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     
陈建国 《临床荟萃》1999,14(18):856-858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在胰岛素依赖型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0%~40%与15%~20%。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因。在美国,有25%的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是糖尿病肾病所致。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心血管病病死率为正常人群的37倍。糖尿病肾病发病较隐匿,发现时多已发生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不全,而治疗又缺乏有效的药物,且效果不佳,应在早期诊断及治疗上给予重视,本文就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临床分期、监测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燕铭  曾龙驿 《新医学》2002,33(4):234-235
进修医生教授,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与之相应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您能具体介绍一下糖尿病肾病的流行情况吗? 教授糖尿病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WHO估计,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有1.2亿以上,根据中国1980年和1994年糖尿病普查结果,估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是2.51%,约为1980年的4倍.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虽较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估计在25岁以上的中国人中每年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至少100万,到2010年,如果中国人口达14亿,糖尿病患病率为现在的3倍(即7.53%),糖尿病人数将有可能达6300万.自从胰岛素应用于临床以来,糖尿病患者死于急性并发症者明显减少,生存期已明显延长.目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威胁,其中糖尿病肾病尤为突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的作用、氧化应激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做一综述,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在世界范围内患病人数不断增长,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滤出清蛋白、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增多,导致肾小管及间质的纤维化,最终引起肾脏功能衰竭[2-3]。DN是一种多因素参与诱发的疾病,发病机制包含多种不同的细胞、分子及其相关因素[4],目前已知的机制有高血糖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激活、炎症信号通路等,但具体机制仍未详细阐明。本文就D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均为微血管病变,二者常并存。文献报道1型、2型糖尿病继发DN呈现蛋白尿者,伴发眼底病变分别为100%及50%~60%,故分析DR与DN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MCD)是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MCD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皮肤等,临床上常以DR和DN作为MCD的主要反映场所。2006年2~12月我们对121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和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查,探讨了DR与DN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占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首当其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浮现。本文简述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概括了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取得巨大的进步,不仅可有效清除玻璃体积血、切除增生组织及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还可防止新生血管的过度生长,对术后视力改善、稳定病情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它脏器功能如心血管、肾脏的损害而出现的高血压、肾病,且该手术复杂,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彦新  卫玉彩 《临床荟萃》2006,21(17):1285-128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5年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国内近年资料表明,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仍呈上升趋势.DR的高发病率、高致盲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是当今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攻关课题,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DR可能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特征性病变,主要累及眼和肾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终末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DN与DR发病机制有许多相似的基础和特征,且两者常相互并存,严重程度也呈平行关系[2]。本文旨在探讨DR患者合并DN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孙九玲 《临床荟萃》1994,9(23):1066-1067
对于糖尿病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其治疗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控制糖尿病是关键。从发现糖尿病开始,即坚持长期、有效地控制好糖尿病(包括控制饮食、药物及体育锻炼),对于防止糖尿病肾病有着深远的意义。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糖尿病肾病在ESRD病因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研究DN的发病机制,并在DM的发生发展中阻止或延缓D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DN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积极干预这些因素有利于阻止或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者日益增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到尿毒症时大多伴有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胃肠道疾患、周围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持续性的糖代谢紊乱,因此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中极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同时对动静脉内瘘的制作、穿刺及护理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其护理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遗传易感性、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和足细胞损伤等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血糖、高血脂、降低肾小球囊内压等多种方法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但糖尿病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目前治疗方法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就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遗传易感性、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和足细胞损伤等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血糖、高血脂、降低肾小球囊内压等多种方法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但糖尿病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目前治疗方法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就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关系。方法:将19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B超下肾脏大小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视网膜病变组中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较无视网膜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密切关系,且后者早于前者,随着尿蛋白与肌酐比值、β2-微球蛋白的升高然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系膜细胞肥大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堆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DN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完全阐明。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乃至基因水平对DN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不同水平上阐述了DN的发病机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预测作用。方法:将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合并视网膜病变而无肾脏病变的患者为单纯视网膜病变组(DR组,60例),有肾脏病变而无视网膜病变为患者单纯肾病组(DKD组,29例),两者并存的为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组(A组,137例),比较3组年龄、病程、体质量、血脂、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以及3组合并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和其他非糖尿病肾脏病的情况。结果-DR组的病程明显短于DKD组和A组;DR组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DKD组和A组;3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均偏低,DKD组与A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又明显低于DR组;DKD组与A组合并高血压及大血管病变患者明显多于DR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DR可能早于DKD发生,提示通过检测是否存在DR,可能可预测患者早期DK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 (DM)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htly,DN)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多数研究认为 30 %~ 5 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DN。其中国内发病率 :1型DM中 5~ 10年发生DN的发病率为 30 %~ 5 0 % ,2型DM中l0~ 2 0年发生DN为 15 %~ 2 0 %。国外发病率 2 0 %~ 4 5 % [1] 。DN以早期肾小球高滤过 ,肾小球肥大 ,晚期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为特征。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 (ESRD)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