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2002-12~2003-12收治儿童重型再障3例,实施了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1例,平均5岁.经山东脐血库配型成功后,行预处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加大剂量环磷酰胺CTX),经肘正中静脉回输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35~40 ml.回输后25~30 d骨穿报告示细胞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及巨核系均恢复造血,回输后52~56 d骨髓恢复造血功能,移出层流病房,90~100 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方法,但在中国多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合适的供者,单倍体相合或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国内外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报道少见.目的:观察不同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10例(3~52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相合(2例),单倍体相合(5例),非血缘(3例)的外周血和/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5例患者同时联合了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和抗人胸腺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马利兰和CD25单克隆抗体;同基因的例5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抗人胸腺球蛋白+甲基泼尼龙.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量为(0.27~1.85)×106/kg.接受和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患者回输的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分别为(7.4~17.38)×108/kg和(6.09~13.68)×108/kg.结果与结论:除1例单倍体相合患者移植未成功,+36 d死于并发症外,余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 L-1,血小板计数≥20×109 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 d和13 d;其中造血功能恢复快慢的趋势是同基因移植>外周血或/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单纯外周血或/和骨髓干细胞移植,而亲缘HLA全相合的52岁患者造血恢复最慢.非血缘移植例1、6患者发生了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例2和例10患者发生了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后出现了局限性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余下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除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的例3患者移植后出现严重感染外,其余患者移植后再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结果提示造血干细胞是安全,高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联合应用间充质造血干细胞者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方法,但在中国多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合适的供者,单倍体相合或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国内外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报道少见。目的:观察不同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10例(3~52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相合(2例),单倍体相合(5例),非血缘(3例)的外周血和/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5例患者同时联合了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和抗人胸腺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马利兰和CD25单克隆抗体;同基因的例5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抗人胸腺球蛋白+甲基泼尼龙。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量为(0.27~1.85)×106/kg。接受和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患者回输的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分别为(7.4~17.38)×108/kg和(6.09~13.68)×108/kg。结果与结论:除1例单倍体相合患者移植未成功,+36d死于并发症外,余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3d;其中造血功能恢复快慢的趋势是同基因移植〉外周血或/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单纯外周血或/和骨髓干细胞移植,而亲缘HLA全相合的52岁患者造血恢复最慢。非血缘移植例1、6患者发生了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例2和例10患者发生了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后出现了局限性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余下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除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的例3患者移植后出现严重感染外,其余患者移植后再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结果提示造血干细胞是安全,高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联合应用间充质造血干细胞者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合单倍体相合供者14例,非血缘HLA相合供者6例。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对单倍体相合供者采集经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 4例,慢性GVHD发生7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4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采用FLU、CTX和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用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植入率高,感染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办法。国内外已经开始进行了多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包括亲缘单倍体移植、非血缘移植,而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高疗效的报道多为单独个案报道。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8-04/2010-04住院的1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年龄3~53岁,8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患者接受了非移植治疗。移植组的8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半相合(4例)、HLA相合(2例),非血缘(2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所有移植的患者中有4例在造血干细胞输注的同时静脉输注体外培养扩增的间充质造血干细胞。非移植治疗组9例患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和促造血治疗。结果与结论:移植组除1例45岁患者接受过非移植方法治疗11个月无效,合并肾功能衰竭、肺部真菌感染时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于移植合并症外,余7例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造血功能恢复快,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其中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4例患者平均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的中位时间均为11.6d。移植患者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局限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4例,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需血制品输注,无严重感染和出血。而非移植组患者治疗后造血功能均未恢复正常,1例死于脑出血和感染,余患者生活质量低下,需要反复住院对症治疗,长期间断的血制品输注;治疗后出现多种严重的合并症。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效的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物抗宿主病可以预防和控制,生活质量高,疗效明显优于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6.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办法。国内外已经开始进行了多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包括亲缘单倍体移植、非血缘移植,而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高疗效的报道多为单独个案报道。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8-04/2010-04住院的1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年龄3~53岁,8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患者接受了非移植治疗。