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生,当心肌梗死发生后,只能通过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修复坏死部位,而存活的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缺血性心力衰竭,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是重建血运.  相似文献   

2.
屠燕 《护理研究》2006,20(11):2954-295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人,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6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男20例,女4例,平均60岁(27~79岁),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干细胞2~3周,开通梗死相关罪犯血管,通过冠脉转运将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心肌梗死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为(0.9~3.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1.6~8.3)×106。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2例患者因罪犯血管狭窄小于50%未行PCI,仅移植干细胞,1例患者因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未能行PCI而仅行干细胞移植,另l例患者行PCI术后,心功能仍无明显改善,半年后移植干细胞。其余20例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注入细胞。24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51.13±9.68)vs.(42.58±12.49),P<0.05],LVDd较术前稍减少[(58.21±7.75)vs。(58.25±8.31),P>0.05],但未达统计学意义;16例99mTcMIBI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流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6~23个月无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随访6~23个月未见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屠燕 《护理研究》2006,20(32):2954-295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人,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6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结果有2例出现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有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应.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医护、护患紧密良好的配合,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屠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03-1105
目的回顾和总结对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死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是许多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但早期溶栓、冠脉介入治疗及搭桥手术等血运重建的方法虽能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却不能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  相似文献   

8.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17-1719
目的探讨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结果有2例出现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有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应.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医护、护患紧密良好的配合,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对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2005年0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16)和对照组(n=20)。干细胞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后第7天,术后2、4、6、8周及6月,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术前及术后第2周与对照组的心功能及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4周,患者心功能较第二周明显改善(P<0.01);第6周优于第4周(P<0.01);术后第8周与第6周无明显区别,但明显优于对照组,6月后与第6周相仿。心肌梗死面积由术前的(30.3±6.6)%下降至术后第4周(25.7±7.5)%,第6周(18.5±8.2)%,6月后为(8.2±8.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减小心机梗死的范围,有效改善心功能,术后第6周效果最佳,并维持到术后6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MSCs)移植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心梗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EF〈50%的冠心病心梗患者23例。其中7例通过介入法经冠脉移植MSCs,16例仅行常规治疗。术后通过心脏超声以及核素显像方法全面评价心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健康存活。实验组MSCs移植后2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第6周最为明显;SPECT显示心肌梗死面积(MI)2周起明显缩小,第6周最为明显,第8周与第6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s移植应用于冠心病心梗患者能减小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MSCs移植有望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常是许多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溶栓、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等血运重建的方法虽能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却不能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1]。最近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和个别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2]。骨髓干细胞分化为新生血管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直接成新的血管来供应缺血心肌,拯救濒临凋亡的心肌细胞,移植细胞能分泌促进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注入的细胞使心室壁富有弹性,从而限制了心室扩张与梗死区扩大。我院自2004年3月始已对8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并取得了好的初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经病史,体表心电图。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例,急性期3例,慢性期5例;男7例,女1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1岁,均合并高血压病,其中4例合并糖尿病,CAG示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者3例,为右冠状动脉者5例。2方法完善相关检查后在血液室无菌条件下行采髓手术,患者俯卧位暴露腰骶部,碘伏常规消毒腰骶部皮肤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两侧髂后上棘,Tomas采髓针穿刺两侧髂后上棘...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娟 《现代护理》2005,11(20):1745-1746
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首先,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治疗、转归与心理因素相关.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给予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洁  屠燕  张秀华 《护理学报》2006,13(1):54-55
报道了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措施,认为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加强术前心理护理;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及时监测心肌酶谱、生命体征,预防心力衰竭;观察局部的血管情况,保证患者制动期间的舒适等。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随访观察,症状逐渐减轻,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肌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终点,没有再生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因此认为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不能进行自身修复,仅能通过非梗死区进行功能替代。这种情况下患者对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反应性极差,心脏移植虽然能代替受损心脏,但供体难以选择,费用高,临床难以推广。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再生出具有血管和心肌细胞结构完整的新生心肌组织,明显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我科于2003年6月对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国内首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均恢复出院。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68岁,急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溶栓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6/2006-12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平均(61±9)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发病超过6h。②心电图、酶学动态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③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④发病后急诊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3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周后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术后评价:移植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恢复及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均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心电图结果:患者均无新的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无心律失常的增多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③随访评估: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支架内狭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心肌存在灌注缺损、拟择期行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2组介入治疗术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入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及99mTeSPECT检查进行疗效及风险评价。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3个月时均较术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性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相对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6例4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取2003-11/2004-06在同仁医院住院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52.5岁,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成形处理和支架植入血运重建后,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1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干细胞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达到1%~3%时,采集从骨髓动员出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一步纯化后经球囊导管注入梗死相关血管。每半年随访1次,4年后心肌梗死面积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时平均下降42.7%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8.03%,总梗死面积平均下降50.73%,心脏射血分数增加至55.4%,冠状动脉造影无严重狭窄和需要行血运重建的病变出现。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6例4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03-11,2004-06在同仁医院住院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52.5岁,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成形处理和支架植入血运重建后,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1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干细胞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达到1%~3%时,采集从骨髓动员出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一步纯化后经球囊导管注入梗死相关血管.每半年随访1次,4年后心肌梗死面积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时平均下降42.7%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8.03%,总梗死面积平均下降50.73%,心脏射血分数增加至55.4%,冠状动脉造影无严重狭窄和需要行血运重建的病变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MSCs)移植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心梗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EF<50%的冠心病心梗患者23例,其中7例通过介入法经冠脉移植MSCs,16例仅行常规治疗。术后通过心脏超声以及核素显像方法全面评价心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健康存活。实验组MSCs移植后2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第6周最为明显;SPECT显示心肌梗死面积(MI)2周起明显缩小,第6周最为明显,第8周与第6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s移植应用于冠心病心梗患者能减小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MSCs移植有望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45-1746
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首先,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治疗、转归与心理因素相关.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给予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