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祖主任医师,研习《伤寒论》凡30余年,深得旨奥。临证善用经方,对温热药的运用有独到经验,往往别出心裁,拨冗救厄,力专效宏。爰撷菁探要,就参同道。1高热刘某某,男,24岁。因外感发热,咽痛,乳蛾红肿,他医予青霉素静滴。毕后寒战,高热,眩晕,唇甲青紫... 相似文献
2.
3.
《温病条辨》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对于上述病证吴氏曾多用温热之品治之,而世人考究者甚少,今笔者摭拾其大概,略而论之。因地制宜吴氏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注曰:“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据此我们测知,吴氏所列桂枝汤是专为好发于冬春季节的温病而设,因该季节风寒之气当令,虽患温病亦每多 相似文献
4.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NIDDM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NIDDM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李冀,肖洪彬,李笑然,郝丽莉指导段富津芪药消渴胶囊的降血糖作用,已被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观察所证实.为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本课题共选择了65例NIDDM型糖尿病(属中医辨证气阴不足、脾肾两... 相似文献
5.
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中又以复发性口疮多见,治疗较为棘手。中医治疗复发性口疮,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效的指导着临床。查阅了大量医籍文献[1],结合自身体会,认为临床中久服寒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口疮,治疗宜用温热药,或以温中健脾为主,或以益气升阳为主,或以培补肾阳为主……,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常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热者寒之” ,应用温热药治疗寒性病证是大家熟知习用的一个治则 ,而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善用温热药 ,从实践出发 ,活用温热药治疗某些外感、内伤热病则为古今所称道。1 发汗以退热各种外感热病有各自的发展演变规律 ,但在发病初期 ,多因外邪袭表 ,营卫失和而表现为以发热与恶寒同见为特征的表证。仲景根据临床观察 ,总结出表证“法当汗出而愈” ,至于汗如何出 ,汗出表解后是否会转为它证 ,则取决于具体病种、病人的体质及是否得到正确的治疗。如阳明病 ,表证只是其里证的前奏 ,不加治疗“恶寒将自罢 ,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 相似文献
8.
9.
10.
12.
沈敏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4):39-40
笔者行医于江浙湿热之区37年,服温热药致误,经常遇到。特别是近几年温热药保健品日益增多,用湿热药误更是屡见不鲜。温热药误临床除温热毒药外,可分温里药和温补药二种。前者如吴萸、细辛、荜茇、干姜、丁香等,治阴寒痼积之证;后者如直参、紫河车、全鹿丸、淡附片、益智仁、补骨脂等,治虚寒病证。按临床药误之病证不同,常可分外越型、上窜型、郁火型、湿热蕴结型四种。笔者积累一些救逆经验,现整理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3.
张钟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4):4-4
<正> “消渴方”系江苏省名老中医,南京市中医院内科谢昌仁主任医师积多年临床经验,行之有效的方剂,用于治疗“消渴”病,亦即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等病以“消渴”为主要表现者。方剂组成为: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参12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地黄12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花粉15克,内金6克,丹皮6克,共13味药物,具有清热养阴,滋肾生津之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永铭治疗消渴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是指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征。 刘老师认为:消渴病虽因肺、脾(胃)、肾三脏功能失凋所致,在三脏中,尤以肾为重要。既使症状表现在肺或脾(胃)亦与肾密切相关,如《石室秘录·卷六·内伤门》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由此可见消渴以肾为本。 刘老师认为:人以气为本,病皆生于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脾、肾三脏,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运化、输布、贮芷不能。三脏气虚是关键,终使人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临床常见证侯多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法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其用药多属凉性。本文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运用温热药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自拟消渴方治疗消渴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本病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人体气化功能失常,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从而耗损肺、胃、肾三脏,导致阴精亏损,燥热内生,气阴两亏等阴阳气血逆乱的证候,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梁月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05-306
中药是天然药物,其属性可概括为寒凉、温热两大类。天然药物成分复杂,一味药可含有30~80种成分,多味的复方成分就更为可观了。温热药类含有许多相似的成分,如含有挥发性物质、活性肽类、激素类、多糖类等。其作用有共性也有特性。如补骨脂、肉苁蓉等以温补肾阳为主,款冬花、紫菀温化寒痰,香附等温脾理气等,这些温热药的特性侧重于某些脏腑的机能。另一些药则有温全身之阳和补全身之气的作用,如附子、人参等。近几年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党参、黄芪、附子、干姜等进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其共性、特性以及其治疗机理。温热药的共性和特性1 … 相似文献
18.
1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复方中药消渴胶囊治疗糖尿病10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观察的108例患者均系根据WHO诊断标准确诊的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20.
曾庆祥主任医师认为在临床中,需力求抓住疾病的实质,准确使用温热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恰当运用温热药。广东深圳地区由于天气炎热潮湿,湿邪易束缚阳气,阻遏阳气外达,加上人们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嗜爱饮食生冷,偏食海鲜,喜饮凉茶,又或某些医者过用寒凉之药,皆可损伤阳气,出现一派寒象。临床可温补脾肾以止泻,辛温解表以散寒,温肺化饮以平喘,温中健脾以止痛,强调使用温热药时,要明辨寒热真假,辨证准确,绝不可滥用。临床喜用附子一药,广泛应用于各种证候,亦非常重视附子的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