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阎卓  塔娜  贾莅莉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085-1085
目的提高对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确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3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规则抗结核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10例,放弃治疗3例,7例丢失随访。结论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合理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鞍山市千山医院1998—2007年住院患者36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治疗、预后等。结果以青壮年为多,占62.0%,老年患者有上升趋势,占21.0%。临床症状发热占86.1%,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乏力、气促、盗汗、胸痛等症状居多,伴有结脑者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确诊时间:30d以内占50.3%,少数病人至4个月以上确诊。痰菌阳性率37.8%。PPD试验阳性反应58.6%,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44.8%。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8.5%,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1.5%。胸部X线典型粟粒性肺结核阴影占68.5%,并发肺外结核占40.0%。非结核并发症占68.2%。经联合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并发症。除结脑脑疝死亡2例外,余者均好转。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症状严重,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必须给予高效、敏感抗结核药治疗,并对肺外结核病、并发症亦予以积极治疗,并辅以营养与支持疗法,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92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体重下降等;PPD试验,弱阳性8例,阴性84例;痰涂片痰培养阳性16例。CD4+≤50/mm340例,51-99/mm^3 30例,101-199/mm^3 12例,≥200/mm^3 6例。影像学检查浸润性肺结核6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4例、原发性肺结核6例、合并肺外结核42例;74例患者病情好转。死亡18例。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发生率高,具体相应的临床特点,预后差,对于艾滋病患者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肺结核,尽可能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抗HIV的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艾滋病感染途径:输血感染者8例,其他途径各1例。(2)合并肺结核病6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合并肺外结核5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多重感染者5例。(3)11例1:2000PPD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7例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临床表现明显改善;3例仅抗结核治疗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6月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多重感染多见,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8例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40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浸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的肺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1995~2000年期间在本院诊断的1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临床分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3例,淋巴结结核4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2例),原发型肺结核3例,同时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等.(2)免疫功能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CD+4(2~87)×106/L,其中7例CD+4<50×106/L,平均CD-4(33±13)×106/L.10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均阴性.(3)治疗5例联合抗结核+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LAART),5例单用抗结核治疗,其中HAART组CD+4细胞上升明显,与单独抗结核治疗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4细胞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主要原因.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无帮助.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合并症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时间长.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ll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艾滋病感染途径:输血感染者8例,其他途径各1例。(2)合并肺结核病6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合并肺外结核5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多重感染者5例。(3)11例1:2000PPD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7例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临床表现明显改善;3例仅抗结核治疗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6月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多重感染多见,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有才  沈明艳 《中国防痨杂志》2006,28(1):31-33,T0001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8例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40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漫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的肺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发生危重症肺结核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笔者搜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科重症病区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发生危重症肺结核孕产妇(孕妇21例,产妇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症状以发热(90.0%,27/30)、气促(86.7%,26/30)、咳嗽(76.7%,23/30)多见;结核病类型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主(73.3%,22/30),33.3%(10/30)并发肺外结核。30例患者中,11(36.7%)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患者院内死亡4例,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电话随访死亡;9例产妇院外分娩活婴,14例孕妇引产或流产,4例孕妇院内分娩活婴,3例孕妇继续妊娠。综上,发生危重症肺结核孕产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主,应及时诊断、规范治疗以改善预后;同时,建议拟行IVF-ET 术的妇女行结核病相关项目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合并肺结核。方法回顾分析合并肺结核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AIDS患者8例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40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浸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合并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并发肺结核时,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相似文献   

11.
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对9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平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均无高热、盗汗、咯血临床症状,而以不规则发热、消瘦、乏力、咳嗽、咯痰等为主要表现。X线检查6例双肺呈弥漫性粟粒样或结节样改变,其中1例伴有胸膜炎;另外3例双肺肺纹理增粗呈网织样改变,经随访胸片观察,逐渐表现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结论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而X线检查双肺呈弥漫性粟粒样改变或双肺肺纹理呈网织样改变患者,均应考虑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可能,必须短期复查X线胸片。本病确诊有赖于痰检发现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8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胸片和肺部CT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5例(5.62%),以儿童原发综合征为主,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双极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9例(21.35%),其中12例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全肺野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特点,7例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继发型肺结核65例(73.03%),病变累及单叶多见,两叶受累次之,三叶以上受累较少;右上肺叶为最易发部位,≥3个肺叶受累患者多伴空洞形成和播散病灶;病变形态多样复杂,但以典型浸润病灶常见(43/65)。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为继发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13.
