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豚鼠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代偿的异同。材料与方法 :将 15只健康豚鼠分为 2组 ,其中 8只豚鼠行右侧三半规管阻塞术 (triple 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TCO) ,7只豚鼠行右侧迷路切除术(labyrinthectomy,L E) ,于术后一个月内观察豚鼠行为学及眼震电图 (ENG)的动态变化。结果 :发现术后第 1天两组均出现自发性眼震 ,正弦摆动刺激术侧时未引出诱发性眼震 ,头向右侧偏斜并沿地面垂直轴向术侧旋转 ;L E组却出现翻滚现象。术后第 3、5、10、15、30天正弦摆动眼震试验 ,两组豚鼠术侧眼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TCO组于 15天左右向眼震基本恢复对称 ,而 L E组至术后 30天仅摆动幅度 12 0°、15 0°、180°左右向眼震基本对称 ,摆动幅度为 6 0°、90°双向眼震反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另外 ,L E组有 3只豚鼠仍存在头偏。结论 :TCO组要比 L E组动物恢复快 ,建立代偿和失平衡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用20只健康豚鼠进行阻尼旋转摆动试验(简称摆动试验),以L和R分别代表左、右向眼震,计算左、右向眼震的对称比。然后将其随机分成庆大霉素组和膜迷路积水组各10只,观察每日肌注庆大霉素(250mg/kg)3d后和右内淋巴囊和淋巴管阻塞30天后摆动试验的眼震变化。结果显示:①健康豚鼠摆动试验的左右向眼震对称比正常值为<8.25%;②庆大霉素组向左和向右摆动的眼震数均减少(P<0.01);③膜迷路积水组向右摆动的眼震数明显减少(P<O.01),其中6只豚鼠的对称比>8.25%。内耳形态学观察,庆大霉素组部分毛细胞受损,膜迷路积水组球囊明显积水,证明动物造模成功。结论认为,阻尼旋转摆动试验是一种重要的评价豚鼠前庭功能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微波技术对 2 0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 ,观察术前、术后豚鼠眼震电图 (ENG) ,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 1天豚鼠正弦摆动刺激时术侧眼震反应减弱 ;术后第 3天双侧眼震恢复对称 ;术后 30 d冰水实验结果显示两耳能引出对称性眼震 ;术后 ABR阈值无明显改变 ;术后 6 0 d病理切片证实后半规管完全阻塞而耳蜗 Corti器和壶腹嵴正常。结论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是对后半规管阻塞术的一种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20只健康豚鼠进行阻尼旋转摆动试验(简称摆动试验)以L和R分别代表左、右向眼震,计算左、右向眼震的对称比。然后将其随机分成庆大霉素组和膜迷路积水级各10只,观察每日肌大霉素(250mg/kg)3d后和右内淋巴囊和淋巴管阻塞30天后摆试验的眼震变化。结果显示:(1)健康豚鼠摆动试验的左向眼震对称比正常值为<8.25%;(2)庆大霉素组向左和向右摆动的眼震数均减少(P<0.01);(3)膜迷路积水组  相似文献   

5.
对10只健康豚鼠进行单侧迷路切除术,其中7只术后9周行健侧迷路切除。一侧迷路切除后豚鼠出现向健侧的自发眼震及向术侧偏头、翻滚、旋转等现象,除偏头外,反应于1~3天内逐渐消失,术后3~5天,0.083Hz正弦摆动,幅度90°,眼震优势偏向向健侧。第二侧迷路切除后,又出现向第一次手术侧的自发眼震,向第二次手术侧翻滚、旋转,1~2天内眼震、翻滚及旋转迅速消失。由此对前庭代偿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后半规管阻塞前后豚鼠前庭及耳蜗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机械性后半规管阻塞前后豚鼠前庭和耳蜗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20只豚鼠建立单侧后半规管阻塞的动物模型,观察手术前后眼震电图,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等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第3天豚鼠正弦摆动刺激术侧眼震反应,明显减术,术后第5天起双侧眼震恢复正常。术后早期ABR阈值一度升高,第5天达高峰,ABR阈值平均升高4.5dB。DPOAE反应幅度无明显改变。结论 后半规管阻塞能选择性地消除后半规  相似文献   

7.
