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荣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90-191
目的:旨在提高和认识对学龄期儿童上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6-12岁学龄期儿童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炎症疾病的资料。结果:对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性疾病的X线表现均有其共同的特征,即黏膜皱襞的增粗紊乱,但也有不同的特征有助于鉴别。在胃体部伴胃窦炎中,好发在胃体及胃窦部,胃体黏膜明显增粗紊乱、肿胀,胃窦部伴紊乱以及痉挛。会于胃小弯侧(胃角切迹)渍疡6例中,溃疡龛影小,且向腔外凸出形如尖锐湿疣状,黏膜向龛影集中。胃窦炎惠儿中胃窦部可有狭窄性改变,钡剂通过多数呈现一时痉挛状态,也可出现刺激征,造影剂通过快速。结论:口服龛餐造影术是诊断儿童上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04例胃溃疡癌变边缘胃粘膜临床病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志龙 《海南医学》2002,13(8):17-18
目的:观察分析胃溃疡癌变边缘胃粘膜组织细胞形态变化,以引起对胃溃疡癌前病变相关因素的注意。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82-2001年间病理证实的胃溃疡癌变104例,结果:104例溃疡癌变,溃疡边缘胃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及浅表胃炎,其中6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性胃炎,65例伴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上述病变中,重度为主。38例伴淋巴细胞反应,结论:胃溃疡边缘粘膜上皮长期慢性炎症等刺激可促使不典型增生,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是较为肯定的癌前病变,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有恶变趋向,粘膜淋巴细胞反应可能与癌变进程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
胃弥漫型嗜酸性肉芽肿甚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曾误诊为胃溃疡恶变,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4岁,农民。1984年5月29日因上腹部痉挛性疼痛3年,加重1月余入院。疼痛多发生在空腹时,伴泛酸、恶心及呕吐,近来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呕吐频繁,无呕血及柏油样大便。无传染病史,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检:慢性病容,消瘦,上腹部偏左有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9g,白细胞7,400,中性52%,淋巴14%,嗜酸性34%。 X线钡餐检查:在胃小弯角切迹偏前及胃体中部偏后处见有2个不规则阴影,大小约5×7cm,大小弯侧见有不规则肉芽状及结节状充盈缺损;粘膜皱襞粗大紊乱,范围较广,表现多种多样;胃窦部张力较高,有轻度狭窄及痉挛征,.扩张度存在。X线诊断:胃溃疡恶变。  相似文献   

4.
对268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的内镜下改变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发现非典型增生;轻度以充血水肿,红白相间,糜烂多见;中度以粘膜闰状突起,皱壁肥厚增粗,皱壁息肉样隆起多见;重度多与胃癌并存。轻度非典型增多生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随炎症消退而恢复正常,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残胃粘膜,胃溃疡,胃癌等,异型性明显,应定期复查。对重度非典型增生应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收集自1992 ̄1998年8月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且于1周前后行胃镜检查取活检确诊为365例胃窦炎X线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进行分析。结果:365例中胃粘膜皱襞增粗,增大273例,胃粘膜皱襞纵横走向,排列紊乱,互相交织呈网状者62例;胃粘膜呈息肉样改变出现靶样征或牛眼征16例,胃窦部呈锯或波浪状,小切迹状改变23例;胃窦呈向心性狭窄19例,胃窦激惹5例;有胃潴留液18例,认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窦  相似文献   

6.
一、慢性胃炎 [图像特征] 胃钡餐造影片(负像):显示成串珠状排列的"颗粒息肉样"病灶,粘膜皱襞增粗、扭曲. 胃钡餐造影片:充盈相示狭窄的胃窦部,粗锯齿状的轮廓. 胃钡餐造影片(同病例):双对比相示已舒张的狭窄段及增粗的环行皱襞. [影像诊断] 慢性胃炎;慢性胃窦炎. [临床提醒]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变一般局限于粘膜表层而腺体结构无变化,钡餐造影无异常改变,须依靠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但就此认为X线造影无甚价值,则有失偏颇.对于因炎症使胃粘膜水肿、冗长、活动性增加,随胃蠕动经幽门脱入十二指肠球部,这种动态的胃炎征象只能由X线检查观察到.此外,胃炎常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存,检查时应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7.
我院内镜室从4121例受检者中检出溃疡病511例,其中胃溃疡243例(良性231例、恶性12例)、球部溃疡189例、幽门管溃疡52例、复合型溃疡20例、吻合口溃疡8例。术后病理证实胃溃疡可癌变,癌性溃疡亦可暂时修复愈合。故即使内镜与活检诊为良性溃疡者亦应定期随访,尤其对时愈时发的巨大溃疡或伴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溃疡更应高度警惕,最好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中不典型增生的胃粘膜形态变化分析。方法:2008年~2012年我院接收5282例内镜检查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典型增生和胃粘膜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2.4%。不同年龄组间捡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3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结论:不典型增生与胃粘膜形态变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为了获得更好的内镜检出率,可以在粘膜形态变化的部位进行取材。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李江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00853)甲状腺结节不经治疗的自然转归怎样还不太清楚。一组74例胶质结节随诊2年,13%缩小,22%消失,46%无变化,19%增大。滤泡性腺瘤是否有恶变的危险还不肯定,一些不典型腺癌有恶变的可能。癌结节...  相似文献   

