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平滑肌类肿瘤的CT表现,讨论其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的CT征象,其诊断结果与内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比较.结果13例中,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5例.除1例误诊为胰腺癌外,CT都确诊为胃平滑肌类肿瘤,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3%;优于另外两种方法(P<0.05)良恶性平滑肌瘤的CT图象有一定的CT特征.位于腔外的肿瘤多为肉瘤.当肿瘤直径大于5.0cm,瘤体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深而不规则,邻近器官或组织有侵犯或转移时,要考虑恶性.结论CT在显示胃平滑肌类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其内部密度情况有独特价值,尤其可以观察肿瘤对邻近器官和组织有无侵犯或转移.据此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外生型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6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检查,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6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1)肠腔狭窄和外压改变;(2)十二指肠腔外肿块;(3)肿瘤坏死和溃疡;(4)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5)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出血性病变诊断方法的比较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和分析病因及相关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小肠出血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近15年37例以疑难病例为主(25例)的小肠出血.结果1、病因与特点本组病因如下血管畸形(19例)、克隆氏病(3例)、回肠息室、白塞氏病、伤寒(均为2例);1例的有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动脉炎、小肠重复畸形、小肠异位胰腺、小肠结石、钩虫病、结核、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2、诊断方法(1)确定出血部位核素显像敏感性(89%)>血管造影(83%)吞线(66.65%)>小肠气钡(28%)>全消化道造影(13.3%).(2)与病变的相关性核素显像阳性的病例为慢性反复出血(75%)或急性中等量出血(25%),而血管造影阳性中56%为急性大出血;X线钡剂造影(小肠气钡和全消)均有狭窄或腹块病变存在.对慢性反复出血者建议选用核素显像,对血管造影急性大出血时、对有或疑有占位性或肠腔狭窄病变可选用小肠气钡及全消化道造影检查.如有条件应尽早手术治疗且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4.
胃平滑肌瘤系来源于中胚叶组织,可位于胃壁内、粘膜下或浆膜下,在消化道平滑肌瘤并不少见[1-3].本病没有应用CF前,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因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平滑肌肉瘤,其恶性程度也较低,为此转移率很低[2-4].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中胃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44岁~65岁,平均54岁.男6例,女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中上腹疼痛,8例患者上腹部扪及包块.1.2方法采用SomatomCRF型全身CT扫描机.患者空腹,扫描前po1%~2%泛影葡胺1000mL.上始横膈开始扫描至肿瘤结束止,必要时薄…  相似文献   

5.
胃平滑肌肿瘤诊治现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平滑肌肿瘤发生率低.其中平滑肌肉瘤占胃恶性肿瘤的1%~3%.一般认为其好发于胃任何部位,但胃体多见.因发生于间叶组织,生长方式及生物学特性特殊,因此早期诊断及确诊率低,直接影响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1 生长方式1.1 向腔内生长的粘膜下型.1.2 向腔外生长的浆膜下型.1.3 壁内型.1.4 腔内、腔外型亦称哑铃型.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症状多样,个体差异较大,易与肠结核、慢性腹泻混淆,故X 线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钡餐X 线拍片检查、钡剂灌肠、部分或全消化道的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腹部平片,均可依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克隆氏病以回肠末端发病率较高,但病变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故对位于胃、小肠的损  相似文献   

7.
胃平滑肌肉瘤23例影像学与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与内镜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3例胃平滑肌肉瘤的钡餐、CT及内镜资料。结果 钡餐表现为腔内圆形或椭圆形的充盈缺损 ,其内可见不规则龛影 ,或表现为胃受外来压迫。CT表现为密度不均的不规则肿块 ,并可准确的判断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血行转移情况。内镜可显示肿块、胃腔的情况 ,并可取活检 ,明确诊断。结论 钡餐、CT、胃镜密切配合 ,互为补充可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水平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胃肉瘤系一种临床上颇为少见的胃恶性肿瘤,其中以胃恶性淋巴瘤及胃平滑肌肉瘤较为多见。我院自1964年5月至1984年5月共收治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肉瘤3例及网状细胞肉瘤2例。兹结合有关资料,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胃肠血管畸形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对作者收治的22俐胃肠道血管畸形合并出血加上文献报告的657例,就其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病变部位以小肠和右半结肠多见,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反复消化道出血。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率是32%~50%和87~88%。结论 内镜和血管造影比较,后者敏感性与手术探查相当,是小肠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先采用创伤性小的方法,手术治疗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胃肠道平滑肌肿瘤2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1~70岁。其中平滑肌瘤11例(胃4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5例),平滑肌肉瘤14例(胃7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3例,大肠1例)。 手术方法:25例平滑肌肿瘤中,除1例胃平滑肌肉瘤和1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因肿瘤巨大侵犯周围重要脏器无法手术切除而行活检手术外,其余恶性肿瘤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良性肿瘤行局部切除。 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5年,11例平滑肌瘤无复发,无转移。14例平滑肌肉瘤中13例复发,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12例术后1~3年死亡,1例生存4年余,1例生存5年后失访。 讨论: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不一,多数症状无特异性。平滑肌肉瘤除了发展快、容易复发和转移外,很难和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胃肠道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病例,就其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以小肠和右半结肠多见,临床特点多数病例病程长,反复、间歇性便血。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率为45.5%(10/22)和87.5%(7/8)。结论内镜和血管造影仍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先采用创伤性少的方法,手术治疗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问质瘤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11例,小肠4例,结肠1例,直肠2例,小肠系膜1例,腹膜后1例。19例病人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1例无法切除。结论 CT、X线造影等为诊断GIST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为GIST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狭窄时的胃肠道出血少见,出血时常不能明确诊断,普通放射学检查往往不能确定出血来源,应用肠系膜血管造影术能很好识别病损,通常损害限于右结肠内某一畸形的血管,但胃肠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血管发育不良。作者自1973年2月~1976年7月遇到5例典型主动脉狭窄伴下消化道反复大量出血患者,常规 X 线检查不能确诊,经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出血灶,4例在右结肠、1例在空肠处有血管畸形,全部病例作了右侧半结肠切除术或部分空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再  相似文献   

