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分娩的2 576例产妇分娩后3~42 d随访,进行回顾性调查,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60%,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属中有精神病史,孕前情绪异常者,对分娩及产生生活感到焦虑担心,产时采取手术及产后睡眠差.结论: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分娩的2 576例产妇分娩后3-42 d随访,进行回顾性调查,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60%,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属中有精神病史,孕前情绪异常者,对分娩及产生生活感到焦虑担心,产时采取手术及产后睡眠差。结论: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调查表及明尼苏达(MMPI)抑郁量表对5000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6%。在产妇年龄、民族、血型、分娩方式、学历、夫妇月收入多个影响因素中,学历和夫妇月收入对产后抑郁症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结论:家庭关系、产妇个人及小儿问题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将1 200例产妇分为产后正常组与产后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产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分及产后相关情况。结果:产后抑郁组产妇SSRS评分和ENRICH评分显著低于产后正常组(P<0.05),前者产后负性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产前SSRS评分和ENRICH评分较低、产后发生负性事件的产妇应积极施行干预措施,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产后抑郁症人口学及产科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人口学因素及产科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4所医院320例初产妇进行Ed 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及自编问卷调查。结果⑴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人口学危险因素有干部、知识分子职业(P=0.011,OR=0.886);⑵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有使用辅助生殖技术(P=0.005,OR=4.585)、第一产程时间长(P=0.024,OR=2.269)、阴道助产(P=0.000,OR=49.767)新生儿畸形(P=0.000,OR=28.386);保护性因素有顺产(P=0.003,OR=0.151)。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发生。  相似文献   

6.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在产后一周发病。症状与一般的抑郁症相同,初期可见一过性抑郁状态,头痛、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悲伤、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快乐,可丧失社会能力,有自杀企图。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妇在产后6周内发生的情绪障碍,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足月分娩产妇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65名产妇,采取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产后一周。结果:发生率17.53%,产后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产妇文化程度、家庭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明显相关,而产妇职业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无关。结论:应充分重视产妇围产期及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80,自引:5,他引:80  
分析了我院1992年2月1日~4月30日住院分娩产妇中167例应用艾氏产后抑郁量表(EPDS)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因素。其产后抑郁症阳性率为11.38%(19/167),真阳性率为15.25%(9/59)。 EPDS在产后抑郁症的筛查中其灵敏性高,对高危妇女的筛查是可行的,使患者得到尽早发现及治疗。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与社会的支持及夫妻关系有密切关系。其症状往往与关于婴儿或丈夫的事为主,表现爱哭,孤僻,悲观厌世,犯罪感等,在产后4~6周明显,持续2周~3个月,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精神病,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人口学资料问卷,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生产的1 243例产妇进行基本情况和抑郁情况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5.7%。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产妇年龄增高,产后抑郁的风险增加(OR:1.13,95%CI:1.06~1.20)。与家庭年收入≤8万元、婆媳关系较好、顺产、母乳喂养、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和无抑郁史的产妇相比,家庭年收入>8万元、婆媳关系较差、剖宫产、人工喂养、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差和有抑郁史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的风险较高,OR值和95%CI分别为1.27(1.13~1.41)、1.32(1.14~1.50)、1.21(1.12~1.30)、1.10(1.03~1.17)、1.51(1.38~1.64)和1.62(1.47~1.1.75)。结论:年龄、家庭年收入、婆媳关系、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新生儿健康情况和抑郁史是产后抑郁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市100个社区的2 216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55%,产后情绪不良17.14%,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不良孕产史、产妇对胎儿性别期望、认为孩子是负担、对抚养孩子缺乏信心、担心妊娠影响夫妻感情,而孕前无担心、对分娩无恐惧、与父母同住家庭、上孕妇学校则为保护因素(β分别为1.6085、0.3795、0.6999、0.5481、1.0168、-0.6715、-0.5196、-0.4493、-0.7452,均P<0.05).结论 深圳市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与其它省市基本一致,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孕产期的干预措施,提供合理的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乃当今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都很高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以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为寻找本地区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304 