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换药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除湿解毒汤治疗湿热型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150例湿热型急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以中药除湿解毒汤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啶胶囊10 mg,1次/d,2组外治均用马齿苋水煎进行中药塌渍,外涂益康唑/曲胺奈德(T)乳膏.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积分,最后进行疗效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患者血清IgE水平较正常值升高(P<0.01),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除湿解毒汤治疗湿热型急性湿疹有显著疗效,并能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暑湿泄泻的临床分析和研究,分析本病的病因以及病理机制,探索本病的中医学治疗。方法:通过分析陈本善院长临床30病例和历次救灾经验。结果:清热除湿汤治疗暑湿泄泻疗效显著。结论:清热除湿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以其药味少、药量少、药材方便易得,等优势更适用于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人民医院306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164例)和对照组(1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每日500mL分2次服用,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每日10mg,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6.2%、12.8%、4.2%和6.7%,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53.5%、16.1%、7.7%和22.5%,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711,P=0.000)。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Х^2=4.684,P=0.03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543,P=0.003),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除湿止痒软膏外用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入选的246例湿疹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为73.4%,对照组有效率为4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无依赖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除湿饮冲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EASI积分、瘙痒程度、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可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是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徐景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5(4):35-35
染发皮炎是由染发剂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病前有染发史,皮损为头面部的红斑、丘疹、糜烂、渗出,剧烈瘙痒或烧灼、胀痛感,严重时可波及胸背部、上肢,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染发皮炎属于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近年来,临床上染发皮炎常见。因为本病发病急骤,症状反应剧烈,且大多数患者拒绝剔光头发导致过敏物质不易去除.而造成本病治疗棘手,反复发作。笔者运用我科传统方剂清热除湿汤加减治疗染发皮炎2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12.
清热除湿汤治疗日光性皮炎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2 0 0 1- 0 3~ 2 0 0 1- 0 4,使用中药清热除湿汤治疗门诊患者共 15例 ,临床疗效佳 ,现浅谈体会。1 临床资料15例中病程最长者 5a ,病程最短者近 1a。其中病程超过 2a者共 11人 ,自诉均于每年春季发病 ,进入秋季好转或消失 ,病情呈逐年加重趋势。病损皮肤均位于颜面 ,颈项及手臂等暴露部位。 15例中有 14例为女性 ,1例为男性。2 治疗方法基本方剂为清热除湿汤。方剂组成 :白茅根 30g、生石膏30g、生地 15g、丹皮 15g、连翘 15g、大青叶 15g、车前子 15g、薏苡仁 30g ,每日一剂 ,连服 2周 ,共 14剂 ,停药 1周 ,不愈者再…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 ,本人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亚急性湿疹 2 6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仅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在 2 6例患者中男 12例 ,女 14例 ,男女之比 1.17;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60岁 ,平均 2 9.8岁 ;病程 16- 90天 ,平均4 8.5天 ;发病部位 :头面部 5例 ,全身 9例 ,四肢 12例 ;发病季节 :春季 6例 ,夏季 8例 ,秋季 5例 ,冬季 7例。 2 6例患者皮损处均伴不同程度瘙痒 ,皮损为淡红、丘疹或斑丘疹、结痂、鳞屑为主 ,仅有少量疱疹或小水疱或轻度糜烂渗出 ,大多伴有面色萎黄 ,食欲不振 ,口渴不思饮 ,… 相似文献
15.
湿疹皮炎样型药疹以多形损害为主,尤以糜烂、流液伴剧痒为特点,临床上除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外,笔者4年来采用除湿解毒汤治疗本病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符合临床诊断。男21例,女15例,年龄12-69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有家族过敏史者10例,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14例,磺胺类药物引起者20例,解热镇痛药引起者9例,青霉素类药物引起者3例,其它药物引起者4例。 2. 治疗方法 36例患者均采用除湿解毒汤治疗。药物组成:白藓皮、生薏米、金银花、土茯苓、大豆黄卷各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婴儿湿疹与脐血细胞因子的关系,筛选早期监测指标,分析危险因素,为开展早期干预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父母常住本地或有固定联系方式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开展问卷调查和随访,并采集其新生儿脐血样本,测定IgE、嗜酸性粒细胞、Il-13、Eotaxin、IL-9、IL-6、IL-4、IL-5、IFN-γ、IL-10指标,分析婴儿湿疹的危险因素,并筛选敏感细胞因子指标。【结果】 婴儿湿疹组11例,对照组125例。两组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均衡(P>0.05)。婴儿期吸烟环境暴露,Eotaxin有显著性意义(P<0.05),OR值分别为5.495,1.041。【结论】 应开展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的监测,Eotaxin是筛查婴儿湿疹较为敏感的指标。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为儿童营造健康生活环境,预防婴儿湿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唇炎为唇病中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反复发作,持续难愈,近年来笔者用芳香健脾,清热除湿法,治疗慢性唇炎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除湿饮冲剂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除湿饮冲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瘙痒程度、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饮冲剂治疗湿热型湿疹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4水平,疗效确定,毒副作用小,是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