14.
小肠良性肿瘤临床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性肿瘤70例,就其主要临床表现和有关诊断方法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血常规、X线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和血管瘤为多,占82.86%(58/70),病变部位以空肠居首,占57.14%(40/70),无明显慢性腹痛而又反复大出血者,19例急诊血管造影阳性,手术证实的病变部位与造影一致,病理诊断符合率89.47%(17/19)。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脑肿瘤出血有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价值.小肠钡灌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剖腹探查应慎重,以期达到确诊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常。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64~2002年收治的消化道平滑肌肿瘤21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平滑肌瘤(LM)112例,平滑肌肉瘤(IS)104例。消化道出血、腹块、腹痛为胃肠平滑肌肿瘤三大主要临床表现。本组术前诊断率为64.35%,钡餐造影诊断75例,内镜检查诊断80例,超声内镜诊断16例,CT诊断15例,血管造影诊断11例,小肠气钡造影诊断2例。结论:评价诊断方法的选择,钡餐、内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超声内镜、血管造影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对腔外型病变。  相似文献   

16.
不明原因的胃肠道出血病人常要作小肠检查。对上胃肠道和结肠未能检出出血源者,有人主张作小肠灌肠,然就临床而言,对此项检查之效果尚不甚了然。本文对此作进一步研讨。材料与方法:复习136例共1145次小肠灌肠以决定其适应症。其中125例主要指征为胃肠道出血者作为本文之基础,复习病史以明确出血之特定类型、腹部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所见,以及内镜、上胃肠道X 线检查、钡灌肠、腹部血管造影、核素标记显象等结果。甲基纤维素溶液作为小肠灌肠双对比剂。结果:除7例仅作小肠灌肠外,余118例在小肠灌肠前作了不同的诊断显象检查,均提示有急性和慢性胃肠道失血。灌肠发现小肠病变,予以特定治疗后,胃  相似文献   

17.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长约5 m,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个复合肠襻,是整个胃肠道中最难检查的部分.因此,小肠疾病的诊断远落后于胃肠道其他部位,X线小肠钡餐检查、核素扫描、动脉造影及传统的推进型小肠镜等检查方法均存在着诊断阳性率低、定性与定位不准确等缺点.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日本富士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小肠镜,有希望获得整个小肠的影像学资料,并可取得活检标本.以下介绍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CT检查、胃肠造影对诊断创伤性膈疝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膈疝的X线、CT、胃肠造影的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5例创伤性膈疝患者,X线摄片检查、CT扫描检查表现为膈肌升高、模糊,膈肌被掩盖,胸腔内可见不同异常密度影,5例患者经胃肠造影膈上胸腔内见胃肠道影结构做出诊断。结论 X线胸片是常规检查、CT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胃肠造影能直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现就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肉瘤误诊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平滑肌肉瘤16例,恶性淋巴瘤8例。男13例,女11例,发病年龄18~66岁,平均49岁。二、病程:平滑肌肉瘤为2个月~20年,平均4.9年。恶性淋巴瘤为1~12个月,平均7个月。三、临床表现:平滑肌肉瘤主要表现黑  相似文献   

20.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妍  钟捷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27(3):186-187,196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肠梗阻等,因此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小肠钡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经小肠镜超声检查、小肠血管造影等.对于临床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各种检查方法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缩短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