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5例术后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传统补液组(对照组)和肠内外营养支持组(治疗组),观察病死率和疗效。结果:①病死率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为2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2组死亡病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对照组为(3.33±2.34)天,治疗组为(16.75±9.92)天,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营养支持可降低老年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延长死亡病例术后伴严重并发症的存活时间,为进一步救治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能量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41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一般对症及静滴葡萄糖、胰岛素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能量合剂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CRF的发展,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治疗组)与未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患者(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率、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异常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35%(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为4%,对照组为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地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心肌,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预防脑血管痉挛,对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术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在重症胰腺炎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手术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9例作比较。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重症胰腺炎的血液流变性,有利于胰腺组织的康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合用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丹参、参麦组(32例)与丹参组(30例),并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丹参、参麦组的显效率(87.50%)明显高于丹参组(60.00%),显效时间(5.1±2.7)日则明显短于丹参组(7.2±2.2)日,2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配合应用二者相得益彰,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与激素联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和“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64例PNS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34 例)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 m l加入5% 葡萄糖250 m l中静滴,并口服“活血化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及全血粘度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 ,对照组为83.3% ,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 5.76,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和丹参注射液联用激素是治疗PN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和112只Wistar大鼠用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和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观察设常规治疗组(甲组)和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加常规治疗组(乙组)。动物实验设复方丹参、东莨菪碱治疗组(A组),激素治疗组(B组),综合治疗组(C组),空白对照组(E组),中毒实验组(D组)。临床观察X线胸片、血气、肝肾功能和病死率。动物实验观察病理组织学(电镜、肺系数)、动物死亡率等。结果:临床观察示甲组治疗前后血气及肝肾功能中仅血肌酐(Cr)降低有显著性差异,而乙组治疗前后PaO2、PaCO2、总胆红素及Cr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病死率甲组70.9%,乙组40.0%(P<0.05)。动物实验肺系数除A、D组外,其余各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死亡率A组52.0%,B组76.0%,C组40.0%,D组72.0%,E组0,B组与C组、C组与D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和地塞米松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后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普恩复(蚓激酶)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4例(治疗组)联用普恩复胶囊和参脉注射液治疗,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4周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显效率55.9%,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31.3%,总有效率71.9%;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恩复胶囊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粘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治疗组)与中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蛛钢膜下腔出血20例患者(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率,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异常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35%(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为4%,对照组为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有效地对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比较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联合用药组)与用复方丹参治疗(复方丹参组)对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84.6%,复方丹参组为59.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94,P<0.05);联合用药组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而复方丹参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提高(P<0.05),其它改善不明显。结论: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提高脑梗塞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常成人脑质子波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在2.0T条件下,用标准头部线圈作为发射和接收线圈,用PRESS序列对健康人脑进行活体质子波谱临床研究,并以总肌酸为内标准计算其它代谢产物的绝对含量。在基底结区,NAA和Cho的绝对含量分别为15.113±2.160mmol和2.664±0.501mmol,作者认为本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代谢产物的绝对含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寻求糖尿病、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观察绞股蓝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绞股蓝组、优降糖组及绞股蓝与优降糖合用组(各20例);6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绞股蓝组、心痛定组及绞股蓝与心痛定合用组(各组20例),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绞股蓝能显著地降血糖、降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血糖和血压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与优降糖组或心痛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联合用药组,疗效则更显著(P<0.01)。结论:绞股蓝是一种有效的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ICU内患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长期住ICU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SICU连续长期住院患者65例,定期采取呼吸道(痰液)、血液、尿液、中心静脉插管、各种引流及伤口深部拭子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5例患者中微生物培养阳性者49例(75.4%);其中单纯真菌感染者2例(3.1%);真菌合并细菌感染者18例(27.7%)。真菌感染的总发生率为40.8%(20/49)。共获得真菌41株,念珠菌属仍是主要感染病原体,占全部41株的56.1%以上,但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显著下降。结论:ICU中真菌感染最常见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留治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有关。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可以造成菌群失调而引发深部真菌感染。非白色念珠菌类念珠菌正成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肝酶谱变化。方法:对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20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肝酶谱,并与治疗痊愈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的肝酶谱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毒患者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明显(P<0.001);中度中毒天冬氨酸转氨酶(AST)、LDH均明显升高,而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均明显降低(P均<0.001);重度中毒丙氨酸转氨酶(GPT)、AST、LDH升高明显,ALP、γGTP降低明显(P均<0.001)。GPT升高明显,而ALP、γGTP非但不降低反而升高接近正常水平者,预后不佳。结论:观察肝酶谱的变化可以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患毒者的中毒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危重患者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孕期胎肺回声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妊娠病理对各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直方图形式显示胎肺回声, 多普勒频谱分析胎儿肺内动脉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①胎肺回声和肺内动脉搏动指数随孕周而增加; ②妊娠病理对胎肺回声无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肺内动脉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影响, 妊高征和羊水过多使肺内动脉搏动指数增大。结论 胎肺回声和肺内动脉搏动指数与孕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酶组和脂必妥组,比较2种药物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效果。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弹性酶组治疗6周末分别下降了10%、19%和上升了8%(P均<0.01);脂必妥组6周末分别下降了11%、16%和上升了7%(P均<0.01)。尿蛋白排泄率在脂必妥组平均上升了2.4%(P>0.05),弹性酶组平均下降了25.7%(P<0.01)。结论: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而对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弹性酶优于脂必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多巴胺、硝苯地平和山莨菪碱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改善肾功能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FRS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巯甲丙脯酸组、酚妥拉明组、多巴胺组、硝苯地平组、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用综合治疗法,其余各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上述药物。结果:巯甲丙脯酸组、酚妥拉明组、多巴胺组、硝苯地平组、山莨菪碱组在尿蛋白消失时间、尿素氮复常时间、少尿期发生率、少尿期和多尿期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尤以巯甲丙脯酸组和酚妥拉明组最为明显。结论: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多巴胺和山莨菪碱能促进HFRS患者肾功能的恢复,而以巯甲丙脯酸和酚妥拉明为优。提示HFRS患者可常规应用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多巴胺和山莨菪碱;对于重症患者,可联合应用2种~3种上述药物。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变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探讨运动训练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进行水温34~36℃,每次40~90分钟,每周5次,共6~7周的游泳训练,训练后处死取血测试血液生化指标;其他两组不进行游泳训练6~7周后与运动组处理相同。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胰岛素及血C肽浓度明显降低;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经运动训练后,与非运动组相比,血糖浓度下降,日摄水量减少,日体重量增加,血C肽浓度升高。结论:运动训练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改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中药利尿剂——五苓散、猪苓汤、八正散和金匮肾气丸对非机械性梗阻所致肾积水的利尿作用。方法:40例经B超检查证实为非机械性梗阻致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4组,不进行辨证,分别给予中药五苓散、猪苓汤、八正散和金匮肾气丸治疗,1周后比较4组疗效。结果:4组中五苓散利尿作用最强,猪苓汤和八正散其次,金匮肾气丸最差,前3组疗效均好于最后1组。结论:中药的利尿作用包括促进尿液生成和增加尿流动力两部分,中药五苓散、猪苓汤和八正散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