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2.
3.
迟发性尺神经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发病原因包括肘管自身解剖结构上存在的潜在卡压因素、外伤及肿物等.迟发性尺神经炎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的适应证及疗效各不相同.尺神经解压后深筋膜瓣下带血管前置术在提供柔软的神经床、良好血供、避免复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内镜技术及神经移植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就迟发型尺神经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1985年6月至1998年5月,我科共收治肘部压迫性尺神经炎26例,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1例23条神经,根据尺神经受压的原因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迟发性尺神经炎治疗11例张东印,徐庆中,张正新,陈新谦,刘刚1985年以来,共收治迟发性尺神经炎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9~53岁。病程5个月~5年余。肱骨髁上骨折致时内翻3例,时外翻2例,骨性关节炎2例,关节周可的松注射封闭1例,肱骨内髁撕脱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3)
本人经治1例肱骨髁骨折治愈12年后发生的尺神经麻痹患者,由此作如下讨论。众所周知,肱骨骨折有时会合并神经损伤,但如果说肱骨髁部骨折,在治愈后数年仍作为尺神经进行性麻痹的原因,许多人便会疑惑,但此种情况确实存在。有时患者自己对骨折的记忆已经模糊,说不定会忘记告诉医生。也有时由于间隔时间太久,医生也常常会把骨折与神经麻痹看作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很容易会想到风湿病或脊髓障碍等疾病所引起的麻痹。但有时确实是由于机械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麻痹。据称波罗尼亚大学的Duchenne教授3年前曾经误诊过1例这样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因肘外翻导致迟发性尺神经炎者较为常见 ,而由肘内翻所致则罕见。 1987~ 1998年 ,我院共收治 2例 ,报告如下。2例患者系母女 ,均于少年时期发生左肘部骨折 (具体不详 ) ,后逐渐出现肘内翻畸形。母亲于伤后 15年 ,左小指出现渐进性麻木。环、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 ,指间关节屈曲 ,呈现爪形手畸形 ;骨间肌和小鱼际肌明显萎缩。女儿于肘内翻后 10年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时 ,尺神经损伤程度按Mcgowan分级均为 1级。X线片示 :肘内翻角度分别为 15°和 18°,肱骨内髁发育不良 (考虑系外伤因素 )。对 2例患者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学对迟发性尺神经炎的研究价值.方法 对15例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损伤组)和4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行肘部尺神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的改变,对其前后径、横径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损伤组患者行尺神经松解手术.结果 健康成年人与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二者肘部尺神经超声声像图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后者的强回声环增厚,与神经束相应的蜂窝状的强回声呈偏心分布,而低回声背景内有增粗的血管出现.两组肘部尺神经前后径、横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发现15例中14例肘部尺神经局部增粗,神经外膜增厚,神经束变细,束间水肿.结论 高频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迟发性尺神经炎的一种很好的临床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右肘内侧骨脂肪瘤并迟发性尺神经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9岁。 10年前右肘部被粗绳勒伤 ,当时肿痛 ,活动受限未在意。 5年前发现右肘内侧有一包块渐长大 ,伴右手麻痛、活动受限 5个月余 ,以骨化性肌炎收入我科。检查 :右肘部外翻畸形 ,肘内侧可触及 3.5 cm× 4 cm骨性包块 ,轻度压痛 ,活动度小 ;肘关节伸 15 0°,屈 5 0°,Tinle征 (+) ;右手骨间肌萎缩 ,虎口肌肉萎缩 ,小指及环指尺侧痛触觉减退 ,轻度爪形指畸形。 X线片示肘关节两骨端增生肥大 ,关节间隙变窄 ,右桡骨小头向前脱位 ,肱骨内上髁上方有片状不规则骨化影。初诊 :1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2右肘迟发性尺神经炎。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肱骨内上髁骨折与迟发性尺神经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青少年常见的骨折,不恰当的治疗易合并纤维愈合,肘外翻不稳及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尤以后者危害最大。从1988年至1995年我们共收治85例,资料完整且得到随访的76例,现就其治疗及随访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6~16岁,平均11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1例、桡骨颈骨折2例、尺神经损伤8例,就诊时间分别在伤后至15d,各类型的骨折及治疗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5岁,右肘外伤后畸形7年,环指及小指麻木、无力半年余入院。患者于7年前摔伤右肘部,当时未拍片检查,在当地诊所行局部敷药及小夹板外同定治疗,1个月后开始进行功能练习,右肘关节屈伸功能逐渐恢复,但数月后出现右肘关节内翻畸形并逐渐加重。半年前,忠者发现右手环指及小指麻木、活动无力,有部分肌肉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2.
