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预防和预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已确诊的3~6周岁的101例孤独症儿童及202例对照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母亲育龄、父母关系、母亲孕期吸烟、孕期被动吸烟、孕早期睡眠、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感染、孕期体质量变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症黄疸、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出生头围、出生体质量、母亲孕期辐射接触、孕期手机携带位置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家庭居住地、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父母关系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孕产期保健,减少孕期危险因素接触可预防儿童孤独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姚梅玲  潘凯  李正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27-4328
目的:探讨孤独症的临床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5月干预治疗的206例孤独症患儿中的个人史及家庭情况(孕产史、家族史、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情况、辅助检查)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孤独症患儿中<3岁72例,<5岁160例.个人史及家庭情况的不良因素中多胎多产、先兆流产、窒息史、异常家族史、不当教育方式比例较大,孕产期不良因素、异常家族史、重大疾病史、父母性格内向及不当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重要原因.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减少孕产期不良因素,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望降低孤独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对165例孤独症儿童和3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 采用自编的孤独症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家庭一般情况等资料, 用χ2检验分析两组儿童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母亲高生育年龄(≥35岁)、有人工流产史、母孕期抑郁情绪史、母孕期被动吸烟史及父亲内向所占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 进一步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高育龄、孕期抑郁情绪、孕期被动吸烟、有人工流产史以及父亲性格内向为孤独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高龄生育、有人工流产史、孕期抑郁情绪、孕期被动吸烟以及父亲性格内向均可使儿童孤独症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4.
张静  徐翠青  张建端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95-2396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情况,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14所幼儿园的全部在园儿童,采用自拟问卷和克氏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调查1 305例儿童,筛出孤独症阳性者26例,其中男童19例,女童7例,阳性率为1.99%。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文化程度低、孕期心情焦虑、孕期高热和儿童高热惊厥。结论:儿童孤独症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做好孕产期和儿童保健工作,对预防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孕、产期高危环境暴露与孤独症的关系,为前期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RevMan5.3软件,对国内2006~2016年儿童孤独症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估发表偏倚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15篇,累计病例1 551例,对照1 753例。孕产期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及其95%CI分别为:孕期疾病史OR=5.19,95%CI:3.61~7.46;孕期情绪OR=3.36,95%CI:2.25~5.05;孕周异常OR=4.19,95%CI:2.95~5.96;出生缺氧或窒息OR=4.37,95%CI:2.71~7.05;孕期有毒化学物接触OR=2.92,95%CI:1.92~4.43;高龄产妇OR=2.03,95%CI:1.59~2.58;主、被动吸烟OR=2.20,95%CI:1.60~3.03;遗传史OR=5.41,95%CI:3.08~9.50。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儿童孤独症的患病可能与孕期疾病史、孕期情绪、孕周异常、出生缺氧或窒息、孕期有毒化学物接触、高龄产妇、主、被动吸烟和遗传史相关。  相似文献   

6.
儿童孤独症90例孕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在围生期及孕产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包括围生期、孕产期及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表对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各9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孤独症儿童的高危因素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有严重呕吐、患病史(感冒)、孕期情绪、早产、过期产、难产、缺氧或窒息史、高热、说话迟等方面。【结论】需对可能导致孤独症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睡眠结构异常与儿童孤独症间的联系以及潜在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确诊孤独症的57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对照组受试对象60例。评估两组受试对象的睡眠结构,获知研究样本中睡眠结构异常患儿的构成情况,同时与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讨论睡眠结构异常与孤独症之间的关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可比性良好。观察组患儿检出睡眠结构异常者45例,检出率为78. 95%;健康对照儿童中检出9例,检出率为15. 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对两组受试对象睡眠结构异常的详情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睡眠潜伏期长的检出率为21. 05%,高于对照组水平(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1期睡眠时间增加的检出率(19. 30%)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未见异常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非快动眼睡眠睡眠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减少、夜间觉醒多以及睡眠效率低的检出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本研究中以存在一条或多条上述睡眠结构相关异常为存在睡眠结构异常,对睡眠结构异常因素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共11个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分析它们与孤独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8个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仍然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包括睡眠结构异常为一个较强的危险因素,OR值为2. 238 (1. 658~3. 020),P<0. 05;父亲和母亲在孕前接触理化危险因素也均为危险因素,此外母亲孕期的一些因素,包括孕期经历应激事件、孕期营养过剩或不良也都为危险因素,睡眠问题、精神疾患家族史也表现为危险因素;此外精神疾患家族史的OR值为0. 983,但P值临界0. 05。结论孤独症儿童的睡眠结构异常发生概率高于正常儿童,可能的结构异常包括睡眠潜伏期长、1期睡眠时间增加、非快动眼睡眠睡眠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减少等。