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发生胰瘘的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7例PD患者发生术后胰瘘12例,发生率为17.9%。12例胰瘘患者中10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有效率为83.3%,2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死亡(8.3%)。结论PD后胰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术前正确的评估、适宜的胰肠吻合方式,术中精细合理的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是减少术后胰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适应证的选取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9年1月的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的69例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肿瘤27例(良性9例,恶性18例),胆管壶腹部肿瘤17例(良性2例,恶性15例),下段胆管肿瘤15例(良性3例,恶性12例)胰头癌8例,慢性胰腺炎2例。术后并发症10例占14.5%,胰瘘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胆管空肠吻合15瘘1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心梗1例,8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2/69(2.9%)。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是治疗壶腹周围,胰头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把握适当的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手术人员专业化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0年施行的102例PD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诊断包括:壶腹周围癌48例、胰头癌43例、胰头慢性炎症4例、胃癌和结肠癌胰腺转移各2例、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1例。近15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总手术死亡率9.9%。死因包括胰瘘3例和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大出血、术后腹腔内继发出血、呼吸衰竭、腹腔内感染和脑出血各1例。恶性肿瘤1~5年存活率分别为57%、38%、27%、19%和8%。结论出血和胰瘘是导致PD术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胰肠和胆肠吻合口的腔内引流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加肿瘤切除率,当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排除胰头肿大和梗阻性黄疸是肿瘤引起时,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也应施行P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2月施行PD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4.6%,并发症主要有胰瘘3例,肺部感染、胆瘘、胃排空障碍、切口裂开各2例,粘连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胃肠吻合口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真菌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PD围术期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2月施行PD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4.6%,并发症主要有胰瘘3例,肺部感染、胆瘘、胃排空障碍、切口裂开各2例,粘连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胃肠吻合口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真菌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PD围术期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患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经验,探讨老年患行P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34例壶腹周围癌患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70岁以上42例,其中80岁以上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9%(18/42),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7.1%),2例死亡;消化道出血5例(11.9%);胰瘘4例(8.3%),死亡2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腹腔内出血);肺部感染2例,胃潴留6例(14.3%);切口裂开及感染6例(14.3%)。术后生存时间:除15例术后生存不足18个月,3例失访,3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21例平均生存17.3个月。10例胰腺癌患平均生存15.5个月,5例壶腹癌患平均生存25.4个月,胆管癌1例存活16个月,1例存活15个月,十二指肠癌1例存活7个月,另1例已存活43个月。有4例(1例胰腺癌、1例十二指肠癌和2例壶腹癌)患存活超过40个月。结论年龄不是PD的禁忌证,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熟练的外科技术可使PD作为7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患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的并发症、死亡率以及远期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诊治的注意事项。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0%,死亡率为4%,腹水的发生率为4%,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2%。结论严格掌握术前化疗指征,积极防治术后胰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卓雅  何伟明  林智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15-341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30.8%;常见并发症有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有胰瘘、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并发症及合理性选择术式。方法: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PD)46例,肝、胰十二指肠切除(HLPD)5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并PV/SMV切除7例,胰十二指肠并横结肠切除1例。消化道重建Child法(PE)32例,胰胃吻合(PG)27例。结果:临床治愈55例,死亡4例,并发胰瘘3例,出血3例,腹腔内感染2例,肝肾衰竭1例,切口裂开6例。随访55例,中位生存期<1年18.1%,1年40%,2年16.3%,3年14.5%,3年14.5%,5年10.9%,结论:扩大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证,结合本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是可以开展的一种术式,消化道重建方法PG优于PE。合理的术式选择,规范的手术操作,严格的专业训练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中位生存期的重要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手术后合并症。方法总结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150例65~85岁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4%,术后并发症56例,肺部感染24例,心功能不全15例,肺不张7例,呼吸衰竭5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出血1例,死亡2例。