10.
患女,49岁。因右上腹痛3个月,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食道钡餐:食道下段见一约4cm长的充盈缺损,牯膜皱襞中断破坏,并伴不规则腔内龛影(图)。印象:食道癌。纤维内窥镜检查:距门齿34~36cm处食道左后壁有一菜花样肿物,约2cm大小,向腔内生长,表面不光,基底较窄,呈分隔状。印象:食道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对抗癌药物性肺炎患者(10例)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10例;沿增粗肺纹分布的结节状灶7例及索条状影5例;肺野内可见结节状灶3例,伴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1例。结论:抗癌药物性肺主要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阴影,沿增粗肺纹理分布的索条状及结节状影,结合抗癌药物化疗病史可与肺癌转移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治疗吻合口溃疡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1例;年龄24~58岁。胃手术后症状出现时间为3个月至13年;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者11例,胃溃疡手术者4例。溃疡位于吻合口胃侧4例,位于吻合口10例,位于空肠1例。吻合口溃疡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及线形等。溃疡2~25mm大小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纳差、黑便、腹胀、消瘦及贫血。均接受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治疗6周,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胃镜复查吻合口溃疡未愈合。 治疗方法与疗效 全部病例均于内镜确诊后,次日清晨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mg,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溃疡药物与制酸剂,服药后3d疼痛缓解率为100%,经4周治疗后内镜复查,吻合口溃疡愈合率为93%(14/15),另1例溃疡面缩小趋于愈合,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溃疡癌变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溃疡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表现特征。结果:32例胃溃疡癌变患者的X线表现:溃疡口部幽门侧先发生改变23例(78%),结节状充盈缺损者25例(72%),溃疡轮廓改变者18例(56%),侧壁直角征者13例(41%),粘膜改变者25例(78%),有迁移征象者9例(28%),局部胃壁蠕动减弱或消失者21例(66%)。结论:X线钡餐检查是胃溃疡恶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只求单一征象,应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提高胃溃疡癌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胃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溃疡面巨大,伴有恶变与多发性穿孔者罕见。作者偶遇1例胃溃疡10余年,形成巨大溃疡恶变,伴多发性胃穿孔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主因上腹胀痛12年,加重半年,黑便2次入院治疗。患者从1984年秋始感上腹胀痛,时有返酸,进食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诊治的5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57例患者平均年龄40.46岁,其中29—40岁占57.89%,乡镇居民36例(63.16%)。病理合并非典型增生27例(45.76%)。57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或(和)乳痛伴或不伴乳腺包块半月~5年余。钼靶摄影提示为乳腺增生,造影可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彩超可见弱回声或实性回声结节,界清~蟹足状不清,CDFI结节内无~线状~明显有血流信号不等。合并癌变者钼靶示成簇点状钙化,导管扩张、僵硬,邻近导管斑片状造影剂散布;彩超见弱回声团,界限欠清,回声均质无钙化或不均质有点状强回声钙化且血流丰富。18例患者行包块单纯切除,切除边界距病变外约0.5cnl。其余全部行术中冷冻病检,细胞生长活跃或不典型者,将瘤体所在腺叶楔形切除;恶变者行改良根治术。其中有4例患者于术后0.5~1.6年复发,后行乳段切除术。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多合并乳头溢液,钼靶造影诊断较敏感,但确诊需病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多伴非典型增生,术后需加强回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胃溃疡癌变的X线表现特征的认识能力,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溃疡癌变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特征。结果:32例上消化道钡透检查结果为胃溃疡者6例,胃溃疡癌变者21例,溃疡型胃癌者5例。结论:胃溃疡癌变的X线表现特征是溃疡口出现结节状充盈缺损,溃疡轮廓改变,溃疡的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收集自1992 ~1998 年8 月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且于1 周前后行胃镜检查取活检确诊的365 例胃窦炎X 线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进行分析。结果:365 例中胃粘膜皱襞增粗、增大273 例;胃粘膜皱襞纵横走向、排列紊乱、互相交织呈网状者62 例;胃粘膜呈息肉样改变出现靶样征或牛眼征16 例;胃窦部呈锯齿或波浪状、小切迹状改变23 例;胃窦呈向心性狭窄19 例;胃窦激惹5 例;有胃潴留液18 例。认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窦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胃溃疡癌变,79例慢性胃溃疡和161例溃疡型胃癌粘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三者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溃疡癌变者主要发生于被覆上皮;进展期胃癌不完全大肠型肠化(36%),明显高于胃溃疡癌变组(16.60%)和慢性胃溃疡组(5.25%)。CEA阳性率:癌组织为69.62%,不典型增生为30.64%,正常胃粘膜阴性。上述结果提示,当慢性胃溃疡旁粘膜出现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伴不完全大肠型肠化时应警惕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以放大内镜检测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检出率。方法:1986~2000年,在日本北里大学东医院共诊治8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深入调查了其中25例:14例仅出现不典型增生,5例在发现不典型增生后的随访中被诊为癌变,6例确诊为结肠癌。结果:345例广泛性结肠炎患者中11例(3.2%)出现不典型增生,217例左半结肠炎患者则检出8例(3.7%)。广泛性结肠炎和左半结肠炎患者中分别有9例(2.6%)和2例(0.9%)确诊为结直肠癌。直肠炎型结肠炎患者中未发现上述两类改变。内镜下,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突出的黏膜、较浅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表现和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胃淋巴瘤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表现,分析溃疡、黏膜增粗紊乱及粗大皱襞、肿块、弥漫浸润或多发结节与病理类型低级别淋巴瘤、高级别淋巴瘤的关系。结果7例中低级别MALT5例(71.4%),高级别MALT2例(285%),X线气钡双重造影,溃疡4例,黏膜增粗紊乱及粗大皱襞型1例,胃体3例(428%),胃窦2例(285%),胃底2例(28.5%)。结论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表现多种多样,溃疡、小结节状突起是低级别淋巴瘤常见征像,高级别淋巴瘤多以肿块出现。与胃癌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