金纳多对一侧迷路切除豚鼠旋转后眼震的代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豚鼠一侧迷路切除(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旋转后眼震的自然恢复及金纳多对(ginaton)其恢复的影响。方法:切除豚鼠左侧迷路,以其自然恢复和金纳多给药两种结果,观察旋转后眼震在不同时间恢复的差别。结果:金纳多能明显促进一侧迷路切除后旋转后眼震恢复正常并能改善两则的前庭的均衡性。一侧迷路切除后旋转后眼震频率明显下降,单纯手术组(UL组)术后眼震频率90天才恢复正常;手术+金纳金组(UL+G组)21天眼震频率与正常已无显著差别。两侧优势偏向(directional preponderance,DP)比较显示,UL组7-50天结果异常,而UL+G组自第7天起DP都在正常范围,参照旋转后眼震频率恢复情况,两侧均衡性的恢复比眼震频率恢复快。结论金纳多能够促进动态症状的代偿,且两侧均衡性的恢复比眼震频率恢复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建立豚鼠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 利用 2 0只豚鼠行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 ,观察手术前后眼震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及形态学的变化 ,非手术耳作为对照。结果 豚鼠术后 1d出现自发性眼震 ,正弦摆动刺激单侧眼震反应消失 ,侧别与术侧一致 ,术后 30d左相与右相眼震反应对称。术前微量冰水灌注 ,两耳均能引出眼震 ,术后 30d做冰水实验结果为术耳未能引出眼震 ,非术耳出现正常的眼震反应。术后ABR阈值有轻度升高 ,DPOAE反应幅度无明显改变。 8只动物病理切片证实三个半规管完全阻塞而耳蜗Corti器和壶腹嵴结构正常。结论 表明三个半规管阻塞动物模型成功 ,提示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可望成为治疗难治性外周性眩晕的安全有效、操作相对容易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个半规管阻塞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建立豚鼠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 利用20只豚鼠行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观察手术前后眼震电图、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及形态学的变化,非手术耳作对照。结果 豚鼠术后1d出现自发性眼震,正弦摆动刺激单侧眼震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半规管功能与超微病理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破坏豚鼠内淋巴囊建立膜迷路积水模型,利用视动性眼震定标,定量观察不同时期(造模后4-8周)的正弦摆动性前庭眼震变化,并对水平壶腹嵴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造模等四周有轻度的毛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等变化。但功能基本正常。第六周上述变化明显加重,且伴有术侧功能减退。非感觉上皮有代偿性改变,包括移行细胞和暗细胞内吞饮泡显著增多,细胞间隙增宽,黑色素细胞突起增多,插入暗细胞指状突之间,就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破坏豚鼠内淋巴囊建立膜迷路积水模型,利用视动性眼震定标,定量观察不同时期(造模后4~8周)的正弦摆动性前庭眼震变化,并对水平壶腹嵴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造模第四周有轻度的毛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等变化。但功能基本正常。第六周上述变化明显加重,且伴有术侧功能减退。非感觉上皮有代偿性改变,包括移行细胞和暗细胞内吞饮泡显著增多,细胞间隙增宽,黑色素细胞突起增多,插入暗细胞指状突之间。就超微结构变化与功能减退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前劝眼系统和前庭脊髓系统平衡功能的观察和评价,研究生理剂理和中毒剂量的安定(腹腔注射)对豚鼠单侧化学性迷路破坏后最实10小时代偿影响,发现在实验观察终期,治疗组的代偿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单侧迷路破坏术后短期应用安定,对豚鼠的早期代偿既无促进作用,亦无延迟作用。初步探讨了化学性(氯仿)迷路坡坏的动物模型及豚鼠眼运动的定量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前庭动眼系统和前庭脊髓系统平衡功能的观察和评价,研究生理剂量和中毒剂量的安定(腹腔注射)对豚鼠单侧化学性迷路破坏后最初10小时代偿的影响,发现在实验观察终期,治疗组的代偿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单侧迷路破坏术后短期应用安定,对豚鼠的早期代偿既无促进作用,亦无延迟作用。初步探讨了化学性(氯仿)迷路破坏的动物模型及豚鼠眼运动的定量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后半规和阻塞术对内耳功能与形态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15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术前,术后测定CAP阈值和ENG。并作常规火棉胶连续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形态变化。结果显示;CAP阈值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眼震持续时间,术后1周明显缩短,术后8周接近术前。术后1周,光镜下见耳蜗度圈前庭膜向蜗管内膨隆,其余结构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行三个半规管阻塞术中ABR反应阈值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白色纯种豚鼠10只,分别于术前、打开听泡、开放与阻塞各个半规管后测ABR阈值。结果:三个半规管阻塞结束后,ABR阈值平均升高6.82dB。各个半规管开窗前后ABR阈值上升较明显,而阻塞前后ABR阈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半规管阻塞术中的听力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引起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外淋巴的流失,迷路受刺激并非造成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前庭学     
