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氟烷、地氟烷以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组,地氟烷组(D组n=32)、异氟烷组(Ⅰ组n=32)和丙泊酚组(B组n=32)。三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2mg/kg、阿曲库铵0.5mg/kg诱导插管,分别以1.3MAC的地氟烷、异氟烷和6~8mg/kg丙泊酚维持麻醉,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6,12,24,48h患者认知功能MMS值的变化。结果地氟烷组和丙泊酚组认知功能在术后1~12h三个时间点MMS值降低,24h及以后与术前无差异,异氟烷组认知功能在术后1~24h四个时间点MMS值降低,48h及以后与术前无差异。结论仅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方面考虑,丙泊酚和地氟烷用于老年病人麻醉较异氟烷更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SD)治疗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犬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2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高血压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治疗组犬于建模后1个月行双侧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分别于建立模型前和建立模型后1、2、3个月,测定犬前上臂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及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率并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建模后1个月,对照组前上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与建模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肾交感神经活性冲动明显增强,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率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RSD手术即刻肾交感神经活性明显下降,至消融后2个月略有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率水平在建模后1个月显著增高(P<0.05),消融后显著降低并一直持续至实验结束(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消融后1个月、2个月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RSD对于高血压犬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率及交感神经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支配术(RSD)对慢性肾病(CKD)大鼠肾功能及血压的作用,并观察其对肾胺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肾衰模型组(n=10)、RSD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前两组以300 mg/(kg·d)腺嘌呤混悬液灌胃4周,8周时RSD组行RSD,分别在4、8周,RSD后4周测定血肌酐(Cr)值、尿素氮(Bun)值、尿量及24 h尿蛋白;8周及RSD术后4周测定血压;RSD术后4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肾胺酶蛋白的表达。结果 RSD术后4周,肾衰模型组、RSD组Cr、Bu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SD组Cr、Bun水平均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模型组、RSD组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尿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SD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SD术后4周,肾衰模型组、RSD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RSD组SBP、DBP均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D术后4周,RSD组肾胺酶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D对CKD大鼠有延缓肾功能恶化、抑制尿蛋白增加、降低血压的作用,且能增加肾胺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高血压,往往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研究已经 证实交感神经的 兴奋性 程度与患者的血压水平呈正相关。20世纪50年代报道,外科去交感神经术用于高血压治疗,实施内脏神经、内脏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未得到认可。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在不同实验高血压模型(遗传性、盐敏感性、肥胖型、肾动脉性高血压)上探索肾交感神经阻断方法,证实肾交感神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2007年报道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选择性阻断肾脏交感神经,术后1、3、6、12个月血压分别下降14/10、22/11、22/10、26/11 mm Hg,治疗未发生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临床效果。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初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心肌病理性重构,而心肌重构的关键过程是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慢性过度激活。因此,抑制SNS、RAAS的过度激活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靶点。经皮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是利用血管内导管系统,在肾动脉内选定位置释放射频能量,使位于肾动脉外膜的肾交感神经变性坏死的一种新兴器械治疗手段,已被证实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局部、全身交感神经活性并抑制RAAS,理论上有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手段。国内外已有许多针对RDN治疗心力衰竭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部分结果证实RDN治疗可阻止或延缓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该文综述了RDN治疗心力衰竭的探索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异氟烷麻醉对老年肺部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Ⅰ组)和异氟烷麻醉组(Ⅱ组)。患者术前1 d、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1 d、3 d和7 d,用MMSE量表进行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判定,用Z计分法。