移植组的8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半相合(4例)、HLA相合(2例),非血缘(2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所有移植的患者中有4例在造血干细胞输注的同时静脉输注体外培养扩增的间充质造血干细胞。非移植治疗组9例患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和促造血治疗。结果与结论:移植组除1例45岁患者接受过非移植方法治疗11个月无效,合并肾功能衰竭、肺部真菌感染时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于移植合并症外,余7例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造血功能恢复快,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其中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4例患者平均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1,血小板计数≥20×109L-1的中位时间均为11.6d。移植患者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局限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4例,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需血制品输注,无严重感染和出血。而非移植组患者治疗后造血功能均未恢复正常,1例死于脑出血和感染,余患者生活质量低下,需要反复住院对症治疗,长期间断的血制品输注;治疗后出现多种严重的合并症。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效的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物抗宿主病可以预防和控制,生活质量高,疗效明显优于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亲缘间HLA配型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高的治愈率。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自2009至2011年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HLA配型全相合12例,不全相合8例。移植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除1例为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其他患者干细胞来源为动员后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HLA全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不全相合患者采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联合吗替麦考酚酸酯。结果与结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0.5×109L-1平均为12.5 d,血小板恢复>20×109 L-1平均为+18 d。20例患者随访24-60个月,总生存率75%(15例),治愈率70%(14例),死亡5例;12例全相合患者中83%治愈(10例),8例不全相合患者治疗有效率62%(5例),治愈率50%(4例)。2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例,治疗中并发败血症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3例。结果可见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尤以HLA全相合效果良好,移植后恢复快,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急性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护理措施,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小儿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皮肤GVHD时皮肤不同程度损害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10例患几经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3~7 d后皮疹减退,20~30 d后均痊愈.结论 早期明确的诊断并实施正确有效地治疗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皮肤受损的程度,使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非体外去T细胞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我院于2010年10月-2013年3月对2例SAA/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儿进行了非体外去T淋巴细胞的父亲2个HLA位点不合的HSCT。2例在病程4个月内用环孢素A(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无效,有活动或重症感染,输血依赖,无HLA全合的同胞供者或非血缘供者。移植前预处理用福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y)+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物为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和骨髓(BM)。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用CsA+骁悉(MMF)+短程甲氨蝶呤(MTX)。结果2例患儿均达到100%供者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 d、18 d,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7 d、26 d。2例均出现I度急性GVHD(aGVHD),1例发展为可控制的局限性慢性GVHD(cGVHD)。2年随访期间,2例患儿保持稳定的100%供者植入并有免疫功能的重建。结论:小数量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没有同胞HLA全合供者或非血缘HLA全合供者时,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SAA是适宜的选择,总体生存率(OS)的提高还有待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对患儿是严重致命的,若同时合并有继发性淋巴瘤等多种并发症,治疗就更为棘手,目前无成功方法可借鉴。目的:探讨第二次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首次移植失败且并发淋巴瘤的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重型再障患儿的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2011年11月25日行第一次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为8/10相合,血型主要不合),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分别在11 d和14 d恢复,移植后30 d DNA移植植入鉴定和染色体检测均示移植成功植入,术后35 d出现皮肤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激素治疗后消失,术后54 d因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及促红素等治疗好转,激素逐渐减量,EBV拷贝数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发热、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行B超引导下右侧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考虑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上减停免疫抑制剂,应用美罗华及CHOP方案化疗,淋巴结缩小,且EBV拷贝数下降,体温正常。移植术后5个月复查血象和骨髓象提示继发性植入失败,进而于2012年5月15日行第二次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儿的父亲,预处理方案为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马利兰+米托蒽醌+抗CD52单克隆抗体。回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同时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环孢素A+短程的甲氨喋呤+CD25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回输的有核细胞分别为13.52×108/kg,CD34+细胞数为2.45×106/kg,无关供者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量为1×106/kg。随访时间为移植后24个月。结果与结论:移植后中?  相似文献   

11.
选择1998-06/2007-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例进行非清髓性双份供者脐血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减量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方案,输入的脐血总有核细胞数为5.69×107/kg,CD34+细胞数为4.10×105/kg.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方案.结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1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7 d(7~25 d),血小板计数回升>20×109L-1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5 d(13~102 d).7例患者DNA指纹图检测显示为供受者嵌合体;2例患者出现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均得到控制;1例患者出现Ⅱ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甲基强的松龙后控制.目前5例患者无病存活10~108个月.提示对于成人受者接受非清髓性双份脐血移植在临床上是可行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可保证脐血干细胞的有效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HLA基因位点不相合的非亲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脐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采用3~6个HLA基因位点相合的非亲缘脐血移植/输注治疗重型SAA患者21例。