20021287银杏制剂对一侧迷路切除后前庭内侧核超微结构影响/吴子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一2002,23(1)一31一34 目的:观察豚鼠一侧迷路切除(UIJ)后前庭功能的恢复情况,前庭内侧核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金纳多对其的影响。方法:切除豚鼠左侧迷路,采用自然恢复和EGb给药两种处理,对比旋转后眼震与前庭内侧超微结构变化的差别。结果:银杏叶标准提取物能明显促进一侧迷路切除后旋转后眼震的恢复。在超微结构方面,术后Ikw,迷路切除(UL)组与迷路切除十金纳多(UL EGb)组差别不明显;术后90d,UL组可见末梢突触增多,突触小泡密…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位听功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只成年豚鼠进行前庭功能、听功能检查,内淋巴囊破坏后30、60、90天复试,发现术后正弦摆动前庭眼震(SPVN)之频率明显下降,幅度无明显变化。术后短声与滤波短声16KHZ-0.25kHz诱发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均提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f1为2050Hz时,术后30天2f1-f2之DPO幅度降低(P<0.05),术后60天进一步下降(P<0.01);且f1为4000Hz之DP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豚鼠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模型,用于后续探讨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前庭代偿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实验用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侧迷路破坏组,B组为迷路瘘管+术耳鼓气耳镜鼓气组,C组为单纯迷路瘘管组。三组分别进行手术,动物苏醒出现单侧前庭功能紊乱症状后(以此记为术后零时),A、C组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用鼓气耳镜适当的增加患耳外耳道内的压力,每天1次。分别于术后0h、24h、48h、1w、2w、3w等不同时间段记录三组动物的失衡症状即自发性眼震频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结果通过对动物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的定量观察,可知同一时间段(除Oh外)各失衡症状B组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组内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和失衡行为评分在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有差异,各时间段失衡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直至消失,B组减轻程度不及其他两组。至术后48h,三组均已无自发性眼震,B组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其他两组无。至术后2w,A、C两组各失衡症状均已不存在,B组仍存在头偏斜等失衡症状,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这种现象直到术后3w还存在。结论 1.制造迷路瘘管并且用鼓气耳镜适当增加术耳外耳道压力方法可建立眩晕动物模型;2.本实验建立的眩晕动物模型通过诱发眩晕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15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术前、术后测定CAP阈值和ENG,并作常规火棉胶连续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形态变化。结果显示:CAP阈值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震持续时间,术后1周明显缩短(P<0.01),术后8周接近术前(P>0.05)。术后1周,光镜下见耳蜗底圈前庭膜向蜗管内膨隆,其余结构无明显异常;电镜观察见椭圆囊、壶腹峙毛细胞个别线粒体肿胀,耳蜗毛细胞正常。术后8周组内耳各结构正常。初步表明该手术对内耳功能与结构无永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造豚鼠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模型,观察不同时程豚鼠前庭内侧核(MVN)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前庭代偿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实验用豚鼠88只,并随机分配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单侧迷路损毁组,40只)、C组(迷路瘘管+耳镜鼓气组,40只)。B、C组手术后,依据豚鼠所需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天、3天、1周、2周、3周)随机选取8只,A组作为对照组存活3周。所有豚鼠灌流后取脑干,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前庭内侧核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的表达变化,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B、C组术后均可导致双侧MVN区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表达减少,术后1天表达最少,术后3天至术后7天表达有逐渐增加趋势,术后7天时B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无差异,而C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到术后2周,C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无差异。B、C组术后各时期(术后2周前)相比,C组的表达弱于B组。各组对侧的变化趋势和术侧相同。结论1.豚鼠MVN存在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且M3受体的表达可能不及M2受体的丰富。它们可能在前庭代偿的早期促进了前庭代偿的正常进行。2.前庭代偿除胆碱能系统参与外,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神经递质或化学物质的参与。3.进一步证明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眩晕模型的造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