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以心肌收缩力减退和/或舒张功能异常合并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各种不同病因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均可出现CHF。在美国,心衰患约有400万人,而且每年约有40万人发生CHF。近年来我国CHF病人也有上升趋势。发生CHF后心功能Ⅳ级(NYHA)1年死亡率>5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数目有日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不仅如此,CHF患者的死亡率尚处于较高的水平。发生CHF的心功能Ⅳ级者(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1年的死亡率超过50%;心功能Ⅱ、Ⅲ级者1年的死亡率为10~20%,5年死亡率为45~60%,为此,改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曾玉 《新疆医学》2009,39(7):60-62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在临床上是令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据文献报道,从CHF症状出现开始,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0%,1年死亡率为5%~30%。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学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lveheartfailure,CHF)是高血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和糖尿病等常见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成年人群中CHF发生率为1.5%,CHF诊断后4年死亡率达40%,6年死亡率男女分别高达80%和65%,现综述近年CHF治疗学最新研究进展。1运动疗法或康复训练对CHF有效有规律参加体力活动或康复锻炼改善CHF生活质量,这与传统的卧床休息观点相异。运动时左室容量和每搏容量增加,肌肉小动脉扩张,氧传送和氧摄取更为有效。运动还可改善心率、血压、交感神经张力及运动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基于此因,心血管病学…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平  那开宪 《中国医刊》2007,42(7):21-23
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近20余年来人们对CHF发病机制有了质的认识,CHF的药物治疗因此取得了长足进展,但CHF患者即使在规范化药物治疗情况下,其预后仍十分严峻,NYHA心功能Ⅰ-Ⅱ级患者1年内病死率平均为5%,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为10%-15%,而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一年病死率可高达50%。因此,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运用非药物治疗手段来治疗CHF。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及其高死亡率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家医疗保健的迫切问题之一。据文献报道,CHF患病率占人群总数的1.5%-2.0%,予计在未来的20~30年中其发病率将增长40%~60%。由此可以看出根据CHF学说的发展,认识和掌握其治疗的现代观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每年死亡率高达50%,其中半数是心脏猝死,致死原因又是室性心律失常(VA)[1]。因此,CHF并发V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加深知识,本文对各种原因所致的CHF并发VA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rome heaot failure CHF)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症,常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虽然冠心病病死率在下降,但CHF的病死率仍在上升,据资料显示:心血管病占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20%,死亡率占40%以上。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对CHF的观点有了很多突破性的新理念,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综合症。由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及其高死亡率而成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的迫切问题之一。据文献报道CHF患病率占人群总数的1.5%-2.0%,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中其发病率将增长40%-60%。Framingham研究的结果,心衰5年存活率,男性为25%,女性为,38%,严重心衰病人一般存活不到1年。我国20年来由于心力衰竭死亡的患者,占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的40%左  相似文献   

10.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和长期应用对控制心力衰竭复发与降低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率的观察。方法5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均维持治疗3年,观察心力衰竭复发率,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29例,心力衰竭复发率72.41%,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率20.69%,治疗3年后LVEDD、LVESD、LADD值较治疗前增大;治疗组29例,心力衰竭复发率37.93%,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率17.24%,治疗3年后见FS值增加,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HF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可使临床心功能得到稳定,显著降低因心力衰竭恶化所致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CHF导致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在逐年上升,2003年我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为了提高CHF的生存率,人们对于CHF的研究从未停止。目前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诊治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那开宪  余平 《中国医刊》2007,42(7):12-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类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CHF发病率仍在增长,以我国为例,心衰的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并随年龄的增高,CHF发病率也增加,估计我国目前约有600万CHF患者。近些年来CHF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即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治疗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其目的是改变CHF的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进展,但终末期CHF病人的年死亡率仍高达20%~50%。本文报告以大剂量速尿治疗5例终末期CHF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 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5例(男2,女3),年龄48~61岁,平均55岁;其中风心病3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病程4~30年,皆为全心衰(HF),NYHA分级Ⅳ级。3例病人  相似文献   

14.
张鑫  汪新蓉 《新疆医学》2003,33(5):84-8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根据Framimgham资料表明,45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男性7.2/1000,女性4.7/1000,其中75%患CHF病人,均在中小型基层医院就诊,诊断该病通过临床症状、体症、X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已不困难。治疗心衰近15年来已发生巨大变化,目前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缓解症状,而是定位与减少住院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内科顽症,据文献报道,CHF的5年生产率低于50%,1年内死亡率约5%~30%。我科采用卡维地洛治疗82例CHF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4年5月-2010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内科患者17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支气管哮喘、肺心病、低血压、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中82例采用卡维地洛治疗为A组,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症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占癌症中发病率的5%。在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中则居第1位。1976年我国对多年来的27000例白血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的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约2-4/10万。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占癌症中发病率的5%。在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中则居第1位。1976年我轻声多年来的27000例白血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的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约2-3/10万。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过去的10年间明显增加了一倍,根据1995年WHO的报告,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约2500万,每年新诊断的患者约200万以上。目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5年病死率是50%左右,与恶性肿瘤相近。除了泵衰竭引起死亡外,CHF患者的心性猝死率是正常人的6~9倍。最近,尽管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死率正在下降,但CHF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负担却呈增加趋势。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CHF的预后。而对重症心衰患者的疗效正在临床观察中。CHF的新治疗方法包括:新药治疗、手术和辅助装置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涛  许华 《攀枝花医药》1999,21(1):22-24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患不断进展、恶化所致的终末阶段。发达国家心衰患者占总人口的2%以上.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预后可与恶性疾病相比,5年死亡率约为50%。70年代以前心肌收缩力减弱被认为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而正性肌力药物则是传统的常规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则因具有显著的负性肌力与负性频率作用而被列为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20.
人肝癌转移模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死亡率在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占第三位,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手术切除是肝癌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在某些临床中心,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40%.以上(我所治疗的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小肝癌切除术者中约为60%,大肝癌切除术者约为30%)。但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60%以上(小肝癌也达40%~50%)。转移复发已成为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生存期、提高远期疗效的瓶颈问题,也是最终攻克肝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