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特征,以加深对IHPC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例IHPCC的CT表现.结果 34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不规则肿块,边界欠清,其中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见更低密度影27例;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23例;肝叶萎缩9例;局部肝包膜回缩12例;28例增强扫描早期肿瘤边缘实质部分轻中度强化,其中见线样强化征12例;22例延迟扫描中18例表现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呈"延迟强化".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与肝内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8岁,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肝门区胆管细胞癌,5例病变位于肝总管,4例位于左主肝管,3例位于右主肝管,致相应肝内胆管扩张.肿瘤组织于T1W呈稍低信号强度,T2W呈略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3例显示早期强化明显,9例早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扫描12例均有中等程度的强化,表现为肿块团块状强化,受累胆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并环行强化,2例梗阻区腔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4例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肝门区胆管细胞癌于T2W显示伴随高信号的扩张胆管有略高信号的肿块影,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呈持续性强化是其MRI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研究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诊断的现状及其意义,掌握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灶均为等低密度灶,伴有病灶内或远侧肝内胆管扩张,其中12例见肝叶萎缩或肝包膜“回缩征”,8例伴肝内胆管结石,后腹膜淋巴结转移7例。CT多期增强扫描示,14例病灶动脉期周边呈不规则斑片样强化,5例病灶动脉期周围及中心区域不规则强化,1例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所有病灶进一步向中心强化,强化范围扩大。组织病理学上见肿瘤外周以存活的肿瘤细胞为主,形成早期边缘强化,而肿瘤中央以纤维成分为主,是产生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 [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延迟期向心性强化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  相似文献   

4.
毛枫  黄备建  袁海霞  李超伦  王文平  张兴伟 《肿瘤》2014,(11):1023-1027
目的 :比较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5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的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51例患者共有55个病灶。超声造影显示55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有增强;门脉期有8个呈现为等回声,47个呈现为低回声;延迟期55个病灶均呈现低回声。增强MRI显示55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有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延迟强化的病灶有44个,11个病灶呈现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显示有42个(76.4%)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13个(23.6%)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增强过程中有40个(72.7%)病灶表现为"树枝样"向内延伸的增强方式;增强MRI显示40个(72.7%)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15个(27.3%)病灶表现为整体强化。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周边环状增强,并呈"树枝样"向内延伸,达峰值时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增强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而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延迟强化。以"快进快出"、周边环状增强和(或)"树枝样"增强作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的特征,其出现率为70.9%(39/55);而以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和延迟增强作为增强MRI的特征性表现,其出现率为69.1%(38/5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的特征性影像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MRI均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结果]13例中,9例为单发病灶,肿瘤大小为4~9cm,4例为大小不一的多发病灶。肝内胆管扩张6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叶萎缩4冽,局部肝轮廓凹陷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表现为病灶边缘轻度不全薄环状强化,可见线样强化4例,网格状强化3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2例。延迟扫描的6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大多可以和肝内其他肿瘤鉴别.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雁  周纯武 《癌症》2001,20(3):335-336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高发的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另90%源于肝外胆管或为Klastkin瘤(肝门区胆管细胞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腺癌,常伴发华支睾血吸虫感染、Caroli氏病、肝内胆石症等。因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数仅表现为肝内肿物,故其必须与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本文就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作一综述。 1 病理特征   大体表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5~20cm,质地较硬,切面常有硬化表现,中心可有致密的纤维条索,坏死、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以有卫星灶。这些特征与典型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然而,纤维板层样肝癌及硬化性肝细胞癌在大体形态上则无法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病理证实的 3 4例肝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  3 4例肝胆管细胞癌平扫呈大片不均匀低密度灶 ,19例其内可见圆形或树枝状更低密度影 ;18例可见高密度钙化影 ;2 1例邻近肝内胆管扩张 ;11例肿瘤同侧肝萎缩。 3 4例增强肝胆管细胞癌均扫描表现为延迟持续强化。结论 肝胆管细胞癌具有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34例肝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34例肝胆管细胞癌平扫呈大片不均匀低密度灶,19例其内可见圆形或树枝状更低密度影;18例可见高密度钙化影;21例邻近肝内胆管扩张;11例肿瘤同侧肝萎缩。34例增强肝胆管细胞癌均扫描表现为延迟持续强化。结论肝胆管细胞癌具有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IHPCC)不典型 CT 表现易引起误诊或漏诊,本研究以病理学为基础,探讨其不典型 CT 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01—2014-06-3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0例 IHPCC 患者平扫及增强各期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 IHPCC,13例为单一病灶,7例为多发病灶;14例平扫呈低密度,6例呈等或稍高密度;肿瘤最大径1.8~11.4 cm。根据平扫动态强化不典型表现分 A、B 和 C 组。A 组3例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未见明确胆管扩张及肝包膜皱缩;病理上肿瘤实质细胞较多,纤维组织成分较少。B 组12例病灶呈“延迟强化”表现,未见明确胆管结石及胆管扩张;病理上肿瘤周边实质细胞丰富,中央以纤维组织为主。C 组5例病灶呈“轻度强化”表现,周围局部胆管轻度扩张;病理上肿瘤周边细胞偏少,中央坏死液化组织较多。结论IHPCC 不典型 CT 表现有赖于病理学基础,仔细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讨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0年至1995年经我院手术证实的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CT检查19例,B超检查20例,均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肝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9例(45%),姑息性手术10例(55%),单纯剖腹探查1例。结论:CT、B超及肝功能检查相结合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率。合理的手术方式包括根治切除及适当的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