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改革中医药教育,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改进中医教学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战略抉择。进入21世纪,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中医专业人才,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在新时代继承传统与发展科技并重的背景下赋予教育者历史性的使命。作为教学医院,如何开拓创新教学思路,培养优秀的综合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教育者要努力探索的问题。1改进教学模式中医临床教学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医临床学科一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系统阐述各专科的生…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改革中医药教育,完善中医药教学体系,改进中医教学手段,促进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对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的逐步提高,实践教学已成为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进入 2 1世纪 ,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中医专业人才 ,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行“填鸭灌输式”的陈旧教学方法 ,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中的学生习惯于西医学的思维模式 ,由此造成中医高等学府的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敏锐 ,综合能力不强 ,中医专业思想不牢固 ,对中医前景缺乏信心。因此 ,如何解决中医后继人才有“知识”缺“能力”的问题和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临床医生 ,是摆在每个中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 教学思维的改进  提高中医学术水平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是中医学科学术发展的方向。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医事业的关键是教育,只有高素质的中医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师资队伍是搞好中医教育的前提。通过分析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加强教育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加强临床实践锻炼、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两方面,就如何提高中医专业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构建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从创业人才的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其教育的有效性,构建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中医青年树立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坚持中医青年创新素质教育与继承中医药事业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之一。中医药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需要顺应中医药事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医药类  相似文献   

8.
为理顺高等中医教育学制体系,完善教育层次结构,培养能适应“三个面向”需要的潜力大,后劲足、知识结构新型合理的高层次中医人才,为本世纪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21世纪的全而发展和走向世界,培养一批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力量,我们认为应不失时机地试办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出适应2 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学院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继承中医传统的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为中医药事业长久发展培养和输送热爱中医、精通中医、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才,这既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能否传承和发展,也是关系中医药高校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实用型为主,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使毕业后的大学生既是掌握了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又是拥有人文精神、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1.
中医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能否自立于世界医药之林,能否获得振兴与发展。能否把中医药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医药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医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正确认识中医院校学生学风的现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探索出一条推动学风建设全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 举办中医专业少年班,是振兴中医,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所急需的。这是老一辈中医的共同夙愿,是解决中医后断乏人、素质下降最有力的措施。贵院党委书记、院长及专家教授,齐心协力,把大家的愿望变为现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专业少年班,为中医教育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是令人敬佩的。我是一个普通中医,承蒙青睐而不耻下问,谨对所嘱提出鄙见,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等中医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简称德育 ) ,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 ,密切协调 ,共同育人。在此就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培养途径 ,研究思路简述如下。1 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要求1 1 教育的目标高等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要使中医药大学生具有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和疾病谱发生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术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但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为了发展中医学术,全面振兴中医药事业,并使中医药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医药教育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把握中医药教育的战略重点,促进中医药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采取措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为培养能适应中医对外交流的人才,一些中医院校开展了《中医诊断学》的双语教学,下面我们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在人类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许多国家的人们希望得到中医药的保健,中医药在国际上迅速传播。中医药学全方位走向世界,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培养既精通中医、又熟练掌握英语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入世后中医药在医学领域地位的不断提高,加速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已成为中医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医疗市场中,更加迫切需要开拓型的、能够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师承教育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在古代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1949年以来,开创了以现代院校教育为主的培养中医药人才新格局,使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及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中医院校教育真正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两者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应加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药传统经验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高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是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过 4 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实践教学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 2 1世纪对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特别是在扩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 ,中医药高等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也呈现出许多与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势头不适应的问题 ,如何在新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要求下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直接影响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分析近 5 0年来 ,特…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存在医药分家过严,彼此互不往来的弊端,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和狭窄,不能适应我国中医临床和医药市场的需要。本文仅就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中医药结合教学的问题,提出儿点意见。1 中医药结合的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将中医与中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汉代的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等著名的医药家都是既精通中药又精通临床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许多中医诊所或药店都是采用“前店(诊所)后厂”(药物炮制加工厂)的形式来为患者服务的。2 中医临床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