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病理诊断、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方法 复习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8岁,左乳2例,右乳4例,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单侧乳腺肿块,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大体境界清楚,也可呈浸润性生长,镜下病理形态学多样,肿瘤成分包括腺上皮细胞(腺腔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基底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表型腺腔细胞表达CK7、E-Cadherin、CK5/6、CD117,基底细胞表达P63、SMA、s-100,6例均获随访资料,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少见类型的乳腺癌,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75NTR、D2-40和P63肌上皮标记物在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鉴别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并检测其HER-2基因状态.方法 用EnVision法对68例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分别进行p75NTR、D2-40和P63免疫染色,用FISH技术检测28例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的HER-2基因状态.结果 p75NTR、D2-40、P63在乳腺纤维腺瘤与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28例乳腺癌组织切片上的浸润癌和导管内癌部分进行HER-2基因检测,二者HER-2基因状态的一致率为7.14% (2/28).结论 联合使用p75NTR、P63和D2-40是比较理想的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应用这些抗体保证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前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72%和80%(P0.05)。hMS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低于癌前病变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C-erbB-2、ER、PR表达无关(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陷是乳腺癌多步骤发展过程的早期事件,在进展阶段与乳腺癌的低分化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D105在乳腺癌的表达和探讨CD105与乳腺癌生长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导管内癌,2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CD105和F-8RAg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CD105的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癌及乳腺良性增生组织(P值均<0.01).F-8RAg的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MVD均明显高于良性增生组织(P<0.01).在乳腺浸润导管癌组织中CD105与F-8RAg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导管内癌和良性增生组织中CD105与F-8RAg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105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癌组织中MVD计数明显优于F-8RA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4~+、CD8~+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患者肿瘤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细胞中CD4~+、CD8~+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相关(P0.05);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CD4~+、CD8~+淋巴细胞浸润越多,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也越高(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不仅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相关,也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是一个潜在判断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20和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及混合性癌12例。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20连环蛋白、E-钙黏蛋白和P63抑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120连环蛋白在32例浸润性导管癌中胞膜阳性率为100.0%;在16例浸润性小叶癌中胞浆阳性率为100.0%。E-钙黏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胞膜阳性率为84.3%(27/32),而在小叶癌中无阳性表达(P<0.01)。P63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1例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小叶癌中3例阳性其余为阴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20和E-钙黏蛋白联合应用将12例混合性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结论:P120和E-钙黏蛋白联合应用可区分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而P63则不能用于二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rvivin和E-cadherin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和E-cadherin在120例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组)、1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组)及120例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C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E-cadherin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中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癌转移、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A组中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存在负相关(r=-0.697,P0.05)。结论 Surviv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着重要作用,对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euritin蛋白在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euritin与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腺病组织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Neurit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进行验证。结果 Neuritin蛋白在乳腺腺病组织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5.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P0.05);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与之相符。Neuriti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高、中、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euritin在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提示Neuritin可能与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Neuritin在乳腺腺病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这将为临床乳腺腺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娜仁  饶翔  李乾  卢玉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675-3677
目的:本文对P120ctn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表达部位不同;P120ctn基因在16例乳腺癌中只有1例扩增。结论:P120ctn胞膜表达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胞浆表达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120ctn基因在乳腺癌中扩增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朱海燕  刘睿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52-3954
