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七十年代国外已有文献报告,淋巴细胞或器官对造血调控影响的研究和去胸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国内1981年唐佩弦等报告了淋巴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有放大作用。根据上述工作及我们进行胎肝细胞悬液输注的经验,我们采用了将胎儿整体胸腺、胎肝组织块于大腿根部内侧纵行方向切开皮肤α皮下组织埋藏法或埋藏辅用胎肝细胞悬液输注二组治疗方案,对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进行治疗,从一年多的临床观察及实  相似文献   

2.
肝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很早就有人提出肝千细胞存在的假说。1958年Wilson和Leduc在研究小鼠营养性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中发现,增殖的毛细血管细胞(终末胆管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可分化为肝细胞及胆管细胞,于是首次提出原始肝细胞的概念。这一研究提示肝内可能存在具有双向或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或肝祖细胞。从定义上讲,肝干细胞应当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体内有多种细胞符合肝千细胞的特征,如肝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胎肝干细胞及成肝细胞、成年肝内存在的兼件肝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卵圆细胞、特定情况下的成熟肝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等。  相似文献   

3.
感染、中毒等引起的急慢性肝损伤治疗是临床医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干细胞的研究为肝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肝再生的细胞学机制涉及肝细胞、肝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 新近发现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转化的潜能,可以在体内外被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移植到肝损伤动物体内可以修复肝组织损伤,这为肝再生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参与肝细胞再生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肝损伤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离大鼠胎肝细胞,观察人肝细胞生长肽(HGP)和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mLIF)对其生长和肝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胚胎(12日龄)肝中分离肝细胞,采用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和碱性磷酸酶(AKP)检测法。结果 人HGP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胎肝细胞的DNA合成和增殖,500~2000u/ml的mLIF能明显促进肝干细胞集落的生长和维持未分化状态。肝干细胞培养基的组成为:5%FBS(国产或进口),10%国产NCS,0.14mM的β-ME,40ng/ml伴白蛋白,10ng/ml的人bFGF,0.5μg~1.0μg/ml的HGP,1000u/ml mLIF,1%非必需氨基酸的高糖DMEM培养基。AKP染色阳性细胞在上述培养基中传至6代仍生长良好和保持未分化状态。结论 从胎鼠肝中能分离到肝干细胞,人HGP能促进鼠胎肝细胞的生长,而mLIF对促进肝干细胞生长和维持未分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人胎肝干细胞 ,从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集落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AFP、Albumin、Cytokeratin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肝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因此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 ,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细胞。人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对于生物型人工肝的制备及其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离鼠胎肝细胞 ,观察人肝细胞生长肽 (HGP)和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 (mLIF)对鼠胎肝细胞生长和肝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从大鼠胚胎 ( 12日龄 )肝中分离肝细胞 ,采用MTT比色法、3H TdR掺入法和碱性磷酸酶 (AKP)检测法。结果表明 ,人HGP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胎肝细胞的DNA合成和增殖 ,50 0~ 2 0 0 0U/ml的mLIF能明显促进肝干细胞集落的生长和维持未分化状态。肝干细胞培养基的组成为 :5%FBS(国产或进口 ) ,10 %国产NCS ,0 .14mM的β ME ,4 0ng/ml伴白蛋白 ,10ng/ml的人bFGF ,0 .5~ 1.0 μ…  相似文献   

7.
骨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通过生长因子,体内利用特定的微环境均可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和成熟肝细胞,并明显改善肝功能。其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新型种子细胞。此文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及其临床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显著的进展。但大剂量化疗可导致患者骨髓严重抑制和全身衰竭,同时因多种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患者长期存活者也不多。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由于组织相溶性配型技术和造血干细胞研究的进展,造血组织的移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已知,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移植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类型。除外周血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外,主要存在于骨髓和胎肝中。骨髓移植或胎肝输注的本质,就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由于供体或未受肿瘤细胞侵犯的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增殖,故可重建体内正常造血功能,并有效地防止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修饰的胎肝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大鼠的效果。方法构建大鼠HGF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共同表达的融合载体,转染到胎肝母细胞中。将能够表达HGF的细胞移植到CCl4肝纤维化大鼠体内,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修饰的胎肝干细胞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肝功能和血清HGF及TGFβ1的浓度,肝组织中荧光蛋白数量和分布,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蛋白的沉积情况。结果组织学及血清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HGF基因修饰的胎肝干细胞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和大鼠肝功能(P〈0.05)。结论 HGF修饰的胎肝干细胞治疗可能成为肝纤维化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葛林阜 《山东医药》2000,40(6):47-48
目前 ,世界范围内已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约80 0 0 0多例 ,且每年以 50 0 0例的速度增长。资料报道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 50 %以上的白血病得到治愈 ,是急性白血病最好的根治方法。1 造血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四种 ,即骨髓、外周血液、脐带血及胎肝细胞。骨髓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较早 ,临床应用早已成熟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则是近 10余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化疗完全缓解 (CR)后患者外周血细胞数量比生理条件下要增加 2 5倍 ,且应用 ABSCT后造血功能重建的时间较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及自体骨髓移…  相似文献   

