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1989年我国首次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吸毒人群中出现流行以来,注射吸毒一直是我国报告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占累计报告数的68%。吸毒现象的泛滥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为了解吸毒人群的吸毒、性乱等行为特征,本研究调查某收容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特征,并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干预,为艾滋病教育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吸毒人群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的吸毒人群注射吸毒与共用针具情况,分析吸毒者接受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为在吸毒者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干预服务与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类滚雪球非概率抽样方法 ,从武汉市16家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新入组且符合筛选条件的吸毒者,由同伴招募社区和当地自愿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来自社区和美沙酮门诊的吸毒人群80%以上的人群曾注射过毒品.30~40岁之间的吸毒人群毒品注射率达83.33%,其针具共用率达21.85%.吸毒人群接受较多的预防干预服务是美沙酮,其次是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最少的为针具交换或清洁针具发放.结论 吸毒人群中毒品注射率较高,接受到的针具交换或清洁针具发放较少.要结合吸毒人群的行为特点,开展切实有效的预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吸毒人群状况,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铜维持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在社区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针具回收及公安机关配合戒毒所进行健康教育、关爱支持等措施。结果至2008年底柳州市吸毒人群为6918人,美沙酮治疗1097人,坚持服药584人,脱失率为46.76%;发放针具1180609支,回收1091846支,回收率为92.48%;覆盖吸毒人群达2500人,为柳州市总吸毒人群的36.14%;通过干预使艾滋病传播危险性降低,共用针具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感染率从2000年的24.88%下降到2008年的13.10%。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有利于改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吸毒人群HIV监测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密切注视HIV流行的变化趋势。[方法]对850名吸毒者检测HIV和梅毒抗体并在405名吸毒者中开展艾滋病和知识和吸毒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吸毒者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RPR试验29人呈阳性(3.4%)。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比较较高。[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用针具吸毒和性乱等多种高危行为,潜在HIV流行的巨大危险。应对该人群加强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危险因素。防止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目前国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均在探索阶段。该研究旨在探索社区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干预方法主要是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建立医学咨询服务点、避孕套及注射器市场营销。结果 1998-1999年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在凉山州西昌市3个村开展了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项目。社区人群及吸毒人员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均有明显提高(P<0.01)。吸毒人员均放弃了共用注射器行为,但避孕套的推广使用不理想。结论 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和避孕套及注射器营销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手段,但避孕套的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吸毒人群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血液感染及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市自 1 995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 ,截止2 0 0 4年 6月底 ,累计发现 2 0 5例 ,AIDS患者 2例。在吸毒人员经静脉吸毒传播占 6 2 5 %。本课题受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基金资助 ,拟研究通过在社区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安全套和注射器社会营销以及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降低危险行为的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干预点选择依据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确定 2 0 0 1年 1 1月~ 2 0 0 2年 1 0月西昌市 5个街道社区吸毒人员 3 1 4人为干预对象。1 2 研究方法1 2 1 干预措施  ( 1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南充市高坪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了解综合干预后吸毒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变化,并采集静脉血做HIV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干预后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明显变化,对8个问题总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5.19%上升到91.81%;对3种传播途径的正确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8.50%上升到93.30%;对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2.75%上升到87.25%;共用针具注射吸毒由干预前的49.67%下降到8.43%;商业性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由干预前的3.23%上升到38.49%。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在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前国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均在探索阶段。该研究旨在探索社区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模式。方法:干预方法主要是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建立医学咨询服务点、避孕套及注射器市场营销。结果:1998-1999年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在冰山州西昌市3个术开展了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项目。社区人群及吸毒人员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均有明显提高(P<0.01)。吸毒人员均放弃了共用注射器行为,但避孕套的推广使用不理想。结论: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和避孕套及注射器营销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手段,但避孕套的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8年~2010年的针对吸毒人群开展的宣传教育、针具交换、性伴干预、转介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调查评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落实吸毒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每年抽取澜沧县社区、戒毒所内静脉吸毒人员( IDUS) 100名,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高危性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23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期调查中女性监所服刑人员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女性吸毒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7.6%,69.9%的调查者与多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69.1%的调查者从未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吸毒、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低,以及对安全套正性态度较低者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结论: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仍有误区,有必要针对其高危性行为采取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及其行为特征,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对广州市2间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56.8%有静脉注射吸毒史,其中入所前半年共针率为16.9%。99.6%的调查者有过性行为,其中52.2%的人存在婚前性行为,13.4%存在多个性伴侣,6.1%存在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性交对象熟悉程度成反比。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大部分高于80%。