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82,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孕酮、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孕酮)=0.625,t_(HCG)=2.392,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孕酮、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孕酮)=10.365,t_(HCG)=163.852,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体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黄体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279例,分为三组,A 组给予黄体酮20mg 肌内注射,1次/d ;B 组给予HCG 2000IU 肌内注射,1次/d ;C 组为对照组,仅予卧床休息,阴道出血停止后维持用药1周。追踪随访观察对象的妊娠成功率、足月分娩率、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A 组与 B 组在妊娠成功率及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同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A 组、B 组新生儿体重高于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与 HCG 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孕先兆流产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n=30).A组给予20 mg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B组行40 mg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症状消失后剂量减少到每天20 mg;C组给予60 mg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症状消失后减少到40mg,1周后减少到20mg.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妊娠结局、完全流产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稽留流产率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早孕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与黄体酮剂量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大剂量黄体酮(60 m及以上)不良反应较大,且稽留流产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河车最细粉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的影响。方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房先兆流产患者2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2例采用紫河车最细粉联合黄体酮保胎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保胎治疗,观察药物对HCG、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不同孕周血HC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河车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时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3例,随机分为大、中、小疗程组,每组21例,均采用HCG联合黄体酮治疗,小疗程组治疗2周,中疗程组4周,大疗程组7周,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小疗程组阴道流血及腰酸腹坠缓解率、保胎成功率均明显低于中疗程组和大疗程组(P〈0.05);中疗程组保胎成功率明显低于大疗程组(P〈0.05);大疗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中、小疗程组,但三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中,以7周治疗效果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单纯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鄢陵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50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结果孕12周时,观察组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10/75)、2.67%(2/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黄体酮剂量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 mg/d)、B组(30 mg/d)和C组(40 mg/d),每组50例,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相关指标。结果: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B组与C组治疗后1、3 d血清抑制素A(INHA)、蛋白A(PAPP-A)及孕酮(P)均高于A组,血清Th1/Th2指标均好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mg/d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先兆流产患者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的调节作用也更好,因此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3组,A组40例口服黄体酮软胶囊,每天2次,每次200 mg;B组39例阴道给药黄体酮软胶囊,每天2次,每次100 mg;C组41例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40 mg。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4.62%、82.93%,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B组有1例出现阴道不适,C组有6例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硬结,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阴道给药和肌注黄体酮对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但黄体酮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用药方便;而黄体酮阴道给药较口服给药避免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在临床上对于同样为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可多推荐阴道给药。  相似文献   

9.
张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671-672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河南圣德医院收治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接受地屈孕酮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统计两组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HCG、P、E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HCG、P、E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先兆流产,有助于提升激素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治疗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5例单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组的活产儿数量、出生体重、身长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早期采用足量的黄体酮,并有规律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围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34例。A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氯吡格雷(50 mg/d)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血小板聚集率(IP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7.06%,均明显高于A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B、C组的IPA和GMP-140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IPA和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无不良反应,与C组的5.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MACE发生,与A组的8.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维生素E,同时,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孕激素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孕激素及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孕激素及HC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χ~2=4.181,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为临床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有效药物,相较于黄体酮,地屈孕酮对患者孕激素及HCG水平的改善效果更明显,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地屈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地屈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253例,分为三组,A组给予地屈孕酮片10mg口服,2次/d;B组给予HCG 2000 IU肌内注射,1次/d;C组为对照组,仅予卧床休息。治疗截止日为阴道出血停止后维持用药1周。追踪随访观察对象的妊娠成功率、足月分娩率、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在妊娠成功率及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新生儿体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与HCG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永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11-141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与大剂量黄体酮及常规剂量HCG治疗(观察组)与常规剂量的HCG及黄体酮治疗(对照组)习惯性流产各36例,观察2组妊娠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保胎成功率86.1%,对照组妊娠保胎成功率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大剂量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低剂量组(A组)50例,中剂量组(B组)50例,高剂量组(C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孟鲁司特剂量均为每晚10 mg,布地奈德剂量分别为A组0.4 mg/次,B组为0.8 mg/次,C组为1.6 mg/次。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与B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略晚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B组患者肺功能均明显好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均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中等剂量的布地奈德效果最佳,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田菲 《吉林医学》2023,(3):701-704
目的:探讨黄体酮注射液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先兆流产患者131例,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45)、中剂量组(n=43)和高剂量组(n=43),低剂量组给予20 mg/d黄体酮,中剂量组给予40 mg/d黄体酮,高剂量组给予60 mg/d黄体酮,观察两组流产、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高剂量组完全流产率为4.65%,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稽留流产率为23.26%,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总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P、HCG和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IL-10和IL-17分别为(2.11±0.40)mg/ml和(14.44±2.01)pg/ml,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黄体酮联合保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先兆流产患者40例,给予常规黄体酮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联合保胎丸疗法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保胎效果、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β-HC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保胎成功率、孕酮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黄体酮联合保胎丸疗法有利于改善其体内的孕酮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保胎成功率、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黄体酮相比,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保胎成功率,有效改善血清HCG和孕酮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3例给于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B组44例给于黄体酮治疗。另同期选取正常孕妇44例作为对照C组,同期检测3组对象的孕激素、雌二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比较,并比较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孕9~12周内,A组三项指标均较B组明显高,A组足月分娩率显著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保胎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胎盘催乳素(HP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免疫组化标记子宫内膜的方法,鉴别早期妊娠流产与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早孕期(孕5-12周)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不全流产患者(A组),30例为早期先兆流产或胎胚发育异常患者(B组),45例为异位妊娠患者(C组),对每例刮宫标本(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标记的方法测定HPL和HCG。结果:C组HPL100%阴性,HPL阳性100%为宫内孕,C组与A、B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患者HCG均有可能阳性,但HCG阴性的不可能是B组,A、B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A、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标记子宫内膜的方法测定HPL和HCG,异位妊娠者HPL全阴,HPL阳性者均为宫内妊娠流产,藉以提高宫内外妊娠的诊断率,同时在鉴别早期妊娠流产与异位妊娠时HPL比HCG更敏感、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