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丽 《现代保健》2011,(10):22-23
目的 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根据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显示,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均为双侧输卵管阻塞,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记录输卵管的疏通情况;对照组30例,均为双侧输卵管阻塞,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记录输卵管的疏通情况,随访输卵管再次阻塞情况半年.结果 治疗组通畅率为81.6%,有效率为88.3%,再次阻塞率为11.7%.对照组通畅率为86.7%,有效率为91.7%,再次阻塞率为16.7%.不同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和年龄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别.结论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在直视下操作,更直观准确,技术简单安全有效,无需接触X射线,且不孕症患者检查时行宫腔镜检查可以同时进行,节约费用.因此认为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优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建议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排除造影结果的假阳性,同时能对大部分患者起到疏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淑英  陈瑶  徐根儿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24-4325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输卵管通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口插管注液疏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不孕患者术前3 h口服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用WOLF外鞘21Fr的宫腔治疗镜进行注液疏通术,联合B超监测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结果:280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完全通畅65例,占23.21%;一侧通畅另一侧通而不畅80例,占28.57%;双侧通而不畅56例,占22.14%;一侧通畅而另一侧不通35例,占12.50%;双侧不通44例,占15.71%;发现宫腔异常35例,占12.51%。对44例双侧不通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除6位因患宫外孕切除6条患侧输卵管外,44例患者中共有82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远端不通48条,近端不通34条。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与宫腹腔镜联合两种检查方法相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液疏通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是一种诊断准确性高、安全、可同时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6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并视术中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妊娠随访,对妊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为86.9%,明显高于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33.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率(48.O%)略高于术后6个月妊娠率(4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对官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可作为某些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度为54.5%,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度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X光监导下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造影和疏通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X光监导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造影和疏通诊治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间质部梗阻的不孕患者43例,共79条输卵管,经宫腔镜将输卵管间质部导管插入输卵管间质部约0.5~0.8mm,注入美蓝,如有外漏,采用抽蕊导管,再注入美兰确认无误后,注入药液,阻力变小后将76%泛影葡胺注入输卵管,在X线荧光屏下观察输卵管造影情况,并摄盆腔X线片,与治疗前比较。结果:疏通治疗一次完全通畅占62%,有改善占30.4%,无效占7.6%。在输卵管完全通畅的28例中,随访超过半年以上者,12例已获宫内妊娠,无异位妊娠发生。结论:此方法是诊治 部分输卵管间质部梗阻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宁飞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818-38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因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包括经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术及应用cook导丝疏通输卵管,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136例患者中182条输卵管峡部及壶腹部梗阻中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美兰加压疏通,共疏通118条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率64.8%;而输卵管插管疏通失败的64条输卵管使用cook导丝可疏通46条,通畅率71.9%。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配合cook导丝介入疏通已成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晓敏  卢清艺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61-2362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8月平阳县中医院收治的7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宫腔镜组),以同期79例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患者作对照(通液组),比较宫腔镜组与通液组输卵管复通情况,并将宫腔镜组手术前后的输卵管通畅状况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妊娠结局。结果:经治疗后,通液组输卵管通畅率68.4%,宫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86.1%,宫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通液组(P<0.05)。宫腔镜组术前双侧输卵管阻塞的61例经手术后有54例通畅,成功率达88.5%;单侧输卵管阻塞的18例术后14例通畅,成功率77.8%,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宫腔镜组全部79例不孕患者中,术后1年内有48例妊娠成功(60.8%),经宫腔镜治疗后3~8个月妊娠,其中有1例宫外孕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通液组术后1年内有40例妊娠成功(50.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还具备诊断准确、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临床优点,值得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4月~2005年3月对该中心收治的101例因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术后即行B超观测,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25例(24.7%),加压后双侧输卵管通畅56例(55.4%),1侧通畅12例(11.8%),双侧不通畅8例(7.9%),总通畅率86.2%。结论: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非常理想,与B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吴丽 《现代保健》2011,(12):54-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卯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患者双侧输卵管近、中端阻塞的,且至少有一侧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66例,术中先行腹腔镜和宫腔通液检查确诊并治疗相应盆腔病变,继之在腹腔镜和宫腔镜监视下对输卵管近端阻塞用输卵管插管术疏通治疗。结果66例中输卯管近端阻塞共45条,双侧近端阻塞6条,单侧近端阻塞39条,输卵管远端阻塞28条,其中单侧远端阻寒18条,双侧远端阻塞10条,近端阻塞合并远端阻塞29条。宫内妊娠21例,受孕率为31.8%(21/66)。输卵管妊娠4例,异位妊娠率为6.67%(4/66)。复通率为88.1%。术后再次行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12例,再次阻塞率为16.5%(12/73)。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能准确判断阻塞部位,检查、诊断、治疗三位一体,能有效提高诊断率及受孕率,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亚琳  李咏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21-582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宫腔镜对14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输卵管、宫颈宫腔情况等,同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性。结果:46例原发性不孕者宫腔内异常占36.96%,输卵管异常占40.23%,102例继发性不孕者宫腔内异常占73.53%,输卵管异常占48.44%。31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原发不孕患者和82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继发不孕患者,其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性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宫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用于不孕症的诊治,具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6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并视术中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妊娠随访,对妊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为86.9%,明显高于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33.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率(48.0%)略高于术后6个月妊娠率(4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可作为某些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诊治的395例女性不孕症进行14~2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妊娠率、宫外孕发生率及最后结局。结果:395例患者输卵管疏通率71.00%,术后平均受孕时间(6.26±4.62)个月,术后妊娠率27.00%,自然流产率14.00%,宫外孕发生率3.87%。结论: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作为女性不孕症的初筛方法至少可以使1/4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避免腹腔镜手术或IVF-ET而获得妊娠;另外可以筛选出双侧输卵管伞端粘连及盆腔粘连的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腹腔镜手术;筛选出双侧输卵管严重堵塞或原因不明或男方因素的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联合人工授精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98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输卵管通液术后人工授精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联合人工授精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28.6%、周期妊娠率为13.6%,与对照组的12.1%、5.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联合人工授精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100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975例不孕症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 008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54例(5.36%),单侧输卵管通畅213例(21.13%),双侧输卵管梗阻34例(3.37%),单侧通而不畅228例(22.62%),双侧通而不畅479例(47.52%)。结论: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宫腔镜插管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6~2008年24例宫外孕患者行患侧输卵管插管注入MTX 20~40mg,成功杀死胚胎。结果方法简便可行,费用少,值得推广。结论采用宫腔镜输卵管妊娠插管保守治疗成功率高,消除了手术的痛苦,保存了完整输卵管,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32例不孕症病人使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再通器械(包括DBH-100双球囊导管和FTC-550型同轴导管导丝)在X线监测下介入治疗,向导管内注射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并术后指导受孕,电话回访3~9个月。结果:132例患者共计264条输卵管梗阻介入术后复通率为81.82%,3个月后妊娠53例,妊娠率为40.15%。导通的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梗阻患者32例,共64条输卵管,输卵管壶腹及伞端梗阻76例共152条输卵管,壶腹部及远端梗阻的患者中有24例导通后造影剂进入盆腔后显示弥散不良,术后受孕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为7个月,平均5.5个月。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不孕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