目的:研究γ-synuclein的表达与C-erbB-2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synucle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增生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erbB-2及临床病理指标(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γ-synuclein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组织中均无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3.18%(19/4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y-synucle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C-erbB-2表达阳性、临床分期均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绝经无关(P>0.05)。结论:γ-synuclein阳性表达提示为晚期肿瘤、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较强以及对某些化疗药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γ-synuclein阳性表达可以成为良好的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504S联合CK34βE12、p63抗体在前列腺活检组织中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微波免疫组化方法,选用P504S联合CK34βE12、p63抗体对82例前列腺电切和/或穿刺标本切片进行检测。结果 P504S在36例前列腺癌标本均呈阳性表达(100%),在3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标本、4例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标本均呈阴性表达或呈局灶性弱阳性表达,在6例高级别PIN标本1例阴性表达,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级别PIN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63和CK34βE12在36例前列腺癌均呈阴性表达(100%),在3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4例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6例高级别PIN均呈阳性表达,在前列腺癌与其他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504S与p63或CK34βE12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与病理,为前哨淋巴结转移寻找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保腋窝手术(ALND术)提供理论依据;了解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6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空芯针穿刺石蜡切片确诊并确定其病理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术中采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法对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采用印片法、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分析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结果:55例行SLNB,成功率为88.7%;SLN阳性印片法14例,灵敏性为66.67%(14/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6.17,P<0.05;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SLN阳性15例,灵敏性为71.43%(15/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4.86,P<0.05;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均为21例,灵敏性为100.00%(21/21);乳腺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显著性差异;浸润性小叶癌15例,SLN阳性9例,浸润性导管癌40例,SLN阳性12例,两者比较,χ2=4.16,P<0.05;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2.94%(1/34)。结论:术中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K19对SLN癌转移的灵敏性高,可增加SLN转移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乳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相关性;浸润性小叶癌SLN转移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通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CD1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0、SMA、P63在6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或纤维腺病、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增生病变(1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纤维腺病及13例乳腺导管上皮轻、中及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中,三种抗体均显示病变导管周围肌上皮层完整阳性,呈花环状结构,染色强度均为2+-3+;在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中,显示肌上皮细胞层3+完整阳性的导管数/病变导管总数的结果分别是:CD10抗体为92/384(23.96%)、SMA抗体为185/384(48.18%)、P63为80/384(20.83%)。三种抗体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有差别(P〈0.05)。另外,SMA抗体染色有6/15(40%)病例显示所有导管肌上皮层2+/3+完整阳性,CD10和P63抗体各为4/15(26.7%)病例阳性。抗体表达阴性率分别为CD10:170/384(44.27%),SMA:74/384(19.27%)、P63:127/384(33.07%);在30例乳腺浸润癌(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三种抗体染色肌上皮细胞均显示阴性结果。结论CD10可成为继SMA,P63后又一个肌上皮细胞标记抗体,对判断乳腺疾病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标记物P63与CK17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及浸润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而为宫颈及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0例、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30例中P63与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宫颈正常鳞状上皮中P63与CK17阳性细胞表达于宫颈基底层,宫颈癌组P63与CK17阳性细胞位置上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63与CK17表达于正常宫颈基底层的宫颈储备细胞,因此宫颈储备细胞可能为宫颈干细胞,同时P63与CK1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数量上的上升趋势及位置上的上移趋势,因此推断P63与CK17可能为宫颈及宫颈癌干细胞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黄弘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42-2443,244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局部浸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局部浸润距离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腋淋巴结转移15例,占35.71%;无转移27例,占64.29%;肿瘤大小:≤2cm15例,占35.71%,2~3cm18例,占42.86%,3~4cm5例,占11.90%,﹥4cm4例,占9.52%;Her-2/neu阳性12例,占28.57%,阴性30例,占71.43%;组织学分级:Ⅰ级9例,占21.43%,Ⅱ级19例,占45.24%,Ⅲ级14例,占33.33%。对局部浸润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与局部浸润距离明显相关(r=0.69,P﹤0.05),腋淋巴结转移与局部浸润距离明显相关(r=0.58,P﹤0.05),Her-2表达与局部浸润距离无相关型(r=0.10,P﹥0.05),组织学分级与局部浸润距离无相关型(r=0.19,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与其局部浸润距离呈现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保乳手术范围大小的判断依据;而Her-2表达、组织学分级与肿瘤浸润距离无相关性,而且取材简单,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保乳手术范围大小的主要依据,不能作为保乳手术范围大小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中CK14和EGFR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5例三阴性及50例非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CK14和EGFR蛋白的表达,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4例EGFR基因扩增情况。结果所有三阴性乳腺癌病例显示为高级别癌,核分裂像易见。肿瘤组织具有推进式的边缘,周围伴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呈合体细胞样,通常见坏死。免疫组化示ER、PR和HER2均阴性,CK14和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2%和65.3%,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和20.0%(P〈0.01)。4例FISH检测见EGFR基因扩增。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基底样细胞表型,EGFR常过度表达,对于EGFR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7%、81.4%和96.7%、66.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Snail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不同组织学分级E-cad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结论Snail mRNA过表达与E-cadherin mRNA低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而检测两者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