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是研究心肌力学、分析局部心功能的新技术。本文就VV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节段性收缩功能、心脏扭转运动和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胎儿心肌的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研究往往因胎儿心率过快和难以确定心动周期时相而无法进行。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docky Vector Imaging,VVI)为研究胎儿心肌应变与应变率评价提供了新方法,特别是可对心动过速胎儿心肌运动进行分析评价。本文应用VVI技术研究一组胎儿房性心律失常对心肌应变与应变率影响,探讨在胎儿房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变和应变率,是反映心肌在张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能力和程度,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是以二维超声图像为基础检测心肌二维应变(ε)与应变率(SR)并分析心肌运动向量、扭转度变化的新技术。本研究应用VVI技术研究一组胎儿充血性心衰(CHF)的二维心肌应变与应变率,探讨在胎儿CHF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是随着超声相关技术和计算机后处理能力的提高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VVI技术可更准确地反映心肌形变,为评价心肌运动提供了新方法。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就VVI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超声诊断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存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直接经胸超声观察冠状动脉;评价冠脉搭桥术前、术后内乳动脉的功能;心肌声学造影显示心肌灌注,结合负荷试验评估存活心肌;应变率成像评估左室功能;向量速度成像技术测定心室扭转运动及二维应变。这些超声新技术为研究冠心病提供了直观、量化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心肌的同步和协调性。方法:选择38例正常人,获取标准心尖四腔观,在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对心肌各节段的时间-速度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心肌各节段运动的同步性。结果:心肌各室壁收缩峰达峰时间左室和室间隔一致,右心室延迟。结论:组织速度成像能同时显示同一心动周期不同室壁心肌运动的时间间期,不仅能评价左室内各室壁之间的同步运动,还能评估右室与左室之间的同步运动。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检查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包括心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及磁共振成像,但均为有创性检查或者费用昂贵。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心血管超声技术发展的一项最新技术,它可以达到常规心血管超声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要求,还可以通过软件分析心脏的变形运动,准确评价局部心肌速度和变形。对于定量分析局部和整体心肌功能来说,它是一种有前途的临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炜伟 《安徽医学》2010,31(5):538-540
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室内或心室间的不同步运动,现代影像学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评估心脏机械不同步运动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包括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速度向量成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在评价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吴海燕  陈爱华 《医学综述》2009,15(21):3323-3325
左室扭转运动指的是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的旋转运动,对左室收缩期射血及舒张早期充盈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左室扭转运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影响及无角度依赖性,是无创性评价心脏扭转运动的新的量化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如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 、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 以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 已广泛应用于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心功能评价,本文就这几种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3DT),研究正常人和前壁心肌梗塞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患者的心室腔内血流流场、流体力学状态与心肌机械力学状态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人30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30例,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之后分别进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和VFM图像采集,在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后分析图像,自动计算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各节段室壁运动峰值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参数,在VFM血流图像中分析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流线和漩涡等左心室流场参数.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LVEDV增大、LVEF减小(P〈0.05);病例组在射血期左心室心腔内仍可见占据绝大部分左心室心腔的整体涡流;病例组的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涡流总持续时间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旋转率(rotation rate,RR)、扭转角度(twist angle,TA)及扭转率(twistrate,TR)越小射血期左心室内涡流范围越大(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增大),持续时间越长,成显著负相关(r=-0.693,r=-0.751,r=-0.655,r=-0.672,P〈0.05).结论左心室前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心尖段RS、AS减低直接导致了本来在左心室内舒张期形成的涡流直接延续到了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之后,提示左心室重构以后心室形态改变,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导致了左心室内血流速度减低以及涡流持续时间延长,从而降低了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黄梦  章国忠  林纪光 《浙江医学》2011,33(4):514-5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扭转功能与血清心肌酶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定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心底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同时取其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1)左心室心底旋转在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1.251±0.877)°、(0.427±0.135)°、(0.018±0.010) °/mm,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分别为(1.849±0.878)°、(1.244±0.456)°、(0.045±0.018)°/mm],轻度窒息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193±1.132)°、(1.698±1.010)°、(0.061±0.03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CK-MB、cTnI在轻度窒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均P<0.01).