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在本地的分离分布情况,以利于对产ESBL细茼的监控与治疗。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检测ESBL;K-B法药敏试验。结果:6种常见革兰氏阴性(G-)菌产ESBL总阳性率14.5%,以阴沟肠肝菌最高43.2%;产ESBL细菌来自痰标本最高为57.4%;病房中神经科病房分离的产ESBL阳性率最高39.5%,其中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的体外耐药率达90%~10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7%~78%;不产ESBL菌株对此四种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偏低(P<0.05)。大脑、肺炎、阴沟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菌株(P<0.05)。其他菌株(不动、嗜麦芽、铜绿)由于菌株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DST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产ESBL菌株;三代头孢的长期和大量应用是产生ESBL菌的主要原因,应用亚胺培南治疗产ESBL细菌引起的感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将25只豚鼠随机分为0.5%洗必泰1、2、3周组和0.1%洗必泰1周组,70%酒精(溶剂)1周组。经听泡一次给药(洗必泰),通过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洗必泰具有明显耳毒性,与药物浓度及动物存活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检出225株肠杆菌科细菌分别应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微量鉴定管鉴定、β-内酰胺酶(BLs)检测、标准筛选、双纸片法进行确证及药物敏感实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2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26株,主要分布于高于科11株(42.3%)、神经内科7株(26.9%)、呼吸内科4株(15.4%)、心胸泌尿外科3株(11.5%);药敏实验结果除对亚胺培南、舒普深未产生耐药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9种耐药率为1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具有很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6.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检出225株肠杆菌科细菌分别应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微量鉴定管鉴定、β-内酰胺酶(BLs)检测、标准筛选、双纸片法进行确证及药物敏感实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2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26株,主要分布于高干科ll株(42.3%)、神经内科7株(26.9%)、呼吸内科4株(15.4%)、心胸泌尿外科3株(11.5%);药敏实验结果除对亚胺培南、舒普深未产生耐药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9种耐药率为1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具有很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0月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临床药敏情况。结果: 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应尽可能早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王彩瑞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1):103-104
目的探讨洗必泰氢氧化钙对污染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门诊选择150例慢性根尖炎或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的患牙,根管预备后,分为三组使用洗必泰+氢氧化钙;生理盐水+氢氧化钙;FC棉捻根管消毒,观察封药前后根管细菌培养结果,记录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疼痛、肿胀率;轻度、重度叩痛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半年、1年、两年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氢氧化钙能有效地杀灭细菌,且作用温和,刺激性小,不致敏,具有收敛性,当与洗必泰合用时,效果更佳,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作者探讨了2.5%洗必泰碘醇液对致病性真菌的抑菌效力。该液外用,每日2次,治疗豚鼠皮肤癣菌病;并采用试管法抑菌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皮肤损害,均在2周内痊愈。抑菌试验表明药物浓度35mg/L能完全抑制石膏样毛癣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0.2‰洗必泰溶液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进入新生儿科的患儿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6例新生儿采用0.2‰洗必泰浓液沐浴;对照组286例采用38~41℃的温水沐浴。结果:皮肤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2.09%;对照组5.94%。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皮肤用0.2‰的洗必泰浓液沐浴。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由于皮肤感染引起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监测。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分离的3565株常见致病菌进行统计和细菌耐药分析。结果3565株致病菌中常见的菌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分别是48.2%、21.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仅为76%;MRSA检出率为59.0%,MRSE的检出率则高达83.6%。56%的粪肠球菌和76%屎肠球菌发生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58%6的粪肠球菌和64%屎肠球菌发生高水平链霉素耐药;VRE中,粪肠球菌检出率为23.0%,屎肠球菌12.0%。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临床应该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王玥 《中国病案》2014,(7):73-75
目的 探讨医院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物分析仪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康复科送检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并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90例尿标本共分离菌株8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菌)66株(78.6%),革兰氏阳性菌(G+菌)17株(20.2%),真菌1株(1.2%).G-菌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G+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粪肠球菌、人溶血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果显示:G-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低.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定敏感性低.结论 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改变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模式,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更有针对性,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及盲目地联合应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出的细菌菌群和耐药性,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手工方法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MIC)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出的2616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4.63%,革兰氏阴性菌占49.77%。常见的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球菌;常见的G-菌主要为大肠埃西菌、克雷伯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1.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52.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0.34%。结论:临床医生了解细菌菌群和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孙黎黎 《黑龙江医学》2011,35(9):669-670
目的 通过对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与药敏分析,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 对293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用解脲脲原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高度敏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敏感率低.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性尿道炎越来越多,其对药物的敏...  相似文献   

15.
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抗菌中药对临床常见病原性细菌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6种常用抗菌中药(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分别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1mg/L。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建立了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黄连、大黄与连翘抑制细菌的作用较强,MIC值均≤0.05mg/L,其中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值为0.00625mg/L)。结论:应用本方法可以进行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抗菌中药对所试验菌种表现不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NICU中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128例VAP新生儿,分析其深部气管分泌物病原菌及药敏分析情况。结果123例新生儿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5.5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且对主要抗生素广泛耐药。结论新生儿VAP中主要致病菌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本病的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是重要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细菌培养标本细菌型与L型同步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45例送检标本同时做细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5例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和鼍型细菌培养,对检出的L型细菌做药敏试验并返祖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245例标本中常规细菌培养检出率为45.13%,L型细菌检出率为65.48%。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结论:L型细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L型菌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方法: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共计2180份血标本,分析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2180例血培养标本中报警阳性282例,其中真阳性263例,阳性率为12.1%。分离出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0.1%,革兰阴性杆菌占57.2%,真菌占2.6%。其中仅需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6.3%,仅厌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2.8%,需氧瓶及厌氧瓶均报阳的阳性率为2.9%;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5.02h,24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9.1%,48h检出的阳性数占92.5%,72h检出的阳性数占97.O%;假阳性率为0.87%,假阴性率为O.09%。结论:应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培养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致病细菌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共108例小儿因穿孔性阑尾炎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8例在术中采集腹腔渗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回顾分析培养阳性的83株需氧菌及药敏结果。结果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主要致病细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马斯平、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结论目前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主要致病细菌仍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菌株耐药性有所增加。抗生素的选用主张以脓液细菌培养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杨鹏  刘振湘  张冲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0):1368-137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以及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明确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明显抑制效应,是否适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肿瘤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新鲜肿瘤标本,应用ATP-TCA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对的吉西他滨的敏感率.结果:T24膀胱癌细胞株对吉西他滨表现为耐药;吉西他滨作用T24膀胱癌细胞株一定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或坏死;ATP-TCA法检测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率为90%.结论:吉西他滨体外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无生长抑制作用,对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耐药率为90%,初步说明该药不适合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