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病例为我院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门诊患者。过敏性鼻炎组 2 0例中男性 8例、女性 12例 ;年龄 2 5岁~ 6 1岁 ,平均 36 2岁。支气管哮喘组 2 0例中男性 10例、女性 10例 ;年龄 2 4岁~ 5 8岁 ,平均 38 4岁。正常对照组 2 0例为我院工作人员 ,其中男性 12例、女性 8例 ;年龄 2 3岁~ 46岁 ,平均 31 6岁。对选择对象要求 :①无吸烟史及其它呼吸道疾病 ;②近期 (1周 )未用平喘药物。1 2 方法雾化吸入气道反应测定仪 (日本产AstographTcK 6 10 0型 ) ,吸入浓度倍增的乙酰甲胆碱 ,连续记录呼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SD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情况下气道阻力及气道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变化情况。方法 用卵清蛋白(OA)免疫和激发SD大鼠。以气道阻力较基线值升高 2 0 0 %时所需乙酰胆碱的负对数浓度 (-LogPC2 0 0 )为标准检测气道反应性。结果 ①哮喘组气道阻力基线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从 2 2 82± 0 12 8到 3 193± 0 2 39,P <0 0 1)。②反复OA激发后气道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明显降低 (-LogPC2 0 0 从 4 0 0 6± 0 5 5 4到 2 0 5 9± 0 2 6 2 ,P <0 0 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肺组织病理切片均证实过敏性气道炎症存在。结论 本研究证实反复过敏原激发后支气管收缩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不存在相关性 ,同时提示反复OA激发后虽然出现过敏性气道炎症 ,但气道反应性降低伴持续支气管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3.
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又称隐匿型哮喘 ,常因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漏诊 ,以致贻误病情。而典型哮喘诊断较易 ,但一经确诊 ,就需长时间的系统用药 ,因此 ,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对临床掌握及指导用药方案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两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特点的比较 ,从无创伤途径加深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 ,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 ,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典型支气管哮喘组 :43例 ,男 15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37.2± 8.5 )岁 ,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 ,且于试验前 1周内哮喘症状已控制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后,在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老年及中青年患者两组共75例,与健康对照组27例进行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①在FEV1.0%、FEV1.0/FVC%、MMEF25%、PEF等肺功能各指标比较上,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而中青年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小气道功能的MMEF25%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②各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及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患者仍存在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应定期复查肺功能以指导缓解期的治疗,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有助于指导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服阿斯美对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阿斯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入布地奈德400~800μg/d,同时B组患者口服阿斯美胶囊2粒,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和组胺PC20-FEv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组病人的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25)和组胺VC20—FEvl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长期口服阿斯关对哮喘患者有改善肺功能和降低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与慢性咳嗽病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作肺通气功能检查 ,FEV1实测值 /预计值 <80 %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FEV1实测值 /预计值≥ 80 %予气道反应性测定 ,并对咳嗽变异型哮喘与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172例肺通气功能检查 ,FEV1实测值 /预计值 <80 %者 118例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7例、阴性 81例 ;FEV1实测值 /预计值≥ 80 %者 5 4例 ,接受磷酸组织胺药物吸入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15例 ,气道反应性正常者 39例 ;据此 ,本组病人可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 5 2例 ,占慢性咳嗽病因的 30 .2 % ,由此可见咳嗽变异型哮喘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 ,咳嗽变异型哮喘与慢性咳嗽的病因密切相关。结论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 ,两者密切相关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前驱状态 ,可发展为典型的哮喘 ,对病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慢性咳嗽患者早期发现并施以正确的治疗 ,可以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章晓冬  汪敏刚 《上海医学》1989,12(12):694-696
本文用组织胺吸入试验测定了33例缓解期哮喘患者、40例哮喘患儿双亲及3量侧正常儿童双亲的气道反应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最高,PC_(20)均小于3mg/ml,平均为0.59mg/ml(0.125~2.6mg/ml),对照组最低,PC_(20)均大于32mg/ml,而哮喘患儿双亲组介于两者之间,平均为11.6mg/ml(0.71~32mg/ml)。另外,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患者的气道反应性也显著高于正常人,平均PC_(20)分别为3.1mg/ml和14.3mg/ml。以上结果提示哮喘患者家族成员可能是哮喘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9.
庞华春 《当代医学》2013,(24):78-79
目的探讨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气道反应性。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和中度支气管哮喘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治疗方案为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其中轻度哮喘患者剂量为50/100mg,每日2次;中度哮喘患者剂量为50/250mg。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结果轻度哮喘和中度哮喘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其症状积分、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吸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与治疗2个月的症状积分、FEV1%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2个月内会有明显的气道反应性改变,但是在3个月后会维持在一定水平,需要医生引起重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PC35sGaw)的可行性。方法对51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113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PC35sGaw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sGaw%、MMEF%、PEF%等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好,特别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相关系数高达0702。回归分析显示,FEV1实测值/预计值%的变化对PC35sGaw的影响最大;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PC35sGaw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相关性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差,回归分析显示只有sGaw%对PC35sGaw有影响。结论在无条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单位,支气管哮喘患发作期者可根据基础FEV1实测值/预计值%推测患者AHR程度,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对AHR程度的预测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1.