(4)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及左心室扭力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0.05),其中左心室扭转与cTnI相关性最显著.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左心室扭转功能明显下降,可与血清心肌酶联合应用,客观评价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左心室功能,动态监测,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研究胎儿正常左心室的心内、外膜扭转运动特点。方法采用Siemens Sequoia C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0例胎儿心脏正常的左室心肌旋转角度和速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无论心内膜或心外膜,左心室基底部或心尖部收缩期旋转方向无一定规律性。无论心内、外膜,心尖部旋转速度的绝对值高于基底部[(收缩期心内膜:(90±36)°/s对(59±23)°/s,心外膜:(36±17)°/s对(31±17)°/s,P(0.05),(舒张期心内膜:(71±37)°/s对(49±22)°/s,心外膜:(29±14)°/s对(25±14)°/s,均P(0.05)]。无论基底部、心尖部,心内膜旋转速度和角度均高于心外膜,[(收缩期基底部(59±23)°/s对(31±17)°/s,(4.10±2.74)°对(2.35±1.66)°;心尖部:(71±37)°/s对(29±14)°/s,(5.72±2.90)°对(2.80±1.53)°;(舒张期基底部(49±22)°/s对(25±14)°/s,心尖部:(71±37)°/s对(29±14)°/s,均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评价胎儿正常左心室内、外膜的扭转运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and 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in assessing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ofthe dog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MetlIOds Six healthy mongrel dogswere subjected to ligation of the left circumflex artery or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to induc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of varying degrees.The mean peak diastolic velocity(Em)of the ventricular walls around the mitral annulus was recorded with VVI or QTVI in the coronary blood flow.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was measured with pigtail catheter in the left ventricle. Results As the coronary blood flow decreased,LVEDP was gradually increased,and Em measured by VVI or QTVI were also gradually decreased.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as shown between Em measured by VVI or QTVI and LVEDP(r=-0.834,P<0.001,and r=-0.68,P<0.001,respectively).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VVI and QTVI(Z=2.625,P=0.0087).Conclusion VVI and QTVI both provide good noninvasive means fur measuring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VVI,a new echocardiographic modality without angular dependence,is better than QTVI in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联合诊断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判断手术疗效。方法 28例CABG患者,于术前7d分别完成多层螺旋CTA及VVI技术检查,同时,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和室壁运动情况将全组患者分为2组:心肌梗死12例,非心肌梗死16例。并于术前7d,术后7d、3个月测定左室各节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Rs)。同时分析CTA与相应室壁节段VVI的相关性。结果无心梗组术后SRs明显增加(P<0.05),心梗组术后SRs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相应室壁节段SRs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γ=0.963,P<0.05)。结论多层螺旋CTA和VVI技术联合使用,互相补充,可方便、全面、无创地评价CABG术前检查及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Li SH  Liu J  Zha DG  Zhang C  Hu F  Liu YL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8):1461-1463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正常人的左室舒张功能并确定其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结合超声、NT-BNP、临床症状等指标筛选健康人97名,使用西门子公司的Acuson Sequoia C512超声心动仪,采用VVI测量静息状态下左室二尖瓣环水平6个壁: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的心肌舒张早期速度(E),脱机后进入VVI工作站操作界面采用盲法对图像进行VVI分析并计算平均值Em,测出E/Em,对正常人群的参考值范围给出参考界定。结果 97例正常人E/Em的参考值范围(单侧界限取95%界限)为(1,22.935);男性、女性E/Em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2.300)和(1,24.766);50岁以下男性、女性E/Em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2.413)和(1,24.314);50岁以上男性、女性E/Em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5.410)和(1,24.870)。结论 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是无创性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为临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对其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正常构型患者30例、向心性重构患者30例、向心性肥厚患者30例,另选取身高、体重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测量心尖部峰值旋转角度及其达峰时间,并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测量心底部峰值旋转角度及其达峰时间,从而计算出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结果正常构型组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较向心性重构组和向心性肥厚组增大(P〈0.05),而向心性肥厚组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较正常构型组和向心性重构组减小(P〈0.05)。结论正常构型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明显增强,向心性肥厚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减小。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低,左心室扭转运动逐渐减低。二雏斑点追踪成像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吴新财  薛玉  沈楚  陈保定  张歆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76-77,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年来通过彩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图像改变及临床诊治结果。结果睾丸扭转超声图像改变和扭转时间及睾丸扭转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睾丸增大或缩小、回声不均匀、弥漫性偏低回声或片状高回声、精索增粗、阴囊壁水肿等,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大大增加了睾丸扭转检出率,本组实验检出率约93%,表现为血流减少或流速减低及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