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减少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部分大于80%。安全套正确使用的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吸毒者构成了HIV在吸毒者、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的传播链,致使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在改变吸毒者态度和增强吸毒者防范知识的同时.如何达到行为与其相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跨性别女性(male-to-female,MTF)的性别特征、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艾滋病相关行为状况。方法 2014年在济南市采用滚雪球法招募MTF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相关行为状况。结果 共调查了55名MTF,均为生理性别男性,心理性别女性,性别冲突比较严重的27人(占49.1%),非常严重的8人(占14.5%)。以男性装扮从事社会生活的30人(占54.5%),以女性装扮从事社会生活的25人(占45.5%)。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7.9%(22/38),对于该人群常见的多性伴、肛交等艾滋病相关的性行为知识了解很少。对于恋人或性伴的选择、交往过的恋人或发生性行为的对象、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对象,选择男性的分别占58.2%(32/55)、50.9%(28/55)、63.6%(35/55)。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对象为偶然性伴(网友和一夜情伴侣)的占56.3%(31/55)。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者18人(占32.7%),偶尔使用的29人(占52.7%),经常使用的4人(占7.3%),每次都用的4人(占7.3%)。结论 MTF人群中艾滋病知识匮乏,无保护性接受性肛交行为普遍存在,多性伴、性生活频繁、安全套使用率低。该人群为艾滋病高危人群,亟需开展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干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对六安市城区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半年内,63.3%的调查对象有多性伴行为,年龄、职业、性取向、寻找性伴的场所是影响因素;43.9%的调查对象有无保护肛交行为,文化程度、性取向、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及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是影响因素;10.5%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在本地的居住时间、性取向以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是影响因素;23.6%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无保护率为73.2%,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是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服务覆盖率均较高,干预服务促进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但对该人群男性多性伴行为、商业性行为均无明显影响,亟待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农民工群体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特征变化趋势以及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 2012-2014年连续三年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法,对大理市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样本量为每年400人.结果 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79.8%上升到98.5%(x2=80.1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年龄为艾滋病知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农民工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无明显趋势变化(r=-0.238,P=0.149);临时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8.6%、46.4%和56.3%;与配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从4.8%增加到6.3%(r=0.048,P=0.031).农民工三年HIV感染率为分别为0.0%、0.0%和0.5%.结论 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艾滋病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安全套使用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临时性行为比例出现上升,应引起关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针对该群体继续加强艾滋病的综合干预,特别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和年龄较大的农民工的干预,扩大干预和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城乡大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温州市城乡大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婚前性行为现状及所持态度,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373名温州市大学新生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农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使用互联网的情况、MSM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HIV、梅毒感染情况,为MSM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MSM人口学特征、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以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735名MSM,77.28%通过互联网认识第一个男性伴,80.95%的人以互联网做为寻找男性性伴最常去的场所,每周上网浏览同性交友信息1~3小时以上占73.06%,近6个月53.47%有2个以上性伴,46.87%每次性交都用安全套;HIV感染率6.39%,梅毒感染率3.40%,艾滋病知晓率为94.56%,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晓率越高,艾滋病感染率越低。结论多性伴和无保护肛交等高危行为使MSM艾滋病感染情况严重,大多数MSM喜欢使用互联网结交同性朋友,为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高危行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女性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及影响凶索。方法 用分层羋群抽样方法抽取16~49岁1006名女性,进行一对一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和HIV/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调套。结果女性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7.94%,安全套每次使用和经常使用率为44.34%,过去1年中54人(5.37%)有2个及以上性伴侣,女性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户籍和艾滋病知识得分对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史夫月收入、女性年龄对性伴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学检测均未发现HIV感染,梅椎螺旋体感染率为1.59%。结论女性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具有艾滋病相天危险阂素,应尽早采取有救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姚书杰  周丹  王莉  丁正伟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2):1566-1569
目的 了解辽宁省孕产妇人群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等变化趋势。方法 对2010-2014年连续开展监测的15个孕产妇哨点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结果 2010-2014年连续开展监测的15个孕产妇哨点中,监测对象一般人口学数据无明显变化;部分孕产妇自报有吸毒行为,但比例维持在较低水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7.0%上升到2014年的92.9%,趋势检验P<0.001;5年间,只在2011年和2012年各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0.37%上升到2014年的0.52%,趋势检验P<0.05;HCV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变化,波动在0.15%~0.42%,趋势检验P>0.05。结论 辽宁省孕产妇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但梅毒抗体阳性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婚姻状况分布及不同婚姻状况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特点。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抽样和分层滚雪球方法在4个城市招募MSM,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婚MSM无保护主动/被动肛交及无保护阴道交比例分别为52.4%,42.5%,82.8%,均高于非婚组的44.1%,33.7%,65.6%(均有P〈0.05)。在婚组有同性固定性伴及同性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49.0%,3.7%,均低于非婚组的62.9%与7.9%(均有P〈0.05);在婚组最常通过浴池、桑拿等场所寻找性伴(40.8%),非婚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42.4%)。相对于非婚者,在婚MSM文化程度(P〈0.01)与艾滋病知识水平(P〈0.05)较低,艾滋病宣传与检测服务的利用报告率低(P〈0.01)。结论在婚与非婚MSM亚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虽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很高,需尽快加强MSM人群的干预力度与干预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