考虑了众多其他体内外潜在影响因素的作用后,睡眠结构异常仍表现为孤独症的较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郑艳  沈妙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609-4610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与母亲怀孕前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来该院儿童神经内科就诊的孤独症患儿52例为观察组;筛选同期来该院进行常规体检且年龄、性别等与研究组患儿相匹配的正常儿童52例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孕期影响因素问卷对两组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父母关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庭月收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怀孕之前6个月内接触电离辐射和有毒化学品、高强度工作;怀孕6个月内不良情绪;母亲孕龄和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父亲在母孕期之前6个月内体力劳动强度与儿童孤独症有关(P<0.05)。结论:父母的有害生活环境、不良情绪及新生儿自身的情况均是引起儿童孤独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影响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基础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2例孤独症儿童中,男女比例为6.48∶1,父母亲的平龄育龄为(30.76±4.09)岁和(27.67±3.55)岁,其中父亲年龄≥26岁的比例高达93.9%,有34.0%的母亲孕期曾患病;有55.2%的儿童以剖宫产方式出生,原因主要有胎儿窘迫(20.0%)、试产不成功(13.3%)和羊水异常(12.2%)等;儿童在婴儿期曾经患病的比例为43.3%,其中患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者高达38.1%。结论胎儿窘迫、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以及偏大的父亲年龄可能是诱发孤独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生命早期的影响因素,为孤独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6—9月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收集新诊断的100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通过性别和年龄匹配,按照1∶2配对在合肥市收集198例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调查患儿家庭基本情况、母亲孕产期情况、儿童出生后2年内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及祖父母近亲结婚(OR=13.154,95%CI:2.225~77.785)、三代内有癫痫、智力低下、运动异常或精神疾病(OR=8.245,95%CI:2.165~31.394)、母亲性格内向(OR=3.263,95%CI:1.345~7.919)、孕期服用广谱抗生素(OR=4.967,95%CI:1.344~18.362)、早产(OR=3.698,95%CI:1.543~8.858)为孤独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新生儿期表现(与异常安静相比,容易哭闹OR=0.275,95%CI:0.097~0.782)、2岁内户外活动时间长(与每天<1 h/d相比,1~2 h/d OR=0.203,95%CI:0.050~0.828,>2 h/d ...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儿童孤独症的妊娠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儿童孤独症的预防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等数据库,纳入有关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母亲年龄>35岁(OR=1.518,95%CI:1.248~1.787)、父亲年龄>35岁(OR=1.180,95%CI:1.083~1.286)、有精神病家族史(OR=3.539,95%CI:2.145~4.934)、妊娠期高血压(OR=1.492,95%CI:1.040~1.910)、妊娠期被动吸烟史(OR=3.035,95%CI:2.040~4.515)、先兆流产(OR=2.201,95%CI:1.355~3.578)、妊娠期并发症(OR=2.673,95%CI:1.620~3.726)、剖宫产(OR=1.290,95%CI:1.118~1.402)、出生时体重<2500g(OR=1.554,95%CI:1.276~1.832)、早产(OR=1.582,95%CI:1.349~1.855)、脐带绕颈(OR=4.876,95%CI:1.058~8.693)、5分钟Apgar评分<7分(OR=1.927,95%CI:1.135~2.719)、新生儿病理性黄疸(OR=4.298,95%CI:2.977~6.162)、儿童性别为男性(OR=3.834,95%CI:2.861~4.808)、先天畸形(OR=1.908,95%CI:1.417~2.569)和未采取母乳喂养(OR=1.713,95%CI:1.250~2.347)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使用产钳分娩(OR=0.777,95%CI:0.563~0.991)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应当做好全孕期的预防保健,尽可能减少妊娠期和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出现。如果儿童和家庭暴露于危险因素,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轨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及相关家族史之间的差异。 【方法】 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100例孤独症儿童、6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以及80例发育正常儿童的围生期及家族史资料,应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χ2检验分析三组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及家族史之间的差异。 【结果】 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儿童(35.0% vs 6.3%,P<0.001;31.7% vs 6.3%,P=0.005),而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的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三组儿童有孕期疾病史的比例存在差异(28.00% vs 45.00% vs 26.25%,χ2=6.635,P=0.036),但两两比较后发现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孤独症组母亲的孕龄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P<0.001),与精神发育迟滞组差异不显著,而精神发育迟滞组与正常儿童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三组儿童围生期缺氧或窒息史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8.00% vs 10.00% vs 2.50%,χ2=3.589,P=0.166)。在胎产次、孕周、生产方式、产重上,三组儿童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族史的阳性率不相上下,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2)晚孕可能是孤独症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并发症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住院分娩诊断为HDCP孕妇年龄、孕、产次、双(多)胎、地区、是否系统产检、高血压病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HDCP及其严重并发症发病情况、围生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HDCP发病的一般规律、城市/乡村发病的差别以及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严重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住院孕妇总数为24 154例,其中HDCP患者921例,发生率为3.81%。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分别占HDCP的29.97%、64.60%、2.39%、2.39%、0.65%,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别占HDCP的50.00%、44.00%。HDCP患者中城市505例,农村416例,合并严重并发症城市10例,农村36例;围产儿不良结局(包括FGR、死胎、新生儿死亡、流产、新生儿窒息等)城市82例,农村129例,将孕妇年龄分为17~20、21~25、26~30、31~35、36~40和≥41岁年龄段,其HDCP发生率分别为6.73%、28.23%、28.66%、21.82%、11.62%、2.93%;在17~20岁年龄段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显著增高(P<0.05),孕妇合并严重并发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低龄、双胎(多胎)、农村地区、文化程度及无系统产检均为HDCP孕妇严重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仍是江西省HDCP孕妇和围生儿最主要的并发症。