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方法 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135例癫(痫)患者进行了添加、添加转单药以及首诊单药的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77.0%,控制率49.6%,对各型癫(痫)均有效.不良反应出现率28.9%.结论 拉莫三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对各型癫(痫)均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开普兰)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方法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100例癫痫患者进行了添加转单药以及首诊单药的开普兰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46.0%,控制率15.0%,对各型癫痫均有效。不良反应出现率17.0%。结论开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对各型癫痫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癇的疗效及脑电图变化。方法49例临床及脑电图检查确诊为癫癇的病人,观察其单服TPM1个月、3个月及半年的疗效及脑电图。结果临床疗效服药半年33例控制发作。脑电图半年仅5例异常。结论TPM单药治疗癫癇疗效明显,脑电图改善快,脑电图可作为观察疗效、指导用药、调整剂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种类型癫(疒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有效剂量.方法对87例各种类型的癫(疒间)患者进行TPM单药(48例)、合并用药(39例)治疗.TPM从小剂量开始, 起始量儿童≤20 kg者为6.25 mg/d,>20 kg者为12.5 mg/d,成人为25 mg/d,根据抽搐控制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治疗有效率为79.2%,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103.9±78.5)mg/d;合并用药治疗有效率为76.9%,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172.5±105.7)mg/d.除1例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终止治疗外,其余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多发生于加药期.结论 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型癫(疒间)均有效,不良反应少,个别可见矛盾反应.  相似文献   

5.
托吡酯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托吡酯 (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种类型癫疒间 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有效剂量。方法 对 87例各种类型的癫疒间患者进行TPM单药 (4 8例 )、合并用药 (39例 )治疗。TPM从小剂量开始 ,起始量儿童≤ 2 0kg者为 6 .2 5mg/d ,>2 0kg者为 12 .5mg/d ,成人为 2 5mg/d ,根据抽搐控制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单药治疗有效率为 79.2 % ,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 (10 3.9± 78.5 )mg/d ;合并用药治疗有效率为 76 .9% ,平均有效维持剂量为 (172 .5± 10 5 .7)mg/d。除 1例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终止治疗外 ,其余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 ,多发生于加药期。结论 TPM单用及合并用药治疗各型癫疒间 均有效 ,不良反应少 ,个别可见矛盾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和探讨不同抗癫(癇)药对癫(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情感障碍对癫(癇)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癇)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和情感测定,同时结合抗抑郁剂治疗,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研究,对比分析癫(癇)患者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的特征.结果 386例癫(癇)患者中,认知水平低于正常者达76.94%.结果 显示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服药组之间认知水平无差异,但药物联合应用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且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对认知功能影响显著.伴随着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癫(癇)患者P300和N400 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百忧解治疗后P300和N400 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改善,且颞顶叶脑区的波幅明显升高.结论 抗癫(癇)药可造成癫(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较联合用药对癫(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轻.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癫(癇)患者的认知功能,认知事件相关电位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妥泰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癇)的添加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选取13例难治性癫(癇)患者,其中3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病程均在2年以上;经一线抗癫(癇)药物正规治疗1年以上仍频繁发作,每月发作频率均为4次以上;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妥泰用药方法:成人用25mg开始,以后每周加25mg或50mg至发作控制或达到200mg/d;儿童1mg/(kg·d),以后每周增加1mg/(kg·d)至发作控制或达到5mg/(kg·d),以后维持观察12周,共20周.结果 经治疗5例发作减少75%以上(显效),3例发作减少50%(有效),2例发作减少25%以下(无效),1例发作增加25%以上(恶化),2例退出.总有效率61.5%.主要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记忆力下降.结论 妥泰作为添加药物对难治性癫(癇)疗效较好,特别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达77.8%.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各种类型成人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各类型新诊断的成人癫癎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癫癎发作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成人癫癎的总有效率为75.0%;对部分性发作可能更为有效,有效率为77.0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因疗效不佳退出为18.75%.结论:在单药治疗成人癫癎中,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药物,且对部分性和全面性癫癎发作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托吡酯治疗癫癎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不同类型癫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给予115例不同类型癫癎患者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1年和2年时计算控制率和托吡酯保留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 6个月时总有效率单药治疗组为83.9%,添加治疗组为66.1%,对各型癫癎均有一定疗效,各组间发作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稳定期儿童组有效剂量为(105.72±48.28) mg/d,成人组为(176.36±62.81) mg/d;(3)控制率1年为40.0%,2年为28.7%;保留率1年为67.8%,2年为46.1%;(4)34例(29.6%)出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厌食和体质量减轻.结论托吡酯是较好的广谱抗癫癎药物,长期应用仍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添加托吡酯(TPM)治疗有效的癫癎患者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6例添加TPM治疗有效并持续6个月以上的患者,逐渐减、停合用的抗癫癎药,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结果转换成功32例(57.1%),完全控制13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恶化4例,中途退出20例;不良反应减少14例次(35.8%).