )和地尔硫艹卓 组 (n =30 ) ,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70mg、地尔硫艹卓1 0mg。 1h后普罗帕酮组和地尔硫 艹卓 组未转复者交叉用药。结果 首次给药后普罗帕酮组的转复率为 65 7% ,地尔硫 艹卓 组的转复率为 33 3 % (P <0 0 1 )。交叉给药后 ,普罗帕酮的转复率为 68 4% ,而地尔硫 艹卓 的转复率为 30 % (P <0 0 1 )。转复成功者的左房内径明显小于转复失败者 (41 1± 5 2 )mmvs(47 7± 6 9)mm ,P <0 0 0 1。当左房内径≤ 40mm ,普罗帕酮和地尔硫 艹卓 的转复率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75 %vs 66 7% ,P >0 0 5)。当左房内径 >50mm ,普罗帕酮和地尔硫艹卓 的转复率均较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40 %vs 1 1 1 % ,P <0 0 1 )。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较地尔硫艹卓 能更有效转复房颤心律。左房内径是影响房颤转复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顿服不同剂量普罗帕酮对转复急性房颤的疗效.方法房颤发作1~48 h的患者60例,临床排除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级)、心肌梗死、可疑病窦、慢-快综合征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机能亢进、预激综合征、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严重低钾血症(血清钾<3.0 mmol/L)者,初发房颤.分为二组一组予以普罗帕酮600 mg顿服;二组普罗帕酮450 mg顿服.监测血压、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时间及4 h转复率.结果顿服普罗帕酮600 mg转复时间为(96.67±46.90)min,顿服普罗帕酮450 mg组转复时间为(161.11±56.22)min,顿服普罗帕酮600mg组具有显著性(P<0.05);4 h转复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顿服普罗帕酮600 mg转复房颤,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7.
陈伟  姜桢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485-486,488
目的:观察术前存在房颤或房扑病人行心内直视手术在主动脉开放后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存在房颤和房扑病人行心内直视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在主动脉开放、自主心跳已恢复、并减少腔静脉回流的部分循环始10min内经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其后24h静脉滴注10mg/kg)和对照组C组,将胺碘酮替换为安慰剂。监测心电图、桡动脉压(AS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指数(CI)以及中心静脉压(CVP),随访术后情况。结果:房颤的转复率与房颤病史密切相关。两组心律转复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A组与c组比较心率较慢(P〈0.01),CVP较低(P〈0.05),CI较高(P〈0.05)而ICU滞留时间较短(P〈0.01)。结论:在主动脉开放且自主心跳已恢复后静脉给予胺碘酮,对原有房颤或房扑病人,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转复成功率有显著作用,并能更好控制心室率,从而达到较好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冠心病性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结果在第1、2年随访时,观察组在窦性心率的转复率及维持率上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左房内径和LVEF的恢复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2年的随访期间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能更有效的转复窦性心率、维持窦性心率;对不能转复窦性心率者,也能更好的控制心室率;并且二者合用能更好的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的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只要注意合理选择适应证及定期化验监测,长期小剂量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新近发生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79例心功能Ⅰ-Ⅱ级(NYHA分级)且持续时间〈24h的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组比较用药后窦性心律的转复情况及转复时间。结果转复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明显短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快速房颤效果相似,均有较高转复率,普罗帕酮转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CEI制剂苯那普利(洛汀新)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将有完整资料的共4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胺碘酮组(1组,n=22)、胺碘酮+苯那普利组(Ⅱ组2,n=24),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影响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内径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9%.Ⅱ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3.33%。即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而且Ⅰ组左心房内径大小的变化(治疗前左心房内径34.28±1.54mm;治疗后为38.48±1.68mm),大于Ⅱ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为34.68±1.56mm;治疗后为35.28±1.42mm)(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苯那普利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在窦性心律的维持、抑制左心房的扩大方面均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董萌 《临床医学》2013,33(8):58-60
目的 对比分析胺碘酮、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时间及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就诊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胺碘酮治疗组;B组42例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组.A、B组均服用胺碘酮,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第3周200 mg/d,持续至试验结束或房颤复发;A组如同时伴有高血压病(〉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加用钙离子拮抗剂;B组在此基础上常规加用厄贝沙坦,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40~80 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B组(73%)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A组(54%);B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为(35.1±1.2)mm,优于A组的(37.3±1.6)mm.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93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mg,1次/d,2周后无低血压,第3周加量100mg,1次/d。