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小剂量组负荷量10mg/kg,维持量2mg·kg-1·h-1;大剂量组负荷剂量30mg/kg,维持量15mg·kg-1·h-1。比较两种剂量氨甲环酸对于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术后胸管引流量,术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手术结束时(T1)及术后24h(T2)与麻醉诱导前(T0)血红蛋白、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1、T2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时出血量、异体红细胞及血浆输入量、晶体及胶体输入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低剂量的氨甲环酸即可满足患者的血液保护要求,综合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建议该手术使用小剂量氨甲环酸。  相似文献   

2.
段文  蔡善保  高大柱  秦慈南  张继学 《安徽医学》2017,38(12):1567-1569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出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5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氨甲环酸组在手术开始前15分钟给予氨甲环酸(20 mg/kg),随后以20 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输血例数、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氨甲环酸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在不增加并发症的情况下,减少术中出血及输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患者围术期出凝血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机器人二尖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治疗组(TG组)和对照组(CG组),每组各20例。TG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用时10min给予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5 mg/kg,然后以10 mg/(kg·h)持续静滴至体外循环结束;CG组患者术中不使用该药。记录患者基本资料、输液量、尿量、出血量、体外循环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带管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15.4±42.2)ml和(226±127)ml均明显少于CG组的(285.6±51.6)ml和(361±237)ml,(P<0.05);TG组术后24 h的PT和APTT分别为(15.23±1.58)s和(40.98±7.00)s,较CG组的(16.98±2.26)s和(54.50±26.53)s也明显缩短(P<0.05);术前和术后24 h相比,两组患者的Cr和BUN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袁政  吴勇  鲍恩虎  张立栋  陈向阳 《西部医学》2023,35(8):1158-1162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 mL一次;单次给药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TXA 15 mg/kg一次;多次给药组切皮前30 min静脉使用TXA 15 mg/kg,切皮后3、6和9 h再分别追加使用TXA 15 mg/kg一次。分析患者术前、 术后1、3和7 d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 和IL-6]和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48 h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WBC、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多次给药组WBC、CRP、IL-6水平低于单次给药组(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DD和FDP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DD和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DD和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 APTT和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多次给药组隐性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次给药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和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组自体血回输量小于对照组和单次给药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多次静脉使用TXA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同时减少纤溶因子的释放,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21-124+128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择期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氨甲环酸+生理盐水组和氨甲环酸+氨甲环酸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次日晨8:00(T2)和术后24 h(T3)凝血功能;手术24 h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组间各时间点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g/L)、红细胞压积(Hemo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10~9/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S)、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g/L)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Hb、PLT、INR水平在T1、T2、T3水平和T0时有显著差异(P0.05);APTT水平在T2、T3水平和T0时有显著差异(P0.05);FIB水平在T1、T2水平和T0时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次输注氨甲环酸相比,术中持续输注氨甲环酸不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于内镜下切除颅底脊索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以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5日至2022年10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经内镜颅底脊索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30例和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以下简称生理盐水)对照组28例。氨甲环酸组于手术切皮时给予氨甲环酸总量为20 mg/kg负荷量泵注,泵注时长为15 min,随后按5 mg·kg-1·h-1连续泵注至手术结束或药物用尽,且药物总量不超过2 g。生理盐水组则以等量同速的生理盐水泵注。记录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手术时长、患者术后24h凝血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非计划二次手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住院时长。结果 氨甲环酸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4.2(3.1,10.0)mL/kg vs 6.4(4.3, 13.2)mL/kg,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氨甲环酸组输血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7.