从血缘关系及HLA基因位点、SAA分型、患者体重4个方面进行研究。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50mg·kg^-1·d^-1×2d+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15mg·kg^-1·d^-1/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mg·kg^-1·d^-1×5d。应用环孢素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5组患者均能达到造血快速重建,总的完全造血重建率达80.98%。根据SAA分型,21例患者中SAA-Ⅰ型16例,15例达到完全造血重建,1例死亡。SAA-Ⅱ型5例,2例完全造血重建,2例部分重建,1例死亡。体重〈60kg的SAA患者13例,11例完全造血重建,2例部分造血重建。体重大于60kg的SAA患者8例,6例完全造血重建,2例死亡。结论脐血移植/输注治疗SA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SAA-Ⅰ型的低体重儿童,其配型要求无需十分严格,大体重儿童或成年人应用双份脐血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脐血造血干细胞容易获得、病毒感染率低及移植后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脐血移植已日益增多,并成为非恶性疾病包括骨髓衰竭性疾病最有吸引力的选择之一.但脐血移植治疗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仍存在高发的移植物排斥率和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就脐血移植治疗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范可尼贫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UCBT)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对比性研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PBSCT组以环磷酰胺(C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氟达拉滨(FLU)为主要预处理药物,术后以环孢素A(CsA)+骁悉(MMF)+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UCBT组以CTX+ATG为主要预处理药物,术后以CsA预防GVHD。结果两组移植病例中粒系恢复情况相当,但UCBT的红系、巨核系恢复较慢。PBSCT组植入率为85.71%。而UCBT组仅有1例完全植入(亲缘供者),植入率仅为3.12%。PBSCT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78.57%;脐血移植完全缓解25例,无效2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78.12%。结论 UCBT虽植入率低但临床疗效与PBSCT相当,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合适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血缘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方法:2004 09/2008-11海口市人民医院采用环孢素A等五联用药预防非血缘及血缘HLA配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例.供受者HLA相合情况:非血缘供者7例,单倍型移植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1个位点不合同胞供者3例.具体预处理方案为移植前7d开始,环孢素A5-10mg/(kg·d),12 h静滴1次,2次/d,无呕吐后改为口服维持:移植前7 d开始,麦考酚酸酯1次/d;移植前5 d~移植前2 d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d);移植前2 d~移植后10 d予白细胞介素11,1.5 mg/d皮下注射;移植后1 d予甲氨蝶呤15 mg/m2,移植后3,6,11 d各予甲氨蝶呤10 mg/m2静脉滴注.临床若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3~6个月逐渐减量至停药,单倍型移植者适当延长.移植前3 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 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7)×106/kg.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46%(6/1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8%(1/13).随访至2009-04,除1例患者尚未能到公共场所外,余12例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临床效果。方法 6例接受Allo-HSCT的SAA病人均为血缘供者,其中SAA-Ⅰ型4例,SAA-Ⅱ型2例。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短程甲氨蝶呤+骁悉方案。结果 6例病人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其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51、7.5 d。经微卫星技术检测造血干细胞植入率为100%。移植后1例出现Ⅱ度肠道急性GVHD,1例出现Ⅰ度皮肤急性GVHD,1例出现皮肤广泛型慢性GVHD。随访4~82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5例SAA病人存活,1例皮肤慢性广泛型GVHD并发肺部混合感染死亡。结论 Allo-HSCT是治疗SAA的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根治儿童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1].由于找到合适的脐血配型不易,且价格昂贵、血量较少,每袋脐血约40 ml,含造血干细胞数为(8~15)×108个,每毫升脐血中含造血干细胞数为(0.200~0.375)×108个.脐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多少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造血干细胞数量越高,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越快,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病率就越低,故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的数量会直接影响移植及预后效果.我院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的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nrelated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方法 用HLA配型 6个位点全相合无关供者allo CBSCT治疗 1例成人重型再障患者。脐血由广州市脐血库提供 ,输入的单个核细胞 (MNC)数为 1.89× 10 7/kg(按患者体重 6 0kg计 ) ,CD34 阳性细胞占 0 .0 0 9,CFU GM为 1.8× 10 4 /kg。预处理方案由环磷酰胺 (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组成 ,CTX总用量为 6 0mg/kg;ALG按 12 0mg/kg给予。用甲氨蝶呤 (MTX)和环孢菌素A(Cs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CsA用至 8个月逐渐减量停药。结果 输入脐血后白细胞最低值为 0 .6× 10 9/L ,血小板最低值为 12 .0× 10 9/L ,中性粒细胞于移植后第 10天大于 0 .5× 10 9/L ,血小板于移植后第 2 0天大于 5 0 0× 10 9/L。移植后 8个月时出现皮肤局限性GVHD。微卫星法DNA指纹图示稳定的供、受体混合嵌合状态 ,但迄今ABO血型仍为受者型。结论 此例为国内首例采用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障 ,并获得成功 ,脐血造血干细胞已长期植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5-氟尿嘧啶(5-FU)富集干细胞和白消安损伤干细胞的作用,采用两者联合用药的方案,成功地建立了大鼠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模型。方法Wistar大鼠于腹腔1次注射5-FU后第5天,口服白消安每周1次,连续3周;以单纯5-FU组和单纯白消安组为对照,观察患病率和死亡率、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骨髓CFU-GM数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形态。结果5-FU与白消安合用组,急性再障的患病率为82.0%(49只中40只),平均存活时间为(30.0±6.5)d,其余9只为慢性再障(占18.0%),总患病率为100%;再障死亡率98%。再障动物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呈持续性减低,停药后2~3周血常规各项指标降到最低,约为实验前的二分之一;濒死时BMNC数为实验前的7%,脾脏指数约为实验前一半。骨髓CFU-GM未能检出。病理形态学观察骨髓脂肪化,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淋巴器官组织明显萎缩,凋亡细胞多见,肝、脾无髓外造血灶。单纯5-FU组血常规有一过性减低,停药后l0天很快恢复至正常,无一死亡。单纯白消安组,12只大鼠中仅3只发生再障而死亡,其余大鼠于停药后血常规恢复。结论5-FU与白消安合用可较彻底地杀灭造血干细胞,使骨髓-淋巴细胞萎缩,是较好的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再障模型。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2004-0412006-02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收治的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病例1为一处于第2次完全缓解期的25岁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病例2为一处于第2次完全缓解状态的16岁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经中心静脉输入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剂量为1.0×106/kg.结果2例接受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病情很快得以缓解,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提示应用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顽固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