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率22.10%,涉及医院感染的病死率26.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造瘘口为主,各占感染人数的40.00%和20.00%;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44.44%和20.00%。感染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接受化疗、应用激素及多种抗生素使用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严重影响预后,也是导致患者非肿瘤死亡的主要因素,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吸入、减少切口的细菌污染、合理应用化疗、激素和抗菌药物是降低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易感病原菌、易感因素,探讨防治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调查统计2002年1月∽2003年12月两年间我院血液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39%,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5.63%,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常合并多次、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样,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球菌均常见。其感染部位与其病变部位相一致。结论: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其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放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8年3月19日24h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78例肿瘤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43.60%,其中,单用率50.40%,二联使用率为46.03%,三联使用率为3.57%;在全院各科室中,以妇瘤科使用率最高,为73.21%,其次为外科51.35%:预防用药率外科最高达68.42%;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较低,仅为17.64%。[结论]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使用率。外科预防性使用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忠民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8):1368-1370
目的:分析了解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找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9月~2002年9月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5%,明显高于同期其他住院患者的感染率3.83%,P<0.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39.39%)为主,其次为下呼吸道(30.30%),胃肠道(18.18%),泌尿道(4.55%);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延长;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细菌3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7.20%,革兰氏阳性菌占17.1%,真菌占25.71%.结论:医院感染随年龄的增长,住院周期的延长而增加.放、化疗综合者其感染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放化疗导致白细胞计数≤1×109/L的癌症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426例放化疗导致白细胞计数≤1.0×109/L的癌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与患者医院感染获得情况.结果 426例住院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率为11.0%,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率为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15,P=0.009).发生感染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位值为0.73×109/L,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0.77×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7,P=0.2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48%、12%、11%.病原菌检出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 放化疗致癌症住院患者白细胞计数≤1×109/L时,给予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院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88例医院感染调查显示,发生医院感染189例,感染率65.5%,共发生医院感染366例次,例次感染率127.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及败血症为主,而且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同时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屈王蕾  金菲  陈文兵 《中国肿瘤》2007,16(2):136-138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诊疗方法。[方法]102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和高频电波刀宫颈环状电圈切除术(LEEP),并同时行高危型HPV检测(HCU)。[结果]102例患者中CINⅠ54例,CINⅡ29例,CINⅢ19例。LEEP术后治愈率为96.1%(98/102),发现病灶残留4例,复发8例(7.8%)。63例高危型HPV阳性,总感染率为61.76%。CINⅡ、Ⅲ组较CINⅠ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术后HPV持续感染率2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近5年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无性生活防护和性伴的多性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IN与性行为和下生殖道感染等因素相关。LEEP是CIN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高危型HPV与重度CIN的发生有关,术后高危型HPV检测对预测残留或复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63例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3例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为39.68%,而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的其医院感染率越高。结论: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时、准确的病原菌监测是预防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和药敏,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调查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的148例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和药敏,作回顾性综合分析,并对医院感染的防治作初步探讨。结果:本组医院感染主要部位在下呼吸道,占73.7%;其次为泌尿道,占11.0%。148例患者中共检出致病菌株18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96株(51.6%),其中前3位是肺炎克雷伯菌19株(10.2%),铜绿色假单胞菌19株(10.2%),鲍曼不动杆菌17株(9.1%)。真菌60株(32.3%);革兰氏阳性菌30株(16.1%)。6例为重复感染,有28例是几种混合细菌感染。检出阳性病原体中占前3位的革兰氏阴性菌药敏结果与经验治疗的药敏结果相仿。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常由条件致病菌引起自身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为主。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故应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尽早开始经验治疗,一旦检出致病菌,应选用针对性强的高活性、低毒杀菌剂,避免滥用抗生素。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0673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通过对2年的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了解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10673份恶性肿瘤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673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475例,感染率4.45%,其中呼吸道265例(占55.79%),其次术后切口72例(占15.16%),胃肠道43例(占9.05%),皮肤27例(占5.68%)。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抗生素使用,扰乱机体正常菌群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