氨甲环酸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氨甲环酸组术前2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mg/kg,术后继续静脉滴注1.6g/d,连用3d.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并观察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变化情况和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3d每天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且能自行缓解.结论 氨甲环酸能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止血效果显著.同时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曹德军  梁刚  钟晓  李跃辉 《四川医学》2018,39(10):1156-1159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TXA)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术期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科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80例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男3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2.3岁,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椎管减压处理,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主刀完成,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TXA组,TX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分钟以15mg/kg体质量的初始量,维持量为1mg/kg·h输注方法,B照组为对照组,B组对应时间点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观察记录两组术中的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术后24h、48h的引流量及术后1天Hb、HCT、APTT、PT、INR、FIB,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组患者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h、48h引流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INR、FIB、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 氨甲环酸能够可以安全有效减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74-7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InterTan内固定术后失血及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DVT)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1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B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术后7 h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C组于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D组于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7 h后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E组为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检测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第1天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血液学指标,通过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比较5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以及患者输血率、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分别为(831.9±246.7)mL、(95.8±3.8)g/L、(86.6±6.7)g/L、(32.1±5.2)%、(29.3±4.1)%,均少于A组、B组、C组及E组(P0.05)。E组5项数值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的输血率(28.5%、19.0%、14.2%、9.5%)显著低于E组患者(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术后24 h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术后均无腘静脉及其近端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7 h后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在围手术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氨甲环酸在减少患者术后出血和输血率的同时,并不会增加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弋  葛衡江  闫红 《四川医学》2006,27(2):162-164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和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罹患肺或食管肿瘤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A组,n=20)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脉滴注10mg/kg氨甲环酸,术中持续泵注1mg.kg-1.h-1至术毕;对照组(B组,n=20)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和第3天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结果T组术中、术后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LY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组术中和术后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T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抑制了纤溶活性的增强,改善了开胸手术后早期的低凝状态,显著减少了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血液丢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方式对椎体切除脊柱矫形手术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患者的病例资料,共55例,按氨甲环酸给药方式不同又分为负荷量A组33例:切皮前30 min内给TXA负荷量100 mg/kg后持续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无负荷量B组22例:术前不给负荷量,切皮同时予TXA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真实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与体重比、术后第1天引流量、输血比例及TXA继续使用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小板、肌酐、D-二聚体、氧合指数(Pa O2/Fi O2)、SOFA评分等指标,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出血比率、真实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分别为(1 413.9±995.3) mL、(48.7±32.6)%、(1 820.8±1... 更多  相似文献   

12.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血液保护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TA)与抑肽酶(AP)对体外循环术中血液保护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 82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用药组、抑肽酶用药组和对照组。TA组总量 1. 5g,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及体外循环开始后两个时间点各给半量,一次性静脉推注;AP组 500万KIU同TA组两个时间点半量分次持续滴注给药,对照组不用药。于术前、后分别测定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三项、D-二聚体,记录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 12h、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结果 AP组与TA组较空白对照组在术前后血小板数量功能变化、D-dimer值及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这些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而AP组与TA组在此方面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氨甲环酸在体外循环中作用近似抑肽酶,除明显抑制术中体内纤溶系统激活外,在减少术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的减低方面发挥了作用。另外两药均可明显减少术后的引流量、全血及成分血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3.
正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抑肽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及肾衰竭[2],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来保护CPB手术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纤溶系统。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比40例瓣膜置换手术使用氨甲环酸和未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入量,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4.
