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不同部位(门静脉、肝静脉及外周静脉)血甲胎蛋白(AFP)mRNA的表达,了解肝细胞肝癌血行播散的规律。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技术,测定20例肝癌患者门静脉、肝静脉及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结果 全组病例门静脉、肝静脉血AFPmRNA阳性率(65%)高于其外周血AFPmRNA阳性率(40%-4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5cm患者的肝静脉血AFPmRNA阳性率(70%)明显高于外周血(20%,P<0.05),门静脉血AFPmRNA阳性率(60%)也高于外周血(3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5cm患者的门静脉、肝静脉血AFPmRNA阳性率接近于外周血AFPmRNA的阳性率。结论 肿瘤>5cm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其外周血中AFPmRNA的表达能较好地反映脱落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情况;肿瘤≤5cm的患者虽然其外周血AFPmRNA阳性检出率较低,但肝静脉血的AFPmRNA明显高于外周血,提示肝内已有肿瘤播散,此时直接检测肝内门静脉或肝静脉血的AFPmRNA表达能更准确地反映癌细胞血行播散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甲胎蛋白(AFP)低浓度阳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复习相关文献,作综合性报道,结果与结论:(1)在有肝实质占位病变(SOL)存在时,AFP低浓度升高可作为诊断HCC的参考标准;(2)提出低浓度AFP HCC,。有助于避免AFP 21-200ug/L之间HCC的漏诊,利于在AFP较低浓度时作出早期诊断。(3)用AFP>20ug/L结合B超,CT等检查联合进行诊断,提高了单一诊断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单独或联合检测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ELISA法检测AFP-L3、DCP,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种标志物单独和联合检测肝细胞癌(随机组和AFP阴性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肝细胞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的AFP-L3、DCP、AFP水平的差异。分析治疗前AFP阴性肝细胞癌病例联合检测AFP-L3、DCP的意义。结果①单独检测肝细胞癌病例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L3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48.7%、97.7%;DC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42.5%、98.4%;AF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68.7%、94.6%。联合检测AFP-L3、DCP和AFP,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87.5%、92.2%。②肝细胞癌随机组的AFP-L3、DCP、AF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AFP阴性肝细胞癌组的AFP和AFP-L3水平与肝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L3、DCP与AFP单独检测时AFP的敏感性最高,而DCP的特异性最高,是区分肝硬化与AFP阴性的肝细胞癌血清学的良好指标。AFP-L3、DCP与AFP的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细胞癌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肝细胞癌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优胜、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乙肝病史20年,既往体检规律,每2- 3个月行肝脏超声检查1次,均未见异常。2005年11月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约1.5 cm×1.5 cm,患者无不适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1个月后复查肝脏彩超,发现该肝脏占位略有增大,约2.0 cm×1.7 cm,边界欠清楚。血清甲胎  相似文献   

6.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 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是指病人血清和癌组织中含有大量甲胎蛋白(AFP)的胃癌。自1970年Bourreille等报道第1例产甲胎蛋白胃癌以来,国内外陆续发现一些胃肠道肿瘤可产生AFP。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56例胃癌病例,经过血清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产甲胎蛋白胃癌1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AFP,于入院后及每2周1次,并每月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结果有67.8%的患者AFP增高;在排除肝癌的情况下,其AFP值愈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愈高,两者基本呈正相关。提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含量愈高预后愈好。对重型肝炎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对AFP值持续增高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癌肿之一,为了探讨血清AFP岩藻糖指数对肝癌复发的预测作用,本文以18例术后AFP未能转阴的肝癌患者的对象,研究手术前后血清AFP岩藻糖指数的型,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队分析,结果表明,2例术前AFP及岩灌糖指数均较低,术后两值无明显变化,1年后未见复发;5例术前两值较高,术后两值明显降低,1年后亦无1例复发;11例发后AFP明显降低,甚至达很低水平,但岩藻指数为化不大,其中7.例在半年内复发,1例在9个月复发,提示AFP岩藻糖指数是肝癌的特异性敏感指数。观察肝癌术后AFP岩藻糖指数变化,有助于我们判断肝癌是否得到根治切除或余肝是否存在肝硬变活动,从,而准确地疗效,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10.
