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构建一支理论、知识、技能和涵养等文化互补的生态护理团队,破解医患关系紧张对病房护理造成负面影响的难题,避免和降低临床护理面临的诸多风险,是健康中国视阈下病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归纳生态护理品牌的特点和现实意义,阐述了三项原则、六项措施、八大工程,打造了既促进服务对象机体内生态的良性互动又改善治病疗伤的外生态和照护方式方法的和谐平衡之生态护理品牌。  相似文献   

2.
护理文化在创建护理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护理文化和护理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护理文化和护理品牌建设的方法,说明优良的护理文化品牌必将提高医院的信誉,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适应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文化建设,塑造护理品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护理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在为人类提供护理、保健服务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对现代护理管理者向经营、战略管理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医护理正在不断汲取现代护理的理论,结合中医护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色,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上世纪90年代随循证医学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护理人员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根据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价值观、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  相似文献   

5.
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信念、价值观、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1],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护理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2]。肝胆外科自2004年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创建有专科特色的护理服务品牌活动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护理文化建设的实施1.1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1.1.1以活动为起点,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综合分析我科患者收治特点及市场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伍丽华 《护理研究》2004,18(9):1675-1676
在改革形势下,医院减员增效,护理人员缺编,特别是县级中医院,护理人员更是严重缺编,床与护士之比为1:0.25,明显低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1:0.4。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现代护理模式,如何合理解决这对矛盾,使护理工作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使病人满意。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5a,对县级中医院整体护理初级阶段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基层中医院星级护理服务活动的实施办法,包括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积极宣传筹备;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两方面的内容。认为星级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护士自身素质、护理综合质量和护士长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融洽了护患关系,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病人回头率逐渐增多,给医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护理团队文化对护理团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协和护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我院在新时期形成了符合时代特点、富有自身特色的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模式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医院护理服务引入品牌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近5年来我院塑造护理品牌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塑造医院护理品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1 护理品牌的有关概念1 1 品牌———在古挪威文字中意思是“烙印”,这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它是一种口碑、品位、格调,是企业的一面旗帜、一块金字招牌,它虽不是商品,但具有超越生产商品所有有形资产价值的功能,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效应[1~3] 。1 2 护理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护理品牌的提出就是对某一专业、某一单元,甚至是某一疾病的护理,通过高质量的、全面的、全新的护理,使病人生…  相似文献   

10.
医院护理服务引入品牌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近5年来我院塑造护理品牌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塑造医院护理品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的掌握情况及中医护理的运用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143名护士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只有低于20%的凋查对象认为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较多.护士最欠缺的是疾病的辨证施护和传统护理操作技术.结论 应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改进及理论的研究,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并探讨中医院校中外合作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经验。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经验为例。结果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明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引进优质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强化英语教学,注重中医人文,改革教学方法等。结论合作办学模式中课程体系应目标明确,既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又突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葸英博  宋宗惠  李向丽  丁劲  刘小勤 《全科护理》2020,18(12):1419-1421
[目的]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基于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管理。[方法]依据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包括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辨证、中医护理施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几个功能模块的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士可随时对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对病人施行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结果]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程序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后,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中医护理成效及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程序融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有力地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我院中医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泰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为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认知及培训需求问卷对泰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8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总分为18.11±4.7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工作年限、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接受过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是影响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和是否接受过中医护理知识相关培训是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91.67%的护理人员更倾向于中医技术操作的学习。结论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态度积极。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水平受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和是否接受过中医护理知识相关培训的影响,应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中医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中医医院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上海2所三级甲等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肛肠科、肾内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进行工作量的测定,了解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总体配置、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的理论床护比为1:0.45,二级医院理论的床护比为1:0.43。结论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应适当增加护士人数,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提高中医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新聘护士岗前培训模式,以适应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2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研究组,采用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59.68±10.23),(70.13±7.96),(55.91±7.74)分,对照组分别为(60.17±9.45),(69.85±8.48),(55.82±8.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6,0.148,0.048;P>0.05);培训后,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86.60±6.84),(87.10±7.25),(70.19±9.96)分,对照组分别为(70.56±8.69),(72.81±9.28),(69.85±8.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40,7.480,4.401;P<0.05)。研究组新护士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617,35.894,8.409,7.999;P<0.05)。结论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护理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为构建《成人护理学》中西医融合教材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14-16日,对在杭州参加全国中医药护理类教材编写会议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者160人,采用自编问卷针对《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160名专家中认为中国护士均应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占80%;认为在临床上有必要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占93.1%;认为西医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73.8%;认为临床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养生和预防保健知识占88.7%。内外科常见疾病中,认为适合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50%以上的疾病为44种。结论《成人护理学》教材中融入中医护理知识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87-1588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增效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MTX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治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并于治疗一周后进行两组患者组间关节疼痛程度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某院住院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临床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健康宣教。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7.2±1.1)d,(11.5±4.1)h,低于对照组的(9.1±1.8)d,(23.1±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3,7.51;P〈0.05);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8.2±4.1),(92.3±4.5),(165.9±2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7±3.9),(76.2±3.3),(102.7±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22,12.51,9.03;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管理,令患者医疗成本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个适合评价中医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的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会,确定适合难度评价的中医护理工作项目及操作难度指标,并选取17 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函询。通过加权线性和法确定中医护理工作项目的难度系数值。结果 最终确定46 项中医护理工作项目及其技术的难度系数。结论 中医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的构建,使中医护理工作项目难度得到量化评估,为进一步合理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对中医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