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7,48(2):184-184
答: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出现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多为感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2.
周奇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81-108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道疾病,是胃肠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胃、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在胃为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则为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等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3.
温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临床常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十二指肠溃疡在消化性溃疡里约占70%,胃溃疡约占25%,复合性溃疡约占5%。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在男性成年人中有明显增加趋势,其原因尚不清楚。多年来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西药常规抗酸止痛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很好,但容易反复发作,根治效果较差。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1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温胃散加味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愈疡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曲宝全(150040)关键词愈疡冲剂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胃及十二指肠,临床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称其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以反复发作、节...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机制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多发于与胃酸接触部位如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处。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60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7.
舒胃平汤治疗53例消化性溃疡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胃平汤治疗53例消化性溃疡病临床观察王春河,李华兰,丁兆生(河北医学院附属四医院050011)消化性溃疡可以发生在胃、十二指肠、食管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部位。约98~99%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分别称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我们自拟舒...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周围及(MECKEL氏)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9.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即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的慢性溃疡。属临床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易复发,且常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笔者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8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金花 《光明中医》2008,23(12):2082-2084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总结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胃痛”、“心痛”、“吞酸”、“嘈杂”、“呃逆”、“呕吐”等范畴。具有病程长,反复难愈等特点。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和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概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缓中汤抗消化性溃疡复发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绝大多数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溃疡即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脘腹饱胀、疼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大便失调等胃肠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与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消化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就是常说的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病变,可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黏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黏膜易受胃液消化而成溃疡,目前有人认为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1个,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称复合溃疡。  相似文献   

16.
陈红  张春荣 《河北中医》2012,34(11):1665-1666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其复发率高.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目前较公认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之一[1].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也表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定植于胃型上皮,也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见胃上皮化生,可供幽门螺杆菌定植引起溃疡形成[2].2011-02-2011-10,笔者应用巴特日七味丸联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并与常规三联疗法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治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  王芳  陈秀梅 《光明中医》2004,19(1):50-5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 空肠吻合口和含有胃粘膜的Mecket憩室。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 98% ,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 ,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诊治和抗复发治疗都有显著疗效。现将中医分型与治法方药总结如下 :1 肝胃不和型…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胃溃疡多发生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基层,不同于糜烂。多数消化性溃疡为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呈周期性,于缓解期交替,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本文对127例慢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采取用奥美拉唑口服和雷尼替丁口服治疗,以观察疗效,进一步探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黄芪佛手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湖南省蓝山县三○三职工医院(425808)曾善保主题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黄芪/治疗应用,佛手/治疗应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从临床实践出发,自拟“黄芪佛手汤”临床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20.
<正>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就是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临床实践表明,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在5%~10%之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在我国近几年的胃镜检查人群中,消化性溃疡占15%~35%。另外,还有报道指出,十二指肠溃疡的死亡率约为5.5%,胃溃疡的死亡率约为9.5%,而急性溃疡的死亡率在2.5%左右~([2])。消化性溃疡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严重的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3])。相对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主要是由饮酒过度、吸烟、饮食不当、药物不良反应及心理精神因素等引起的~([4])。本文作者主要根据近年来有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