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在髌骨排列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在髌骨排列异常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无髌股关节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15名(30膝)作为对照组(A组)。将43例(68膝)有膝前痛,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髌骨排列异常的患者分为三组:外侧不稳组(B组),19例33膝;内侧不稳组(C组),8例14膝;多向不稳组(D组),16例21膝。对全部病膝及正常对照膝拍摄屈膝15°和30°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测量沟角(SA)、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FA)、髌股指数(PFR)和髌骨倾斜角(PTA),并进行对照分析。根据CA测量结果将D组中CA小于-10°的患者归为D1组(内→外不稳组),CA大于16°的患者归为D2组(外→内不稳组)。结果(1)B组、C组屈膝15°和30°的S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2)A组屈膝15°和30°的C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A组、D1组屈膝15°和30°的LPF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4)C组、D2组屈膝15°和30°的PFR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5)A组、C组屈膝15°和30°的PT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6)B组、C组、D1组、D2组屈膝15°的CA值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屈膝30°的CA值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屈膝15°髌股关节轴位X线片测量CA来诊断髌骨排列异常比屈膝30°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33岁。住院号103156.8岁时摔伤致左肱骨内髁骨折,经当地民间医生治疗,骨折不愈合,肘关节活动正常已25年,近4个月,左手内在肌萎缩,小指感觉减退,来院治疗。检查:左手呈猿手,骨间肌萎缩,小鱼际肌萎缩,环、小指爪形指畸形,感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左肘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骨折术后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7例眩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分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32例)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两组,对两组迟发性尺神经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组的迟发性尺神经炎发生率为6.25%,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肱骨内上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迟发性尺神经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伸直位X线片测量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伸直位X线片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1例单纯、单侧膝关节ACL损伤的病人,双膝关节侧位X线片并进行测量。①测量Blumensaats线的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相交点B到胫骨平台前缘A的距离和胫骨平台前后缘的距离AC,并计算AB与AC的比值;②测量股骨髁间窝顶点Blumensaats线的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的夹角(顶-平台角);③测量股骨干纵轴与胫骨平台的夹角(股骨-平台角)。结果①健侧Blumensaats线的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相交点B到胫骨平台前缘A的距离为12.21mm±2.02mm,顶-平台相交率为22.17%±3.86%,患侧Blumensaats线的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相交点B到胫骨平台前缘A的距离为18.09mm±3.56mm,顶-平台相交率为31.33%±5.34%,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顶-平台角健侧为56.06°±4.23°,患侧为60.10°±4.81°,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股骨-平台角健侧为97.92°±3.68°患侧为98.19°±3.44°,经统计学处理,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平片在ACL损伤诊断中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动力位的膝关节X线侧位平片上,ACL损伤侧膝关节的顶-平台相交率和顶-平台角均高于健侧。X线片测量方法易于推广,因此可以作为ACL损伤病人的常规检查方法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单独的或复合的损伤可以引起损伤性远侧尺桡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然而,从临床上或X-线检查上证明此关节的协调性常是困难的。早先的研究都采用尸体模型,作者采用标准的X线侧位片和C.T扫描,研究了远侧尺桡关节的脱位和半脱位。当前臂处于中立位摄纯侧位X-线片能确诊半脱位和脱位时,前臂处于任何旋转位进行该关节C.T扫描也总可诊断半脱位及脱位。作者的经验证明由于疼痛、石膏固定或伴有畸形常不允许摄纯侧位片。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X线摄片和C.T扫描在诊断远侧尺桡关节的不协调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共报道15例(15个远侧尺桡关节),年龄为19~70岁(平均37岁)。男性7例,女性8例。其研 相似文献
18.
X线平片对颈椎病诊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意义。对156例颈椎病及165例单纯颈椎退变的X线平片的各项X线表现,用两种方法作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以临床体检为主,辅以静态X线颈椎侧、斜位片。但X线片仅提示椎体前、后缘的唇样增生、相应椎间孔略变小、椎间盘变性等,不足以说明颈神经根、椎动脉受压。作者通过对218例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进行了观察,提供实测数据,以利于对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临床资料 本组218例全部来自本院骨科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门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男132例,女86例,年龄28~62岁,平均45岁。单侧症状者196例,左右侧症状交替出现者22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者176例,有轻微外伤史者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