患者术前1 d、术后1 h和1 d各抽取静脉血5 ml,用于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术前1 d(评分Ⅰ组:28.2±2.2,Ⅱ组:27.9±1.7)比较,Ⅰ组、Ⅱ组出麻醉恢复室时(评分Ⅰ组:25.2±2.2,Ⅱ组:24.9±1.9)、术后1 d(评分Ⅰ组:22.7±3.0,Ⅱ组:21.8±3.2),评分降低(P<0.05);出麻醉恢复室时,Ⅰ组发生POCD 12例(40.0%),Ⅱ组发生13例(32.5%),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7 d两组分别发生POCD为9、5、0例和9、5、1例。Ⅰ组、Ⅱ组在3 d和7 d认知功能基本恢复;Ⅰ组、Ⅱ组术后1 h和1 d时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术后早期均发生POCD,提示七氟烷和异氟烷麻醉对早期POCD发生率的影响无差异。IL-6、TNF-α升高是老年患者全麻下行肺部肿瘤手术后发生早期POC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第四脑室给药对家兔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研究脑干交感中枢和呼吸中枢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乌拉坦静脉麻醉和自主呼吸条件下,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和膈肌肌电,观察第四脑室注射尼可刹米和吗啡对家兔呼吸、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尼可刹米可引起呼吸呈浅快型,肾交感神经放电的积分幅度升高(P<0.01)和其呼吸节律更加明显;注射吗啡可导致呼吸呈浅慢型,肾交感神经放电的积分幅度明显升高(P<0.01),交感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频率变化与呼吸频率变化一致.结论 脑干呼吸中枢和交感中枢间存在着重要的神经联合结构,交感活动的呼吸节律源于呼吸中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显微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指导异氟烷吸入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行显微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采用标准麻醉诱导,术中以0.8%~3%异氟烷吸入和标准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维持麻醉。BIS组术中调整异氟烷的浓度使BIS维持在40~60,对照组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调整异氟烷浓度。术中每5min记录患者BIS、吸入、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等,手术结束记录自主睁眼、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和达到Aldrete改良评分9~10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IS组手术期间的BIS升高、术中异氟烷用量减少、呼气末异氟烷浓度降低,从手术结束至自主睁眼、自主呼吸和Aldrete9~10的时间缩短。结论BIS指导异氟烷吸入能减少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异氟烷用量,加快患者麻醉恢复,有利于尽早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交感神经支配对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15只)实施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组(B组,15只)实施双侧颈交感干离断及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在固定期1、14、28天取材,对牵张间隙新生骨痂进行大体形态及HE染色骨组织定量观察。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牵张间隙均充满新生骨痂,在固定期1、14天实验组比对照组新生骨痂更平整连续,在固定期28天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石蜡切片HE染色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多新骨形成,在固定期1、14及28天时,牵张间隙实验组的骨量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交感神经支配可增强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提示交感神经系统在牵张成骨过程中起到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为载体,在局部持续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NGF基因修饰3T3细胞(3T3-NGF),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制备微囊化的3T3-NGF细胞;体外培养后分别检测活性和生物活性。选取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后,随机分微囊化3T3-NGF细胞移植组(A组)、裸3T3-NGF细胞移植组(B组)、空胶囊移植组(C组)和阴性对照组(D组)。术后不同的时间采用组织形态学检查分别观察各组坐骨神经恢复情况。结果3T3-NGF细胞在微胶囊内保持正常活性和增殖能力,可以持续分泌NGF。移植术后A组的患肢恢复情况好于B,C和D组。移植术后4,8及12周时,各组动物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A组的损伤远端神经纤维密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等评价神经再生的指标均优于B,C和D组(P<0.05),而B,C和D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3T3-NGF细胞,在微胶囊内可保持正常的增殖能力和生物活性;微囊化3T3-NGF细胞移植到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局部,在微胶囊的免疫保护下,可持续分泌NGF,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兔面神经撞击伤后生长相关蛋白 (GAP - 4 3 )、神经丝蛋白 (NFP2 0 0 )的变化及丙酸睾丸酮 (TP)的促修复作用。方法 将 84只兔分为等渗盐水对照组和TP治疗组 ,用生物撞击机致面神经干中度损伤。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GAP - 4 3、NFP2 0 0 的变化。结果 伤后两组面神经核内GAP - 4 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含量迅速增加 ,并于伤后 2周达高峰 ,TP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伤后 7天 ,NFP2 0 0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含量降至最低 ,对照组更为明显。伤后早期神经纤维变性、髓鞘崩解 ,伤后 2周治疗组可见少量新生神经纤维。结论 GAP- 4 3和NFP2 0 0 的表达与神经的再生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TP具有显著的促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H. Lerch P. Bartenstein T. Wichter G. Hindricks M. Borggrefe G. Breithardt O. Schober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1993,20(3):207-212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isease (ARVD) is a disease of unknown origin that primarily affects the right ventricl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which may lead to syncope and even, though rarely,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25 patients with ARVD,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the left ventricle was assessed by iodine-123 metaiodobenzylguanidin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 (1231-MIBG SPET). In addition, thallium-201 SPET was performed. The diagnosis of ARVD was made by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and right and left heart catheterization including right ventricular endomyocardial biopsy.