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清与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孕妇血清210例、新生儿脐血血清210例的钙、镁、锌、铁、铜血清含量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脐血血清中铁、钙、锌含量高于孕妇血清(P0.05);临产孕妇血清铜含量高于新生儿脐血血清(P0.05);新生儿脐血血清与临产孕妇血清中镁的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铁、钙、锌、镁的减少,铜的升高可能导致妊娠期疾病的发生。无论孕妇机体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病理状态下,都首先保证胎儿对锌、铜、铁、钙、镁的需要。孕期应定期监测微量元素,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钙、锌、铁,从而减少妊娠期疾病的患病率,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建立苏州市学龄前儿童末梢血铜、铁、锌、钙、镁五元素的参考范围。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2014年4~5月间苏州市区幼儿园健康体检儿童3 992例末梢血铜、铁、锌、钙、镁浓度,根据年龄分为3~4岁组1 511例,男750例,女761例;4~5岁组1 169例,男570例,女599例;5~6岁组1 312例,男604例,女708例。按照NCCLS发布的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C28-A2文件要求剔除离群值后进行参考范围的计算。结果铜、铁、锌、钙、镁五元素结果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合并各年龄及性别组进行计算。苏州市学龄前儿童末梢血五元素参考范围为:铜:11.47~32.53μmol/L,铁:6.86~9.80mmol/L,锌:64.46~133.02μmol/L,钙:1.47~2.09mmol/L,镁:1.21~1.75mmol/L。结论儿童末梢血铜、铁、锌、钙、镁含量存在地区差异,每个地区应该建立符合本地区儿童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3.
刘兴华  李崇福 《华西医学》1989,4(3):267-269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正常妊娠、过期妊娠、妊高征孕妇及其相应胎儿血清锌、铜、铁、镁、钙元素。结果表明正常妊娠孕妇血清锌、铜、铁、镁与过期妊娠、妊高征孕妇无明显差异,而妊高征、过期妊娠钙较正常妊娠为高。过期妊娠胎儿脐静脉血清锌、铜、铁均高于正常妊娠胎儿。正常妊娠、过期妊娠与妊高征三组孕妇血清铜高于胎儿。正常妊娠、过期妊娠胎儿血清铁高于孕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重庆地区斑秃患者血清中钙、铜、铁、镁、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60例斑秃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钙、铜、铁、镁、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斑秃患者血清中铜和锌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锌水平进一步降低,但血清中钙、铁、镁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地区斑秃患病可能与血清中铜和锌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铜和锌离子,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离子,二甲苯蓝法测定血清镁离子,偶氮砷Ⅲ法测定血清钙离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中铜离子及铜离子/锌离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锌、钙、镁离子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铁离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发生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血清微量元素在胃癌辅助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钙、镁值及糖尿病饮食锌、铜、钙、镁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镁明显降低,血清铜和铜锌比值升高,血清钙差异不显著。糖尿病饮食中全日锌、钙、镁含量低于RDA。因此,在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搪尿病搪代谢紊乱时,有必要补充辞、钙、镁,以利纠正糖尿病患者锌、钙、镁紊乱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常、微量元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及其他方面的特征。方法用电感耦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6例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 (CSF)中常、微量元素钾、钠、钙、镁、锌、铁、锰、铜的含量。结果本组患者CSF中钙、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P <0 .0 1) ,铁、锰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 (P <0 .0 1) ,钠、钾、镁、铜含量与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中枢兴奋性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微量元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5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惊厥和25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进行血微量元素测定。观察血清钙、铁、铜、镁、锌含量与惊厥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FC组)患儿血清钙含量与对照组(URI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观察组患儿血清铜、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C的发作与血清钙、铁含量关系密切,而与血清铜、镁、锌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全血中常量元素(钙、镁)和微量元素(铜、锌、铁)含量及年龄差异,为儿童合理补充常量和微量元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北京地区2010年4 158例0~6岁儿童全血铜、锌、铁、钙、镁5种元素含量,对不同性别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F分析比较年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在检测的五项指标中,五个年龄组之间铜、锌、铁、钙、镁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锌、镁、铁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钙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性别上铜含量(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组儿童5种元素含量不同,需要摄入量也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给予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刘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64-1965,1967
目的 了解合肥市部分1~6岁儿童外周血中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水平,探讨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缺乏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儿童合理补充这些元素提供参考.方法 以在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4 507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外周血中铁、锌、钙、铜、镁和铅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的平均值均在正常值之内;通过进一步分析铜、锌、钙、镁和铁元素的缺乏率,得到锌元素的缺乏较为严重,从1周岁到6周岁的儿童,其锌元素的缺乏率分别为96.1%、83.2%、63.8%、49.8%、40.7%和38.6%.而其他铜、锌、钙、镁和铁元素的缺乏率较小.结论 儿童在1~6岁生长发育最快,容易导致缺乏锌元素和铁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该结果为父母给儿童正确营养搭配,合理膳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神经症患者头发中钙、锌、铁、铜、镁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神经症患者头发中钙、锌、铁、铜、镁的含量,分析其是否异常以及可否用于神经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连续登记2001-06/2003-03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52例。以出院诊断为神经症的337例作为神经症组,以出院诊断除外入院时疑为神经症的其他神经科疾病者315例作为病例对照组。健康对照组选用本实验室成年组常模。剪取患者头发约0.5g,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实测值低(高)于本实验室相应的参考值(常模的数据)下(上)限者占相应总数的百分率为低(高)于正常率;实测值不在参考值范围内者占相应的总数百分率为总异常率;5种元素至少有一种异常的百分率是同组中元素含量不完全正常的人数占相应总数的百分率。实测值超出参考范围者记为异常,异常程度=(实测值-参考值)/相应值的标准差,取其绝对值。结果:652例患者均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元素含量与健康对照比较,神经症组男性钙、铁、镁含量降低,锌含量增高,女性钙、锌、铁、铜、镁含量均降低。与病例对照组的比较,男性铁含量降低,女性镁含量降低。