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以及研究对应的临床管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解放军八一医院妇产科生产且产后发生抑郁的产妇110例纳入研究,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EPDS)量表于产后1周筛查产妇抑郁症状,采用SAS9.4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产后引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引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分娩知识的了解(OR=12.26,P=0.015)、待产准备(OR=15.39,P=0.037)、生物学因素(OR=27.81,P=0.002)、原有妊娠史影响胎儿(OR=5.18,P=0.002)、胎盘类固醇(OR=0.72,P=0.001)、雌二醇(OR=0.78,P=0.001)及雌酮(OR=0.81,P=0.001);分娩知识的了解、担心家族史及健康教育因素等与产后发生抑郁呈负相关性(OR=12.26,P=0.015、OR=4.09,P=0.002、OR=1.29,P=0.001);EPDS量表评价显示,产后6周的胎盘类固醇、雌二醇、雌酮及孕酮水平显著低于产前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激素水平、待产准备不足和担心分娩等问题是造成产后并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后的健康教育干预及产中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属临床客观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产后抑郁症是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状态,它对产妇、婴儿发育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通常在产后4-6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抑郁、悲伤、内疚、激动、失眠、烦躁、焦虑、混乱、自杀或他杀念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发病因素,为社区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4例产妇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 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42%(37例),夫妻感情、家庭条件和亲人关怀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分娩年龄、分娩方式和妊娠妇女的文化程度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治疗28例患者(75.7%)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医疗工作者为妊娠妇女提供产前产后的医疗干预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是预防和降低妊娠妇女产后抑郁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产后抑郁症的产科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这5家医院进行产后42天复查的420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自编产妇一般资料及产科因素调查问卷。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χ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逻辑分析。结果:420例产妇EPDS≥13分抑郁阳性,确诊抑郁症77例,发病率为18.33%。多因素非条件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定期保健和听课(P=0.034)、第一产程时间(P=0.021)、顺产(P=0.001)、阴道助产(P=0.000)、新生儿畸形(P=0.000)、母乳喂养(P=0.012)与产后抑郁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产妇在产后6周内出现抑郁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抑郁因素有阴道助产,新生儿畸形,第一产程延长;保护因素有孕期保健和听课,顺产,母乳喂养。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产前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检和分娩的孕妇2868例,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34例)。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11分诊断为焦虑抑郁情绪),产后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对干预组孕妇临产前行6项干预措施,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①HAD≥11分:对照组135例(9.41%),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70例(51.85%);干预组139例(9.69%),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症31例,31例(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EPD5≥13分,对照组211例,占14.71%,干预组85例,占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③治愈率比较,对照组半年治愈率及一年治愈率分别为51例(24.17%)和139例(65.88%);干预组半年治愈率及一年治愈率分别为42例(49.41%)和78例(91.76%)。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14.71%,对母婴的影响较大;孕妇临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临产前采用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滕州市部分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及自制问卷,对316名产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产妇 316 名,EPDS总分>13 分的32例,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 13%;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状况差、产妇年龄大、居住拥挤、与公婆关系不融洽、新生儿是女性、怀孕前身体状况不佳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6 个因素的 RR 值分别为 4 73、3 36、3 04、2 64、2 42和2 18),对分娩有思想准备及分娩过程顺利为保护性因素(RR 值分别为 0 19 和 0 29)。[结论]滕州市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不高,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重视孕产妇分娩知识教育,为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社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并进行产后诊视的产妇310例,应用HADS量表、EPDS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孕妇产前产后调查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310例孕妇中,EPDS总分≥13分者有37例,抑郁发生率为11.9%,与国内外报道相符;孕期健康状况、孕妇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婴儿性别对产后抑郁有影响,而孕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应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普及与分娩有关的心理卫生教育,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孕妇要摒弃旧的思想观念,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从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这4所医院进行产后6周复查的300例初产妇,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产妇一般资料及产科因素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X^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L300例产妇中,EPDS总分≥13分抑郁阳性并确诊为抑郁症者5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3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程时间(P=0,024)、顺产(P=0,003)、阴道助产(P=0,000)、新生儿畸形(P=0.000)、母乳喂养(P=0.037)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269、0,151、49.767、28,386、0,299。结论 1.一部分妇女在产后6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2,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有阴道助产、新生儿畸形、第一产程时间长;保护性因素有顺产、母乳喂养。3,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越来越多,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产后康复,同时对婴儿的成长亦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海岛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海岛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海岛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围产期保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