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was exclud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A group of seven patients without any evidence of heart disease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Twenty-two of the 25 patients showed reduced uptake of 123I-MIBG. The abnormal areas were located predominantly in posterior and posteroseptal segments of the heart. No focus of increased 123I-MIBG activity could be demonstrated. No patient had signs of left ventricular involvement on 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In contrast to the results of the 123I-MIBG SPET, those of 201TI SPET were normal in 16 patients. The remaining nine patients showed areas of slight hypoperfusion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reduced 123I-MIBG uptake. 123I-MIBG scintigraphy allows dete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adrenergic dysinnervation in ARVD patients without morphological or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the left ventricle.
Correspondence to: H. Lerc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影像学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外伤后起病,均有错位疼痛、局部水肿和感觉过敏等临床表现。X线平片和CT检查均可发现病变部位的斑片状骨质疏松,CT检查优于平片。4例患者行骨扫描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均有放射性异常浓集影。1例早期患者行MR I检查,能发现在平片中不易发现的骨侵蚀。结论平片和CT扫描显示的斑片状骨质疏松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骨扫描和MR I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交感、迷走神经鞘瘤的彩超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为颈交感16例和迷走6例神经鞘瘤,均行彩超检查。结果:其中7例仅以肿瘤本身的声像图特征为诊断依据者,其术前作出神经鞘瘤诊断的4例,神经鞘瘤可疑、占位病变或淋巴结肿大各1例。无一例能确定神经来源。另15例以动脉、颈内静脉与肿瘤三者间的相关位置作为彩超诊断的根据:发现11例交感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并紧贴于肿瘤的前方至外方,颈内静脉移位于动脉之外后方,靠近动脉或与动脉相距30°-90°。4例迷走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于肿瘤之前内至内后方,颈内静脉与动脉相反方向移位于肿瘤外侧,动静脉相距120°~180°。结论:单纯肿瘤声像图难以区分颈神经鞘瘤,利用颈内动、静脉声像图可助诊断,其中颈内动、静脉-起被推移而相互位置不变或动、静脉相距0~90°内时提示交感神经鞘瘤,动、静脉相距120°~180°时提示迷走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前后被动直立位耐力试验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了解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直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对1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在转椅刺激前、后进行被动直立位耐力检查。被动直立位耐力实验全程监测心电图和左手中指逐跳血压,在试验的第20,21,23,25,30,35,40,41,45 min测量常规血压、心率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指标(BRS)。结果前庭刺激前直立位耐力检查结果均正常,刺激后有两人发生晕厥前症状;常规血压(SBP、DBP)检查在大部分实验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心率在检测的大部分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BRS指标仅在直立位25~min段、30~min段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检测时间段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庭刺激可能会削弱机体心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功能的稳定性,造成部分志愿者直立位耐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几丁糖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了解几丁糖(chitosan)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用2%水溶性几丁糖制成长1.2cm、内径1.2~1.6mm、壁厚200μm的导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cm,以对侧正常坐骨神经为对照组。术后16周进行显微解剖学、组织学、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等检查。结果几丁糖导管内有较多的再生神经纤维,相应节段的脊髓前角可见到标记阳性的运动神经元。几丁糖导管变薄,无异物及炎症反应。结论几丁糖神经导管可为缺损神经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视神经挫伤患者40例(42眼)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21眼),对照组20例(21眼)。治疗组主要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用2.0mL0.9%氯化钠溶液或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1次/d,平均治疗21d,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VEP,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875,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