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9例,采用PCEA方法用于镇痛,配方为0.075%~0.125%罗哌卡因100ml,加吗啡10~30mg、氟哌利多5mg、地塞米松10mg,锁定每次注液量及间隔时间。记录并统计治疗后的VAS、镇静评分(Ramsay)、生活质量评分(QO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癌痛完全缓解33例(84.6%),部分缓解6例(15.4%),缓解率为(100.0%)。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结论PCEA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疗效确切,方便、安全,且能增强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将2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PCIA组及吗啡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各11例。PCIA组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50g+氟呱啶10mg+托烷司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250ml,PCEA组药物配方为吗啡12.5mg+氟呱啶10mg+罗哌卡因375mg+0.9%氯化钠溶液至250ml。均采用电子自控泵,设定持续输注2ml/h,单次自控镇痛(PCA)给药0.5ml,锁定时间15min。镇痛24h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SS)、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VAS、SS评分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PCI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芬太尼PCIA给药具有安装简便、镇痛作用强及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是治疗晚期癌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195例患者术后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病人术后疼痛治疗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B组患者术后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内含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行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同时拔除连续硬膜外导管;C组于术后前15 min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且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6、12、244、8 h时间段观察3组镇痛效果(VAS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术后6、12、244、8 h,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244、8 h,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A组及B组(P〈0.01)。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PCEA)应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优于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更适用于术前对疼痛比较敏感或对手术痛有顾虑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患者自控吗啡镇痛治疗难治性晚期癌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将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套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并置管,外接镇痛泵( PCA),采用首量+连续+自控模式给药。记录并观察患者疼痛程度( VAS)评分、吗啡用量、血压、心率、呼吸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患者治疗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自动出院终止治疗。镇痛时间10~31天,治疗前患者VAS评分(6.2±1.4)分。药物用量治疗前9例硬膜外吗啡用量为(15.1±4.5)mg/d,7例静脉吗啡用量为(31.6±8.5)mg/d,全部患者改用蛛网膜下腔用药后吗啡平均用量为(1.4±0.3)mg/d。结论晚期癌痛患者采用自控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具有应用药物剂量小、安全等优点,可作为晚期癌痛治疗又一方法。  相似文献   

5.
芬太尼合剂用于晚期癌痛家庭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芬太尼合剂用于晚期癌痛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具有病理诊断的晚期癌痛患者300例,按传统法镇痛效果不佳就诊后根据其自愿原则分为4组:A组芬太尼经硬膜外间隙患者自控镇痛(PCEA,n=94);B组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m=77);C组为芬太尼常规输液镇痛(m=69例);D组对照组(m=60例)。由其法定代理人应用VAS标准评价总体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和主要并发症。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总体VAS评分以D组最高,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时间均以C组为低,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并发症C组高于A、B组,但低于D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芬太尼合剂通过PCEA、PCIA或常规静脉输液途径均可应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家庭治疗,其中PCEA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PCEA法进行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法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导致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低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组与单纯吗啡组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用于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晚期癌痛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分别给予配制100mg氯胺酮,10mg吗啡的100ml镇痛液和单纯20mg吗啡的100ml镇痛液,背景剂量2ml/h,单次按压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记录1,3,6,12,24,48h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评估。结果:联合组镇痛效果、抑郁情绪评估优于单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按压次数、吗啡用量皆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低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在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②方法将12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组)、C组(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组)。根据疼痛部位的神经支配节段行PCEA,观察镇痛用药后各时点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③结果镇痛用药8h内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B、C组间无明显差异。呼吸抑制副作用A组明显低于B、C组。其他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④结论舒芬太尼合用小剂量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晚期癌痛患者PCE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对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和完善术后PCEA的效果。400例术后患者行PCEA,观察静止VAS评分,大于2分者认为镇痛效果不佳。发现25例患者静止VAS评分大于3分,占总例数的6.25%。镇痛效果不佳与患者错误使用镇痛泵、PCEA系统故障、硬膜外阻滞效果欠佳以及内脏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埋人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在晚期癌痛病人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接受疼痛治疗的病人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为改良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对照组为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病人的HR、R、P、BP、SPO2平稳;VA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并发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经改良硬膜外自控镇痛术于晚期癌痛病人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患者98例,随机接受PCIA和PCEA,记录患者的镇痛满意度、VAS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下肢麻木、烦躁、尿潴留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结果PCIA患者的镇痛满意度高于PCEA(P〈0.05)。患者对PCIA和PCEA的满意度均与V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CIA患者的满意度高于PCEA患者。VAS评分是影响PCA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神经阻滞治疗癌性疼痛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在癌痛病人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以镇痛复合液和亚甲蓝等采用神经阻滞或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疼痛。结果:用局麻药为主的镇痛复合液行神经阻滞和亚甲蓝等行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疼痛后,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总有效率达86.2%。结论:对晚期癌痛病人进行有效的镇痛,既可给患者创造放、化疗的机会,又获得较为舒适和较长时间的带瘤生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病人64例,均行下肢手术,随机分为静脉曲马多组(PCIA组)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组(PCEA组),每组32例。PCIA组:术毕外周静脉单次给予曲马多负荷量1 mg/kg,继之接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单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继之接镇痛泵。PCEA药物配方:1%罗哌卡因20 ml+吗啡1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持续给药速度均为2 ml/h,单次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头晕嗜睡发生率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下肢术后镇痛,采用吗啡PCEA镇痛优于曲马多PCIA。  相似文献   

14.