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变化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AFP,于入院后及每2周1次,并每月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结果 有67.8%的患者AFP增高;在排除肝癌的情况下,其AFP值愈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愈高,两者基本呈正相关.提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含量愈高预后愈好.对重型肝炎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对AFP值持续增高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为总结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笔者对3年间收治的6例AFP阳性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病理证实胃窦癌3例,贲门癌1例,直肠癌1例,结肠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3例,中-高分化及高分化各1例,均合并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并肝转移。随访5~20个月,4例肝转移患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1例存在全身多处转移,1例现无复发及转移。提示AFP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以胃中-低分化腺癌为多见。它具有血清AFP高、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手术仍是该胃肠道恶性肿瘤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肝细胞癌424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有肝实质占位病变(space occuping lesion,SOL)时甲胎蛋白(AFP)低浓度阳性(AFP21-200цg/L)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1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2878例肝SOL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HCC组和非HCC组AFP的敏感性是69.9%(1650/2362)和8.9%(46/516),特异性是91.1%(470/516)和30.1%(712/2362),阳性预测值是97.3%(1650/1696)和2.7%(46/1696),P值均小于0.01。结论:(1)在有肝SOL存在时,AFP低浓度升高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不需要等待AFP大于200或500цg/L才能诊断HCC;(2)提出低甲胎蛋白浓度HCC的概念有利于在AFP较低浓度时作出HCC的早期诊断,可减少18?P21-200Цg/L HCC患者的漏诊;(3)用AFP大于20цg/L结合B型超声、CT等联合诊断,提高了单一诊断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产甲胎蛋白的胃肠道肿瘤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女,5 5岁。因大便性状改变2个月余入院。无明显阳性体征。肠镜示直肠癌。腹部CT :直肠癌,肝内多发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直肠癌、肝转移癌,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直肠中高分化腺癌,免疫组化AFP染色阴性。术后每月化疗1次,方案:奥沙利铂2 0 0mg×1d、5 氟尿嘧啶0 5 g×5d、亚叶酸钙0 3g×5d。术后1个月复查CT :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明显增大。血清AFP 2 0 3μg/L ,CEA 5 5 3 2 9μg/L ,CA 1995 6 1 91U/ml(放射免疫法,正常值分别为AFP 0~8 1μg/L ,CEA 0~5 μg/L ,CA 1990~37U/ml)。术后2个月胸部X线摄片示:左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癌病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2-1998年316例肝癌病人术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资料。结果:合并胃癌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胃炎218例,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30例,大致正常24例。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2,3年生存率手术组94%,67%,46%,非手术组为32%,18%,0。结论:肝癌多合并上消化道病变,疗前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案,指导围手术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效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纳入相关临床研究或病例报道,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报道的28例血清AFP升高的胰腺癌患者.经统计,AFP升高的胰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并且肝转移率高.病理类型以腺泡细胞癌为主,但不一定符合肝样癌的病理诊断.早期患者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采用综合治疗.病理诊断符合胰腺肝样癌的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敏感性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相似.AFP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目前尚无对照研究比较血清AFP升高胰腺癌与AFP正常胰腺癌肝转移发生率及生存方面的差异,但从研究的统计数据看,并未显示出更差的预后.结论 血清AFP升高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效治疗措施以及AFP异质体表达情况尚无定论,还需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动态检测AFP及其异质体对这种类型胰腺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MRI在肩周炎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肩周炎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公司1.5TeslaMRI对82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64例次(78.01%)。根据出现信号异常区将肩周炎MRI阳性征象分六组,肩部滑囊炎组21例,肩关节退行性改变组5例,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组6例,肱二头肌腱鞘炎组9例,旋转袖组17例。其他共7例。结论MRI对肩周炎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索骨髓血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和/或手术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29例。采取患者骨髓血和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AFP含量,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配对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髓血AFP的含量为4364±965μg/L,血清AFP含量为4101±910μg/L,两者对肝细胞癌的诊断阳性率均为552%(16/2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与其相对应组比较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血与外周静脉血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具有同样价值,因其采集较静脉血困难,不宜作为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FP预测肝癌微波消融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行微波消融治疗的21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1周内均进行AFP检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组:AFP阴性组(AFP< 20μ/L者)99例,AFP阳性组(AFP≥20μg/L者)114例.随访至2010年10月,记录并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生存评估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13例患者5年局部进展率、肝内转移率、肝外转移率分别为5.5%、44.6%、9.9%;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86.1%、77.3%、72.7%、67.5%.AFP阴性组11例患者死亡,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85.4%、74.6%;而AFP阳性组23例患者死亡,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9%、71.6%、61.3%,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与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肝内转移及生存情况相关(Z=-1.98,-3.46,-1.9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与性别、肿瘤直径、肝硬化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t =2.60,3.78,1.97,2.06,P<0.05).结论 术前AFP较高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精液生精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了精液生精细胞检查与疾病的关系。化疗、放疗可引起生精细胞形态异常,精液中以多核精子细胞为主;长期服用雷公藤药物生精停滞于初级精母细胞阶段;长期接触高温、肾功能不全而行血透者生精细胞停滞于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阶段;双侧隐睾及克氏综合征患者精液中无精子及生精细胞;阴囊鞘膜积液患者约20%生精停滞于精子细胞阶段;精索静脉曲张(Ⅱ~Ⅲ°)精液中以精子细胞为主;睾丸及附睾炎症患者精液中除出现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外,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单核细胞多见。本研究为精液常规检查增加了新内容,为诊断与治疗不育症及环境遗传因素引起的生精障碍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岩藻糖基化甲胎蛋白的变化对肝癌外科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4例肝癌患者术后初期血清岩藻糖基化甲胎蛋白(F-AFP)岩藻糖指数(FI)的变化与肝癌外科短期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4例中,23例术后AFP转阴,F-AFP随之降至0%,半年内无1例复发。4例余肝存在肝炎或活动性肝硬变者,AFP未能转阴,但FI降至10%以下,半年内亦无1例复发。7例术后血清AFP下降,FI相对恒定在术前水平,其中5例半年内复发。因此,观察术后血清FAFP的消长情况,似能更准确地估价肝癌外科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