结论添加TPM治疗有效且稳定的非难治性癫癎患者大多数可成功转换为TPM单药治疗,而难治性癫癎患者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的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癇)的关系.方法 对4年来586例经CT或MRI证实的40例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癇)发生率为6.8%(40/586),其中全身阵挛发作21例,部分发作11例,复杂部分发作3例,部分发作发展为全身强直发作3例,丘脑发作2例;2周内癫(癇)发作27.5%(11/40),2周后癫(癇)发作的72.5%(29/40),抗癫(癇)治疗88.6%有效.结论 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明显的关系,抗癫(癇)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托吡酯添加治疗转换为单药治疗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添加托吡酯 (TPM)治疗有效的癫疒间 患者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添加TPM治疗有效并持续 6个月以上的患者 ,逐渐减、停合用的抗癫疒间 药 ,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结果 转换成功 32例 (5 7.1% ) ,完全控制 13例 ,显效 15例 ,有效 4例 ,恶化 4例 ,中途退出 2 0例 ;不良反应减少 14例次 (35 .8% )。结论 添加TPM治疗有效且稳定的非难治性癫疒间 患者大多数可成功转换为TPM单药治疗 ,而难治性癫疒间 患者转换为TPM单药治疗的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癎)的疗效.方法 71例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癫(癎)患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奥卡西平组(35例)和卡马西平组(36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奥卡西平组和卡马西平组分别有25例及29例完成6个月治疗;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44.0%及44.8%;显效率分别为92.0%及8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及41.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卡马西平组2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癫(癎)均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耐受性相似,但奥卡西平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TPM治疗64例癫癎患者,平均日剂量为138 mg,服药6~36个月,将每例患者治疗最后3个月的发作次数与基础期比较,并观察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8.1%,其中控制率为42.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0.3%,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占57.1%,多数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10例(15.6%)因治疗无效、不良反应或经济等原因终止治疗.结论 TPM长期单药治疗癫癎疗效明显,耐受性好,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癫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癇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测癫癇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癇组(30例)和可控性癫癇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始发年龄小、脑电图限局性癇性放电、对治疗药物反应不良和治疗前癫癎发作次数多等4个因素为难治性癫癇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对首次治疗药物反应不良、脑电图有限局性癇性放电、始发年龄小、治疗前发作次数多等因素的癫癇患者易发展成难治性癫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儿童癫(癎)的疗效.方法 62例癫(癎)患儿(9个月~14岁)根据病情分为Lev单药治疗组(34例)和添加治疗组(28例).Lev的起始剂量为10~20 mg/(kg·d),分两次服用,每1~2周增加10 mg/(kg·d),在4周内增加至27~46 mg/(kg·d),持续服用6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癫(癎)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时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的总有效率和控制率为64.5%和29.0%.单药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及50.0%,完全控制率分别为41.2%及1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前13例脑电图出现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治疗后7例消失.22例(35.5%)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呕吐、思睡、头痛头昏、情绪及行为异常,均自行缓解.结论 无论单药还是添加治疗,Lev对儿童癫(癎)均有显著疗效,对ESES有部分改善作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癫癇持续状态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方法对48例成人癫癇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多数癫癇持续状态(38例)由继发性癫癇所致,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14例)、脑外伤(10例)和病毒性脑炎(8例)等.既往有癫癇史的32例患者中,常见的诱因有停药或换药(14例)、感染(8例)、过度劳累(3例)等.经积极治疗后45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3例患者死亡,均为继发性癫癇,病死率为6.25%. 结论脑血管病是成人癫癇持续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癫癇史的患者停药或换药是最常见的诱因.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坚持服药,减少各种不良诱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50例单独应用左乙拉西坦(LEV)的癫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以评估左乙拉西坦治疗各型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3月本院及其门诊就诊的50例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癫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收集治疗前后患者发作频率变化、发作情况、不良反应以及退出原因。其随访均在半年以上。结果 LEV单药治疗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率48%,有效率38%;其中部分性发作完全控制率40.9%,有效率45.5%;全面性发作完全控制率53.6%,有效率32.1%,对west综合症亦有效。不良反应包括情绪异常、易激惹12%(6/50),头晕8%(4/50),白细胞减少2%(1/50);上述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在2~5周内自然消失,未导致停药,未发现过敏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LE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癎药物,对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均有效,且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对特殊类型人群(育龄期女性)部分发作性癫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的育龄期女性部分性发作癫癎患者90例,LTG单药治疗,定期随访,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LTG单药治疗育龄期女性部分性发作癫癎患者的有效率在76.7%以上,患者在用药后无一例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LTG对育龄期女性部分性发作癫癎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对怀孕和生育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癫(癎)门诊病人78例,随机分为OXC组和TPM组,单药治疗,观察24周.结果 TPM组38例,有效率76.3%、显效率63.1%,控制率(无发作)44.7%.OXC组40例,有效率75%、显效率62.5%,控制率(无发作)4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P=0.89>0.05).TPM组有效剂量中位值为100 mg/d,OXC组为600 mg/d.TPM组不良反应8例,OXC组6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49>0.05).TPM组不良反应常见胃纳差、记忆力减退、头部不适、嗜睡,其中2例分别因为手足麻木及胃纳差、体重减轻而退出.OXC组不良反应常见乏力、头昏、头疼、嗜睡、恶心、皮疹等,没有因为不良反应而退出.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癫(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二者疗效、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