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后测定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房内径观察组治疗1年后有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心律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给予钙拮抗剂和胺碘酮治疗,B组(n=48)给予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素(BNP)变化及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B组LAD变小,LVEF升高,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率维持率明显优于A组(P均<0.05).两组BNP水平均有下降,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房颤的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优于钙拮抗剂联合胺碘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脑利钠肽(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房颤组:5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窦律组:22例窦性心律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房颤组和窦律组血浆BN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MMP-2、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的大小。结果:结论房颤组患者的血BNP,水MMP-2水平高于窦律组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房颤组患者房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较窦律组明显增大,房颤患者血清MMP-2水罩与左房内径成正直线相关关系,房颤组各病因RHD亚组、CHD亚组、DCM亚组和高血压亚组血浆BNP,MMP-2水平无差别房颤组血清MMP-2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研究提示血清MMP-2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扩大的原因之一。MMP-2与BNP呈正直线相关关系,提示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BNP可能通过影响心房组织成纤维细胞MMP-2的分泌而在心房间质纤维化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房颤(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左心房内径(LA)的关系。方法:75例慢性Af患者,经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或药物复律后,用胺碘酮200~300mg/d维持治疗,根据左房内径分成三组。A组:LA31~35mm32例;B组:LA36~40mm25例;C组:LA≥41mm18例。观察1年,终点为Af复发。结果: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为81.2%;B组为60.0%(与A组比P〈0.01)  相似文献   

16.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63例(男32例,女31例),随机进入依布利特组(n=28)、胺碘酮组(n=35).前者于10 min内静脉注射依布利特1 mg,如给药结束10 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 重复前述治疗1次.后者于10 min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以1 mg/min维持6 h,再以0.5 mg/min维持18 h,转复后即刻停药.观察给药后房颤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QT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依布利特组转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67.9% vs 40.0%,P=0.028),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0.11±11.54) min vs (523.31±277.73) min,P=0.000];伊布利特组10 min、30 min时对心室率和QTc影响大于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有2例出现轻度低血压,1例胃肠炎,伊布利特组出现2例单形室性心动过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是一种转复房颤快速、有效的药物,但用药前后必须加强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7.
徐利  柏萍 《华西医学》2009,(8):2130-2131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降压药使用替米沙坦,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两组均使用胺碘酮复律,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防止房颤复发,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8.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左房重构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88-2290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左房重构的变化趋势、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09年住院,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病人98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分为I~Ⅳ级;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E峰、A峰、E/A值多项指标,并同时测定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LAD、血浆BNP浓度、房颤发生率显著高于心功能I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左房内径(≥40mm)组房颤发生率、血浆BNP浓度高于左房内径(30~39mm)组及左房内径(≤29mm)组;房颤组血浆脑钠肽浓度高于窦律组。【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随着心功能进展、恶化,LAD扩大,房颤发生率增加;左房扩大致房颤发生率增加;左房重构(LAD扩大,房颤)亦引起心衰加剧。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复律后左房大小和左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转复前后左房大小、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4例房颤患者中34例自发转复为窦律。60例被随机分为药物转复31例,直流电转复29例。所有患者房颤转复前后采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腔径、容量和A峰速度以评价左房大小和收缩功能。结果 转复后,左房腔径和容量均显著缩小(P<0.01),A峰速度显著增快(P<0.01),但电转复患者发生上述改变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结论 房颤可使左房发生腔径扩大、收缩功能下降的改变。转复窦律后,上述改变可迅速逆转,但电转复因对心肌的损伤作用,而使上述逆转延迟发生。  相似文献   

20.
翁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479-348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和右房压力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5),左房内径与AERP和WLI呈负相关(r=-0.882和-0.74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左心房扩张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左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重构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