年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初中、无系统产检是HDCP孕妇严重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儿童孤独症116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孤独症的病因、诊断、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6例孤独症病例进行生物学因素 (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抽搐史 )、家庭因素 (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方式 )、病历主诉、发病年龄、确诊年龄、辅助检查 (脑 CT、 EEG、BAEP和 SPECT)做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在生物学因素中存在较普遍的异常 ,尤其是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突出。病历主诉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 ,脑部 CT、 EEG、 BAEP和 SPECT辅助检查中 ,SPECT异常检出率高 ,主要表现为大脑局灶性血流灌注量降低。该组病例确诊年龄晚于发病年龄 2 9个月 ,多学科参与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和听觉统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 ,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训练时间越长越连续效果越好。结论 :异常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和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与孤独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临床易误诊 ,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 ;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儿童孤独症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该临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4 年11 月— 2010 年8 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192例孤独症患儿的主诉、临床表现、 个人史及家庭状况(妊产期不利因素、家族史、父母文化、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情况)、和辅助检查(脑CT/ MRI、EEG、BAEP)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192例孤独症患儿中,≤24个月龄的患儿21例(10.9%),病例主诉以语言障碍为主,尤以不会说话突出(62%)。母亲存在妊产期不利因素者共85例(44.3%),异常家族史者52例(27%),辅助检查中, EEG异常检出率较高。 【结论】 语言障碍最易为家长注意,建议常规健康体检中纳入和重视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以利于早期发现孤独症患儿。妊娠不利因素、家族史和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与孤独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在儿童孤独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符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80名儿童孤独症者为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160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儿童比较,病例组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层次较高,家庭的亲密度、娱乐性得分较低,而矛盾性得分较高(P<0.05);单亲或重组家庭,主要由(外)祖父母照顾、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让孩子独自玩耍、家长不予理睬是儿童孤独症的促进因素,而经常与孩子玩耍、带孩子看书、讲故事,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是儿童孤独症的抑制因素。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家庭诸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儿童抚养人孤独症防治知识的普及,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减少儿童孤独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正常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间并发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及围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25%,较对照组5.7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5岁、BMI≥25 kg/m2、有GDM史和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35岁、BMI≥25 kg/m^2、有GDM史和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eredity and early fetal development play a causal role in autism. This case-control study explor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natal factors, parental psychiatric histor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risk of autism. The study was nested within a cohort of all children born in Denmark after 1972 and at risk of being diagnosed with autism until December 1999. Prospectively recorded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nationwide registries in Denmark. Cases totaled 698 children with a diagnosis of autism; each case was individually matched by gender, birth year, and age to 25 controls. Analyses by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produced risk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djusted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risk of autism was associated with breech presentation (risk ratio (RR) = 1.6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8, 2.26), low Apgar score at 5 minutes (RR = 1.89, 95% CI: 1.10, 3.27), gestational age at birth <35 weeks (RR = 2.45, 95% CI: 1.55, 3.86), and parental psychiatric history (schizophrenia-like psychosis: RR = 3.44, 95% CI: 1.48, 7.95; affective disorder: RR = 2.91, 95% CI: 1.65, 5.14). Analyse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of autism and weight for gestational age, parity, number of antenatal visits, parental age,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nat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autism. These factors seem to act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汉市两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确诊的180例武汉市孤独症患儿,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与病例匹配的540例武汉市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母亲孕期精神压力(OR=20.118,95%CI:9.812~60.696)、过期妊娠(OR=7.379,95%CI:1.328~40.985)、孕期患病(OR=2.876,95%CI:1.528~5.414)、孕前超重/肥胖(OR=2.309,95%CI:1.184~4.501)、不良孕产史(OR=1.678,95%CI:1.056~2.665)、新生儿窒息/缺氧(OR=4.624,95%CI:1.416~15.105)、父亲生育年龄≥30岁(OR=2.712,95%CI:1.711~4.299),父亲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OR=6.511,95%CI:3.878~10.931)有关。结论 围孕期的多种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积极做好围孕期保健,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孤独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