结论尽管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只要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还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谭贵永 《中国当代医药》2013,(6):191-191,193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者2例,其余48例术后并发症有13例(27.1%):切口裂开者1例,切口发生感染者4例,肺部感染者2例,尿道感染者2例,结肠造口瘘脱垂者4例,13例并发症患者经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结肠癌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4例,占20.0%,肺部并发症共6例,占30.0%,心律失常3例,占15.0%,切口感染3例,占15.0%,吻合狭窄与出血2例,占10.0%,乳糜胸1例,占5%,胃排空障碍1例,占5%,有1例因发生吻合口瘘合并感染性休克将抢救无效死亡,有1例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经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多见,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07~2010-12对253例Ⅰa2~Ⅱb期的子宫颈癌,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并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5例中转开腹外(1例因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故障中转开腹,3例因髂血管损伤开腹修补,1例因缝针残留开腹寻找缝针断端),余24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55~276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量150~510 ml,平均321 ml。切除盆腔淋巴结10~21枚,平均15枚;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3 d,平均2.5 d;术后留置尿管时间9~20 d,平均15.5 d。术中并发症18例:髂血管损伤7例,膀胱损伤3例,闭孔神经损伤3例,大网膜损伤2例,肠道损伤2例,缝针遗留腹腔1例。术后近期并发症30例:其中,阴道残端感染8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尿道阴道瘘5例,膀胱阴道瘘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6例,淋巴囊肿4例。术后远期并发症:膀胱功能障碍47例,直肠功能障碍48例。复发率7.5%,转移率7.0%;术后1年生存率为95.4%,术后3年生存率为85.8%。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69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间行EST治疗胆管结石的74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者112例,发生率为16.81%。其中EST手术因各种原因失败23例,穿孔6例全部手术处理,1例因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血11例,其中9例镜下止血,1例手术止血后死于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72例,其中因合并肺部感染、多型性药疹、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远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者129例,发生率为18.64%。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96例;单纯反流性胆管炎9例;胆管结石残留8例;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胰腺炎6例。结论 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肯定,但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通过肝叶切除、狭窄胆管成形、胆肠吻合等方法联合术中及术后使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结果手术后死亡3例,术后严重并发症13例(6.1%),包括胆瘘5例、膈下感染3例、胆道出血3例、肝肾功能衰竭2例。213例患者中201例取净结石,取净率94.36%。结论外科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能减少肝胆管结石的残留率,使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80%,并发症20%,包括尿瘘6例,切口感染3例,尿道狭窄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切口感染,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静  徐勉  刘军  王雪 《淮海医药》2007,25(6):501-50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40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3例,肺功能轻度受损1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EKG异常17例,以往有十二指肠溃疡3例,糖尿病9例,心肌梗死1例.手术切除39例,颈胸两切口2例,弓上吻合13例,弓下吻合24例,全组均用胃代食管手术.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症16例,占全组的40.0%,呼吸系统并发症1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吻合口瘘2例及胃排空障碍1例.本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急性呼吸衰竭.结论 术前对合并症如呼吸,循环疾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支持治疗,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血糖,预防感染,使患者术前调整到最佳状态.术后要加强抗感染,保护心肌,加强循环、血糖和水电解质监测,并及时处理.有急性呼吸衰竭先兆,立即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吸痰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上述处理可有效地防止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十二指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与具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彭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4例在胰十二指肠手术中保留部分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该术式的优点与不足。结果全组无因手术死亡的病例,术后4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切口疝,均行二期缝合治愈。随访3个月~5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包括:1年生存人数27例,生存率79.4%;3年生存人数7例,生存率20.6%;5年生存人数1例,生存率2.9%。结论保留部分十二指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对年老体弱、重要脏器功能差的患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多种外科并发症治疗效果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07年1月—2012年9月实施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398例患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注改良切取法取肾,进行肾移植手术。移植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根据血药浓度进行调整。结果发生各种外科并发症2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2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尿瘘6例,占27.3%。其中输尿管膀胱吻合VI瘘4例,占18.2%,肾盂输尿管坏死1例,占4.5%,输尿管坏死1例,占4.5%。切口及手术局部出血和血肿5例,占22.7%;动脉吻合口狭窄4例,占18.2%;切口感染3例,占13.6%;淋巴瘘2例,占9.1%;移植肾破裂1例,占4.5%;肾动脉血栓形成1例,占4.5%。结论强调修肾及移植过程中手术操作的技术要求和围手术期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