②各组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钙、锌、铁、铜、镁总异常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病例对照组比较钙的总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且以低于正常率为显著(P=0.008)。③各组男性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钙、锌、铁、铜、镁各元素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均高(P=0.000)。与病例对照组相比,铁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④各组女性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锌、钙、铁、铜、镁各元素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P=0.000);钙、铁、铜、镁高于正常率高(P<0.05)。与病例对照组比较,钙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P<0.05)。⑤5种元素至少有一种异常的百分率:健康对照组头发中5种元素含量中至少1种异常的例数为8例,异常率为5%,神经症组异常数326例,异常率96.7%,病例对照组异常数298例,异常率94.6%,各组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卡方分割进行两两比较时表明神经症组与病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症组、病例对照组都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⑥相关性: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症组和病例对照组与钙是否异常相关(P=0.007),与钙、锌、铁、铜、镁各元素含量和异常程度不相关。结论:本组测定结果中患者头发中的锌、钙、镁、铜、铁5种元素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钙、镁、锌、铜、铁5种元素的改变不是神经症的特异改变。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患者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慢性肝病患者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的变化及相互之间得到联系,探讨微量元素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中钙、镁、锌均明显降低(P<0.01),慢性肝炎组血清铁、铜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铁降低,血清铜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中钙、镁、锌、铁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铜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内血清钙和镁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含量均明显异常,通过对这些微量元素的代谢进行分析,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铜和锌离子,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离子,二甲苯蓝法测定血清镁离子,偶氮砷Ⅲ法测定血清钙离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中铜离子及铜离子/锌离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锌、钙、镁离子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铁离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发生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血清微量元素在胃癌辅助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贫血孕妇血清与所分娩新生儿脐血血清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的关系,为妊娠期贫血的预防提供饮食健康指导的依据。方法对57例贫血孕妇及新生儿血清铁、钙、锌、镁、铜的含量做对照研究。结果本组孕妇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7.14%。贫血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血清中铁、钙、锌含量高于贫血孕妇血清(P〈0.05);贫血孕妇血清中铜的含量高于新生儿脐血血清(P〈0.05)。贫血孕妇血清与贫血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血清镁、铜有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在贫血的状态下还是首先保证供给胎儿对锌、铜、铁、钙、镁的需要。孕妇贫血的患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孕早期开始饮食健康指导,必要时采取药物补充,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金芳  李启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64-2165
[目的]通过对1159例儿童外周血中钙、铜、铁、镁、锌含量的检测,了解各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缺乏情况,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0~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体检的1159名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外周血微量元素(钙、铜、铁、镁、锌)含量检测.[结果]1~13岁儿童末梢血中钙、铜、铁、镁、锌的...  相似文献   

16.
铜、锌、钙、镁、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及宏量元素,它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机制和组织修复、智能的发育及某些疾病有密切关系,全血中微量元素检测分析对反映机体营养和健康以及疾病诊断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儿童生长发育意义重大。为了解儿童血中铜、铁、钙、镁、锌含量水平,我们对130名儿童进行了铜、锌、钙、镁、铁测定和结果分析。现将测定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子玲  张伟  张虹妍  刘新  张霞 《临床荟萃》2003,18(4):183-185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并探讨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721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血清样品中铜、锌、铁、镁及钙等5种微量元素的合量。结果肺癌组及肺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铜合量和铜/锌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锌、钙、镁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肺癌组与肺良性疾病组血清铜、铁、钙及铜/锌比值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铜/锌比值和钙、镁含量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并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儿科学》对1 060例儿童进行分组,取其血清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钙、镁、磷、铁、锌和铜含量检测。结果缺钙119例,占11.2%;缺铁52例,占4.9%;缺锌26例,占2.5%;缺铜22例,占2.1%;镁、磷未见缺乏。结论宜宾市儿童存在钙、铁缺乏严重的现象,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膳食结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张萍  王彦德  唐思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86-2587,2589
目的检测了解0~3岁健康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制订儿童营养膳食结构及健康检查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 000例0~3岁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0~3岁儿童分为三组,三组儿童同种微量元素比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锌缺乏率为54.75%,铁缺乏率为23.55%,铜缺乏率为0.8%,钙缺乏率为0.45%,镁缺乏率为0.1%。结论 0~3岁儿童全血中锌和铁缺乏较为严重,铜、钙、镁缺乏较低,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调整饮食结构,重视儿童健康发育,定期健康体检,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及孕妇体内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孕妇及儿童及时合理补充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或降低有害元素含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00例孕妇及儿童全血或末稍血进行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以100名育龄期未孕健康妇女作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3.57%、0.71%、1.07%、3.21%和26.4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钙、铁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1.43%、3.81%、0.95%、15.24%和16.90%.结论 本地区孕妇以铁缺乏最为普遍,钙次之.儿童以缺钙为主,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妇及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并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测,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