气道高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益 《上海医学》1992,15(12):724-725
  相似文献   

12.
官和立  刘晓俊  杨恂  高凌云 《重庆医学》2013,(24):2854-2856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每日1~2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或以上时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sGaw)。结果治疗3个月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EF、FEV1明显上升,全部病例支气管激发试验仍为阳性;6个月后超过80%的患者哮喘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正常,但激发试验阳性病例为38例,达76%;12个月后,超过90%的患者肺功能恢复正常,29例(58%)激发试验阳性。结论哮喘临床症状达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早于气道反应性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气道反应性指标在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优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是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疗效判断及停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豚鼠哮喘模型的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豚鼠哮喘模型的气道反应性测定Aguineapigmodeltodetermineairwayresponsivenessinasthma王长征,郭先健,王顺朝(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630037气道高反应性(BHR)是仍罹患哮喘症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测定哮喘患者缓解期的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4例缓解期哮喘患者作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比较肺功能正常和异常组气道反应性。FEV1 /FVC比值≥ 70 %为肺功能正常 ;5 0 %及 2 5 %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 (V50 、V2 5)实测值 /预计值 <70 %为小气道功能异常。PD2 0 FEV1 <1 2. 8μmol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即气道反应性增高。 结果  34例缓解期哮喘患者中肺功能异常 2 6例 (76 . 5 %) ,正常 8例 (2 3. 5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 3例(6 7. 7%) ,阴性 1 1例 (32 . 3%)。肺功能异常组与肺功能正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1 )。结论 缓解期哮喘患者多数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 ,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 ,需长期维持治疗 ;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辉  袁菲 《中国医刊》2010,45(1):42-43
脱敏疗法也称为减敏疗法或特异性免疫治疗。1997年WHO提出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AV)的专业新名词,并指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惟一能够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过敏性鼻炎一哮喘综合征(CARAS)是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最近正式提出的新的医学诊断术语,为I型变态反应,作为发病率较高的过敏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3O例采用减敏加常规治疗和30例常规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减敏加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均能降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P<0.01),而减敏加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更明显(P<0.05)。因此,采用减敏加常规治疗是降低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特点并对缓解期患儿行气道反应性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做肺功能测定,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的患儿56例,再做肺功能测定并予运动激发试验,比较两期患儿肺功能并观察哮喘缓解期患儿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FEV1、PEF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缓解期患儿中肺功能异常38例(67.9%),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运动激发试验阳性39例(69.6%)。肺功能异常组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存在功能异常,而哮喘缓解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表明哮喘患儿小气道可逆性差,大部分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使用了几十年的主要治疗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因此发现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不少疑难病的发病机理不明确,因而制备的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的相似度有差异。但Ⅰ型变态反应作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理是比较明确的,据此制备的动物模型和人类的哮喘就有很高的相近度,结果的可信度就较高。本文回顾了哮喘动物模型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某些重要的细节。着重讨论了当今最常用的气道高反应性模型的优劣。如果综合运用不同特点的模型尤其是能观察记录哮喘发作全过程包括速发和迟发反应的模型,将可以更直接地探索哮喘发病过程和治疗药物。对气道重塑及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和使用也做了一般性论述。动物模型将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为最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哮喘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职业性哮喘患者暴露于工作环境中和脱离工作环境后气道反应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职业性哮喘的特点以及防治对策。将患者分为脱离工作环境前和脱离工作后两组.应用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反应性。以FEV_(1.0)。为评价指标,PC_(20FEV1.0)为评价标准,PC_(20FEV1.0)≥8mg/ml为正常,PC-(20FEV1.0)<8ng/ml为气道的反应性增高。结果表明,职业性哮喘患者脱离工作环境前后分别有64.0%和30.4%气道反应性增高(PC_(20<8mg/ml),两者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职业性哮喘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病例气道反应性正常和气道的高反应性是可逆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个人防护、改进工艺流程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对上述患者,应尽早使其脱离工作环境,以利康复。  相似文献   

20.
尘螨疫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志华  陈惠文 《医学文选》2003,22(2):221-22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致敏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环境变应原中尘螨是值得关注的一种 ,已有研究表明 80 %的儿童哮喘对尘螨过敏 ,尘螨变应原是哮喘最主要病因。采用尘螨提纯变应原制成的疫苗对哮喘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国内外均已长期应用 ,其安全高效性已得到肯定。而舌下含服尘螨疫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大力推广应用 ,以便对哮喘进行病因治疗。现将尘螨疫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综述如下。1 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哮喘的历史  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