27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7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1~2000年我院收治的尸检证实的27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呼吸道症状隐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皮疹,血三系减低。胸部影像学以浸润性改变为主,空洞少见,粟粒性结节影出现较晚。结核菌素试验多阴性。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低。尸检证实,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病22例(包括无反应性结核3例),慢性血行播散型结核病5例。均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病变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等部位。生前误诊12例,误诊率为44.4%。12例中有11例(92%)因伴发或疑为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而误诊。27例患者中17例(63%)长期应用激素或反复化疗导致结核病播散。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结核病的警惕性,特别是有结核病史、免疫缺陷(包括长期使用激素或化疗)病史或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出现长期发热和(或)有多系统损害、原发病经正规治疗无缓解时,应警惕耐多药结核的可能。应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使用的适应证,未确诊前不能盲目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免诱发结核复发或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4.
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收治的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反应。结果(1)中青年患者占80.2%, 老年患者占19.8%。(2)痰涂片查抗酸杆菌(AFB)阳性率为20.7%;31例AFB阴性患者中35.5%纤维支气管镜检抗酸杆菌阳性。(3)12.9%X线胸片早期表现为肺间质磨玻璃样改变,51.5%表现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4)胸部高分辨CT显示55.0%急性血行播散型表现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的粟粒结节;另48例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以上中肺野为主的3~7mm大小、密度及分布不均匀的结节。46.8%的肺野内可见斑片、结节、纤维条索状影;43.1%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20例活组织检查60%病理阳性。 (6)44.6%合并肺外结核,常见于脑膜、浆膜腔、淋巴结、脑、肝、脾、骨等。(7)42.1%入院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8)除8例外其余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在3d到12周内降至正常。(9)79.7%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胸片显示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结论痰涂片、HRCT、纤维支气管镜及器官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呼吸窘迫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无创正压通气1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血播性肺结核并急性呼吸窘迫可行无创正压通气代替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6.
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0~1997年2410例行骨髓活组织检查(活检)病例中诊断为骨髓结核的1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乏力、消瘦、贫血11例,腹胀、腹痛4例,腹水3例,肝脾肿大5例。11例均无骨关节的局部症状与体征。痰涂片抗酸杆菌均阴性,肝功能受损9例,检查的6例血沉均升高,为30~168mm/1h。胸片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7例胸片未见结核病变。病理检查11例发现结核性肉芽肿,6例发现干酪样坏死,3例肉芽肿组织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10例除有骨髓结核外,尚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8例经联合抗结核化疗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骨髓结核是血行播散型结核在骨髓的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长期高热待诊的病例,应考虑血行播散型结核的可能,除了寻找常见的肺部病变外,必要时可考虑行骨髓活检。骨髓结核一经诊断,应立即行联合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17.
杨松  张耀亭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67-1168
目的了解疾病控制中心(CDC)对肺结核的误诊误治情况。方法2005年来对从CDC转诊的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胸部X线、螺旋CT、病理学等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其误诊误治原因进行评价。结果误诊误治共10例。延误诊断药物性肝炎2例,其中1例因重症肝衰竭死亡,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肺腺癌及肺鳞癌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各1例,发生肺结核耐药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肺部感染2例。结论严格执行DOTS、及时转诊和不断提高CDC人员的诊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2006年收治的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青壮年居多,老年患者渐有增多的趋势。(2)85.3%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月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67.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居多。(4)痰涂片找核酸杆菌阳性率23.5%,50%PPD试验阴性,35.3%末梢血白细胞不正常,5.8%肝功障碍。(5)52.9%并发肺外结核,20.6%合并非结核性疾病。(6)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抗结核治疗,对并发症及合并病治疗,97.1%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血行散播型肺结核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合并症多。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