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DHS内固定31例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治疗4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在髋部疼痛、肌力减退、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失效(切割、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发生率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常伴严重骨质疏松及多系统慢性病,传统治疗方法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36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粗隆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8192(84.7±3.61)岁。致伤原因:生活、行走跌倒31例,车  相似文献   

3.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 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其中Evans3型6例,4型24例,5型6例,术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6例经0.5年~6年随访,优良率为89.5%。无1例死亡.未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现象;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对4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Harris髋关节评分:优3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PFNA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4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80例;年龄83.8岁(75~104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共9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9.7个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58例,良27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7.6%。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9.6±17.7)min、(109.8±46.6)m L、(12.1±7.5)d、(23.8±8.0)d。术后并发谵妄7例,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16例,股骨头切割并发髋内翻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繁多,发生率高。PFNA髓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具有微创、固定牢靠、可早期负重活动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80~93岁,平均85.5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Ⅱ型4例,Ⅲa型17例,Ⅲb型6例,Ⅳ型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感染、人工关节脱住、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3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Harris’评分,优2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粗隆间骨折呈上升趋势。由于传统的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引起血栓形成、肺部感染、褥疮、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对于高龄粗隆间骨折,绝大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自2007年11月—2011年1月,笔者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Gamma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Müller AO/OTA31-A1/A2)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65~88岁,平均(72.18±5.23)岁。其中使用Gamma短型髓内钉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3.21±6.24)岁],Gamma加长型髓内钉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8.88±7.61)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术日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加长型组出血量(149.11±87.31)m L,手术时间(73.80±17.4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1.13±1.21)g/L,输血15例(65.2%),住院时间(14.12±0.23)d,术后1年Harris评分(90.20±1.70)分。短型组出血量(93.25±61.26)m L,手术时间(53.30±15.7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2.47±1.32)g/L,输血12例(36.4%),住院时间(13.38±0.97)d,术后1年Harris评分(88.90±2.31)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日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AO/OTA31-A1型和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功能恢复上无差异,术后随访短型髓内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老年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男10例,女21例,年龄72-93岁,平均78.5岁。骨折分类按Evans分型,手术过程中保留股骨距,大粗隆行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后,行分次骨水泥双动人工关节置换。结果:手术时间最短52 min,最长72 min,平均68 min;术中输血150-600 mL,平均300 mL;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评价按Harris评分,治疗满意率为87.5%。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磨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选择正确的假体和手术操作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一般均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病情复杂且危重,过去一般采用保守疗法,虽有治愈可能,但常出现许多并发症及骨不愈合情况,甚至终身卧床,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身心的严重负担,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这种患者已能采取多种手术治疗,其安全性也大为提高[1],使患者尽早锻炼、尽早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DHS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我院2005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选取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暴露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和人口老龄化伴随的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易脆性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医院骨科急诊的主要病种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主要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和人口老龄化伴随的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易脆性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医院骨科急诊的主要病种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主要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邹守平  蒲涛  郭旭  王芬芬 《人民军医》2005,48(7):395-396
1997年7月~2003年7月,我院共采取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震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因地震所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了解病史、骨折时间及部位,X线片,对诊断疑难者均行CT或MRI检查,是否有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将这17例按年龄、性别、部位、发病率、骨折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男女性发病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60~79年龄段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高发年龄段,多数患者骨折类型在EvansⅢ型以下。结论:地震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骨折类型均有其特点,但与日常所见的骨折在X线片上没有明显区别,而治疗重点应放在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处理上,加强对挤压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31例老年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牵引及手术治疗 ,骨折均获愈合 ,牵引组治疗满意率为 75 .0 % ,手术组为89 .5 %。对老年粗隆间骨折主张采用手术治疗 ,以使骨折稳定 ,功能恢复 ,有效地预防致命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按疗效标准评定:优27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7.2%。结论 PFNA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尤其在严重骨质疏松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接骨板(DHS)内固定治疗,对病列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所有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患髋关节优良率94.5%,效果满意。对于31-A3型骨折应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09年12月,应用髋动力带锁钢板固定治疗的2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男15例,女9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岁;Evans分型,Ⅲa型5例、Ⅲb型8例、Ⅳ型10例、逆粗隆型1例;结果:本组24例病人23例得到随访,一例因合并冠心病术后6周在家突然死亡;随访时间8-22个月,平均11.7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1]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骨折愈合率为95.8%,优15例,良7例,中1例,差0例。全部为Ⅰ期愈合。优良率为95.7%,均无继发髋内翻;肢体短缩畸形;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等。结论:闭合复位、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71~89岁,平均79.8岁;左髋9例,右髋7例;按Evans分型:Ⅳ型10例,Ⅲ型5例,Ⅱ型1例;均采用加长柄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10~21个月随访,平均13.4个月.全部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14 d伤口拆线,病程16~34 d,平均21.9 d康复出院.术后最后回访Harris评分:优9例,良6例,可1例.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无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人工假体无松动、下沉、断裂等.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应证明确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