王英明  孔荣  禹德万  朱晨 《安徽医学》2015,36(11):1350-135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重度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氨甲环酸组术中松止血带前30 min 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0 mg/ kg,并于手术结束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1.0 g 氨甲环酸,夹闭引流管4 h,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的处理为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引流量并于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约220 mL,与对照组450 mL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天复查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氨甲环酸组降低约12.9 g/ L,明显小于对照组23.5 g/ 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降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中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时间和术后早期出血?抗纤溶效果和血小板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TA-1组:体外循环中使用氨甲环酸1.0 g,其中0.5 g于体外循环开始后15 min快速滴入,另外0.5 g缓慢滴入维持至体外循环结束;TA-2组:体外循环结束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使用氨甲环酸1.0 g静滴?对照组:体外循环中及结束后均不使用氨甲环酸?观察3组患者术后6?24 h的出血量?24 h红悬?血浆输入量,术后6 h 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结果:TA-1组?TA-2组术后6?24 h出血量及红悬?血浆输入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TA-1组同TA-2组相比,术后6?24 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而24 h血制品输入量较B组有减少趋势?3组间术后6 h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TA-1组< TA-2组<对照组,即TA-1组显著低于TA-2组和对照组,而TA-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 h血小板计数比较显示TA-1组明显高于TA-2?对照组,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较空白对照组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出血和血制品输入,体外循环中氨甲环酸持续静滴的止血?抗纤溶?血小板保护的效果要优于体外循环结束后单剂量给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240例,分为A组(静脉滴注)70例,B组(局部应用)92例,C组(空白对照)78例。A组术前10 min予氨甲环酸10 mg/kg静脉滴注,缝合伤口前再次给予10 mg/kg静脉滴注;B组于松止血带之前经引流管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2 g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C组在手术开始时予250 m1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3组术前凝血功能、输血比例、术后引流量、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 3组病例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术后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血栓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与局部应用均可有效地减少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同时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X)对心内直视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X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TAX10mg/kg,停机时追加TAX10mg/kg,手术结束时再补充TAX10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CPB30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后6h、12h和24h分别测定PT、APTT、纤维蛋白原FIB、FDP、D-D;记录术后12h、24h每公斤体重纵膈心包引流量和成分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PT及APTT在围手术期变化基本一致。与C组比较,T组FIB、FDP和D-D浓度在麻醉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FIB浓度升高(P<0.05),FDP和D-D浓度降低(P<0.05),在T4和T5时FIB、FDP和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12h、24h每公斤体重纵膈心包引流量及术后成分输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其机制与抑制纤溶系统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抗纤溶治疗对血栓弹力图(TEG)结果的影响,同时观察TEG检测结果中K值、MA值和R值的变化与术后出血和输血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入选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麻醉诱导后输注负荷剂量氨甲环酸20 mg/kg,持续20 min,随后以15 mg/(kg·h)速度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输注等量0.9%NaCl。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手术后6 h(T3)和手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进行TEG检测,并记录TEG检测结果中K值、MA值和R值、出血量、异体血制品输注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发症、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等。结果受试者术前一般资料和围术期数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K值、MA值在T2、T3和T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值在T3(P0.05)和T4(P0.01)均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术后总引流量、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围术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TEG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可明显降低K值和R值的升高,减弱MA值的降低,且出现与TEG检测结果相一致的围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降低。本研究未观察到与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传统凝血指标(SCT)指导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对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G组(T组)和SCT组(C组)。2组均于手术期间每次自体血液回输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 h内患者引流量>300 mL/h时检测HB,若<70 g/L,输入异体RBC;同时2组在上述时点分别检测TEG或SCT,按TEG或SCT结果输入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PLT)及纤维蛋白原(FIB)。记录2组围术期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液及异体血液(RBC、FFP及PLT)输入量;记录2组气管插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24 h内因出血过多再次手术例数、死亡例数及住院天数。 结果 2组围术期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液及异体RBC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围术期FFP及PLT输入量小于C组(均P<0.05);2组气管插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24 h内因出血过多再次手术例数、死亡例数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EG指导CPB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可以减少患者FFP和PLT输入量,不影响出血量、RBC输入量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0.
杨文明  沈科  孔洁  郭亮  蔡文华  王万垠   《四川医学》2024,45(3):296-300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进行术中关节腔灌洗联合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失血量及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给予关节腔氨甲环酸灌洗后,术后根据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剂量分组(10 mg/kg为观察组1、15 mg/kg为观察组2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术后24 h, 48 h伤口引流量、术前和术后第3天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1和观察组2术后24 h、 48 h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观察组1和观察组2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2术后24 h、48 h引流量也明显低于观察组1,观察组2术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也高于观察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和观察组2术后IFN-γ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IL-1β、IL-6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