11.
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潜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特定微环境下,造血干细胞能诱导分化成肝细胞,也有研究对此表示争议.本文对造血干细胞是否能有效诱导分化成肝细胞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脏干细胞     
干细胞为机体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细胞族 ,在机体细胞再生调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认为以肝内胆管系统源性为主的潜能肝脏干细胞分化群 ,既可向胆管细胞分化 ,又可向肝细胞分化。根据肝脏干细胞起源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肝源性肝干细胞和非肝源性肝干细胞 ,前者主要来源于分化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 ,后者主要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及胰腺上皮细胞等。不同来源的肝脏干细胞虽然在形态、表面标志、功能及分化等诸方面有所差异 ,但均具有多向性演变的特性。近年来 ,在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推动下 ,有关肝脏干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13.
王韫芳  裴雪涛 《肝脏》2002,7(3):199-200
对造血系统重建的深入研究,确定了造血干/祖细胞在血液系统短期重建及永久再生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肝脏中有干细胞吗?如果有,它定居何处,有何特征,它是如何分化成熟的?这些问题在争论了数十年之后,尽管仍未达到统一认识,但至少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其他多数器官系统一样,肝细胞系统也存在干细胞、祖细胞和成熟细胞,而且肝干细胞可能不仅仅存在于肝内.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沪  陈黎明  施明  王福生 《肝脏》2010,15(1):49-51,5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根据其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虽具有全能性,可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细胞,因伦理问题应用受到限制。成体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它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干细胞等。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均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功能,如分泌尿素和白蛋白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体骨髓干细胞,但细胞采集数量较少,需行骨髓穿刺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82年共收摘血液病内科文献186篇,概述如下。一、遗血干细胞的研究:费瑞高等应用体内扩散盒培养技术,比较人骨髓和胎肝造血组织中粒系造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患者因发病急、病死率高常须肝移植.除此之外,可能替代肝移植的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肝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况,及肝前体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特点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成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特性,现正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及胎肝移植。80年代末前重点为骨髓移植,但由于对造血干细胞的深人研究,自80年代末尤以90年代开始,一致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经动员后不论在CD、CFU-GM均优于骨髓中的CD、CFU-GM含量,故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逐渐取代自体及异体骨髓移植之势.而对脐血移植从研究中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多种生长因子对胚胎肝脏前体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胶原酶从胎龄14.5d SD大鼠胚胎肝脏分离单个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生长因子对胎肝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并观察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胎肝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双标记及G-6-P酶活性测定以检测肝前体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及向成熟肝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 肝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显示克隆样生长的特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能促进肝前体细胞的增殖,使DNA合成加速,并促进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角蛋白19、白蛋白、G-6-P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α对肝前体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弱。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前体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细胞基质成分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能促进肝干细胞集落的形成,而纤维连接蛋白的作用较弱。肝干细胞单克隆增殖需要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共同参与,加入新鲜分离胎肝细胞培养液上清液时单细胞增殖较快,于第5天即形成细胞集落。结论 HGF、EGF对肝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细胞外基质成分亦参与了其增殖分化过程。肝干细胞单克隆培养除需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外,可能亦有某些造血细胞、间质细胞分泌的因子参与其增殖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吕敏和  刘典勇 《山东医药》1989,29(11):47-48
现将1989年7月“全国人胎肝临床应用研讨会”有关胎肝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论文概述如下: 一、人胎肝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应用(一)重症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细胞再生能力很强,如果是一种既能暂时替代肝细胞的功能,又能刺激肝细胞再生和调节机体免疫的方法,则有可能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近几年,人胎肝细胞  相似文献   

20.
肝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在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肝干细胞是基因治疗的良好靶细胞:肝干细胞不同于其他的人体肝细胞,有两方面的特征,即具有干细胞的高度增殖的能力,又具有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双向分化的潜能。研究表明完全分化成熟的肝细胞移植入合适的宿主之后可以在肝脏中重新分群发挥功能。为什么要选择肝干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呢?(1)成熟的肝细胞在肝脏中重新分群需要持续的肝损伤或内源性肝细胞增生障碍来提供选择压力,而干细胞则不需要。(2)尽管成熟的肝细胞可以在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