姜春浩 《吉林医学》2009,30(20):2390-2392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食道癌开胸术后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岁以上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CEA组:0.2%罗哌卡因复合0.00005%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PCIA组:0.00015%舒芬太尼加0.0003%雷莫司琼行静脉镇痛。观察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不良反应,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于术前和术后24h测定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PCIA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高于PCE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esay法(RSS)镇静评分PCIA组显著高于PCEA组(P〈0.05);布氏评分法(BCS)舒适评分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CEA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频率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呼吸抑制发生,PCEA组呼吸功能改善明显优于PCIA组(P〈0.05)。结论:老年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的术后镇痛,PCEA与PCIA均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综合总体镇痛质量,PCEA组优于PCIA组,其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但PCEA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对前列腺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120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PCEA组与对照组各60例。PCEA组采用微量泵经硬膜外腔导管持续性注入镇痛药物4-6ml/h;对照组采用杜冷丁、优必达或其它解痉镇痛药治疗。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测痛评分,记录各组患者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停止冲洗时间等。结果 PCEA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膀胱痉挛次数少,疼痛持续时间短(P<0.05)。结论 PCEA在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防治膀胱痉挛,减少术后出血,缩短冲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及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90例,年龄22~32岁。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组(PCEA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和对照组(C组)。3组患者均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结束后PCIA组静脉连接自控镇痛电子泵,药物使用舒芬太尼;PCEA组应用相同电子泵连接硬膜外导管,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对照组仅在需要时给予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术后不同时间点对3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测定术前,术后12、24、48h血浆PRL水平。记录初乳时间、肠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术后12、24、48h的血浆PR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IA组和PCEA组术后12、24、48h的血浆PRL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PCIA组和PCEA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PCIA组和PCE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肠排气时间显著早于PCIA组和C组(P〈0.05),PCIA组和PCEA组初乳时间显著早于C组(P〈0.01)。结论PCIA及PCEA均可安全用于产科术后镇痛,增加PRL的分泌,有利于早期泌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模式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分为A组48例,术中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镇痛(PCEA);B组48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GA)和静脉镇痛(PCIA)。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不同时段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调查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T1~T4时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B组(79.17%)(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B组(14.58%)(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患者较安全,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自控镇痛微控皮下吗啡给药对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晚期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患者,应用吗啡自控镇痛泵以代替其口服吗啡用药,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2(QOL-2)及24h吗啡总用量,观察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镇痛泵前后VAS评分均值分别为(7.16±0.89)分和(1.79±0.38)分(P〈0.01),QOL-2评分均值分别为(28.34±6.57)分和(50.03±8.41)分(P〈0.01),治疗前后吗啡日用量分别为(92.60±21.01)mg(口服剂量)和(31.00±9.34)mg(皮下给药)(P〈0.01);疼痛缓解率为94.7%(36/38);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精神症状。结论经皮下吗啡给药自控镇痛可有效控制晚期癌痛,具有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并降低晚期癌痛患者吗啡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汪建强 《中外医疗》2010,29(27):67-67
目的比较前列腺电切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及对膀胱痉挛疼痛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TURP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监测RR、SPO2、MAP、HR。结果 2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低,PCIA组高于PCE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PCI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高于PCEA组(P〈0.05),2组病人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明显高于PCIA组(P〈0.05),2组术后无呼吸拟制。结论对于TURP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综合整体镇痛质量,PCEA组优于PCIA组,但PCEA组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酚甘油胸段硬膜外注射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WHO 三阶梯止痛第三级药物治疗效果差的胸部、中上腹部或背部疼痛(VAS评分法均为8-10)的癌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A、B、C 3组。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先注入1.5%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无全脊麻症状,1次分别注入5%(A组)、10%(B组)、15%(C组)酚甘油溶液3-5ml。结果近期(24 h)镇痛效果C组明显优于A组(P<0.01),B组优于A组(P<0.05)。远期镇痛效果优良率高浓度组大于低浓度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酚甘油胸段硬膜外注射用于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优于低浓度组,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